連續第二年實施免息——2023年國家助學貸款哪些政策值得關注

2023-04-22 13:08

來源:光明日報

鏈接已複製

字體:小大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繼續免除今年及以前年度畢業的貸款學生今年內應償還的國家助學貸款利息,本金部分可再申請延期1年償還,延期貸款不計罰息和複利。在21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財政部、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就政策享受對象和申請方式、所需資金的承擔方式、出台背景及預期回答了記者提問。

誰可享受,如何辦理

本次免除利息和延期償還本金的對象為2023年及以前年度畢業、在2023年內應償還本金或利息的貸款學生。在通知印發前已結清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生不納入此次政策範圍。免除的利息,是貸款學生2023年內個人應支付的國家助學貸款利息,包括以前年度逾期貸款在2023年內產生的罰息。可申請延期償還的本金,是貸款學生2023年內應償還的國家助學貸款本金。

教育部財務司司長郭鵬介紹,本次免除利息,貸款學生不需申請,由承辦銀行直接辦理。對於以前年度畢業的貸款學生,在通知印發前已償還的2023年利息,如果承辦銀行尚未扣款,則相應資金不再扣除;如果已扣款,則由承辦銀行退還貸款學生。對處於還本寬限期的貸款學生,因2023年不需償還貸款本金,故無須申請延期償還貸款本金政策。

“對處於貸款償還本金期的貸款學生,如需延期償還本金,本人可提出申請,並按承辦銀行要求履行相關手續;如本人未提交申請,則預設按原合同約定償還貸款本金。”郭鵬提醒,有需要的貸款學生需及時關注相關通知公告,避免遺漏錯過。

為何出台,如何籌資

“2022年,國家出台助學貸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償還政策。政策實施以來,共免除貸款利息19.5億元,惠及379萬人;高校畢業生自主申請延期償還本金累計5.9億元,惠及10萬人。”財政部部長助理歐文漢表示,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已經突破1100萬人,為了進一步減輕家庭經濟困難高校畢業生負擔,確保就業大局穩定,綜合考慮上年政策實施效果等因素,國務院決定延續實施國家助學貸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償還政策。

“今年預計免除貸款利息23.25億元,可申請延期償還的本金規模約55億元,惠及約400萬名高校畢業生,助力貸款學生緩解經濟負擔和就業壓力,有效幫助貸款學生維護個人信用記錄,促進其順利就業。”歐文漢說。

據瞭解,免息政策所需資金承擔方式將參照貼息政策執行。免息政策所需資金也將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分別承擔。免息所需資金以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為單位,優先從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已撥付給承辦銀行的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風險補償金存量資金中支付。對於存量資金不足的,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將另行安排。歐文漢介紹,2020至2022年,共安排學生在校期間的國家助學貸款貼息資金122.5億元,年均40億元左右。2022年實施的國家助學貸款免息政策,對高校畢業生個人應付的利息予以免除,又相應增加了19.5億元的免息資金支出。

既重救助,亦作引導

“國家助學貸款學生在校期間的貸款利息全部由財政補貼,畢業後的貸款利息由學生自付。2022年,階段性免除了當年及以前年度畢業的貸款學生2022年應償還的貸款利息。今年,該項政策延續實施。學生畢業以後,可以使用還本寬限期,期限最長5年。在還本寬限期內,學生僅需支付貸款利息,無需償還本金。”財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長黃家玉表示,近年來,國家助學貸款政策持續完善,把“民生工程”辦成“民心工程”。

按照有關規定,助學貸款最長期限不超過22年。對於因病喪失勞動能力、家庭遭遇重大自然災害、家庭成員患有重大疾病以及經濟收入特別低的畢業貸款學生,如確實無法按期償還貸款,可向經辦機構提出救助申請,提供相關書面證明,經辦機構核實後,啟動還款救助機制為其代償應還本息。

“國家助學貸款等一系列政策協同發力,既照亮了千萬寒門學子的求學之路,又引導貸款學生把個人就業與國家事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人生夢想。”歐文漢介紹,財政對符合條件的基層就業貸款學生,實行貸款代償,鼓勵應屆畢業的貸款學生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為區域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同時,對服兵役的貸款學生予以資助,中央財政幫助符合條件的貸款學生償還貸款。支持貸款學生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應徵入伍服兵役,投身國防建設。

(光明日報北京4月21日電)

《光明日報》( 2023年04月22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