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誌傑:人人都在追求成功,對失敗越來越不寬容

4月27日,以“每一種結果都並不太壞”為主題的《給邱家瓦的三十封信》新書發佈會舉行。該書的作者、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藝術家邱誌傑,及女兒邱家瓦做客Page One(北京坊店),與“看理想”播客《豁然開朗》主理人魏舒一同圍繞生命教育、親子教養等話題展開分享。

4月27日,《給邱家瓦的三十封信》新書發佈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給邱家瓦的三十封信》緣起於邱誌傑創作於2009年1月的三十張水墨畫。在創作這些作品之前,邱誌傑曾參與南京長江大橋干預自殺的工作,在橋上勸解那些企圖自殺的人。當初勸解的話,他希望也能說給自己的女兒以及更多的孩子和家長聽,於是創作了三十張以南京長江大橋為主體的水墨畫,寫了三十封飽含哲理的書信,將三十句盤桓在心底的話告訴女兒,希望她的一生理性、勇敢、從容、堅韌、超然、溫柔、有耐心。在女兒有能力回信的年齡,父女二人以通信的方式就這“三十句話”展開對話,共同完成了《給邱家瓦的三十封信》一書。

《給邱家瓦的三十封信》,邱誌傑 邱家瓦 著,千尋Neverend丨晨光出版社2023年4月版。

邱家瓦的名字取自“弄瓦之喜”,2008年11月,剛剛出生幾天的邱家瓦,就因患病有過命懸一線的驚險時刻,自那時起,邱誌傑便養成了給女兒寫信加油的習慣,“就算你變成一個傻女生,爸爸也會愛你的。”

拖延被描述成病症,是因為想把罪惡感內化

活動現場,邱誌傑回憶起自己救人的經曆,“輕生者中百分之九十是激情自殺,身體在離開大橋那一刻,就已經開始後悔了。很多人幹掉自己的時候太乾淨俐落,其實好消息還在路上,多拖延一下,變化自然而然會發生。即使在最苦難的深淵中,事情已經壞到極點,只要變化還在,就依然還有希望在。所以我總想,人要等待變化,拖延一點好。而且,每一種結果都並不太壞”。

邱誌傑表示,拖延並非病症。農耕時代,社會對拖延抱有相對的寬容度,農民可以自主決定哪天除草,漁民根據潮水規律來捕撈。但自工業革命以來,資本主義發明了時間管理制度,導致人們終日被打卡、績效管理、八小時工作製所困。在整套制度里,如果不嚴格按照時間自我管理,就會耽誤整個系統的運行。“拖延被描述成病症,目的是喚起人們的自責,把罪惡感內化。有病得治,不能停,於是所有人都在想辦法從根上消滅拖延的毛病。但我還是覺得,人拖延一點沒什麼不好,學會多給自己兩分鍾,同時相信變化。”

當現場有人問及,“想知道那些決定放棄生命的人,都是因何選擇離開?”邱誌傑認為,歸根結底是這個社會給失敗者留的空間太小了,“中國社會曾經很給失敗者空間,劉邦跟諸葛亮相較,大多數人都喜歡諸葛亮,大家總會對失敗者施以同情,給他們空間。但後來整個社會開始轉型,到處瀰漫成功學,人人都在追求成功,對失敗越來越不寬容,二者之間的平衡穩定器有點被破壞了。”

老師本質上依然是學習者,

想把終身學習的精神交給學生

魏舒很好奇,作為父親的邱誌傑對女兒的成長有哪些期待?對此,邱誌傑直言,“人都是得寸進尺的,當你生下一個有先天疾病的孩子,你會覺得身體健康已足夠幸福,已是苛求和天賜。人習慣性把已經擁有的東西,當做一個可以遺忘的前提,比如正常的視力,正常的心臟,正常的我們不再拿它當奢侈品。但我還是希望孩子能經常意識到,自己活著這件事不是理所當然,而是你自己下決心要活著,你每天也都有為了活著在努力,創造一些東西去交換,維持溫飽,維持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正如邱誌傑在《給邱家瓦的三十封信》中所寫的,“僅僅是活著的感覺,就足夠欣喜”。生命是每個人一生中所有其他價值的基礎,孩子只有感知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才有可能感到幸福。

談及教育問題,邱誌傑認為,大部分人對教育有一種狹隘的理解,把它定義為知識的灌輸,職業技能的培養。但作為老師的邱誌傑,卻經常選擇自己不太會的內容來進行教學,目的是把從不會到會的過程展現給學生。

對此,邱誌傑解釋道,老師這個職業,不可能在學生面前冒充全能,畢竟記憶力有限,學問有限。老師本質上依然是學習者,想把終身學習的精神交給學生,不如坦蕩走到他們面前表示,這個東西我也不懂,我們一起來學習。與其做一個學習資源的給出者,不如做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學習方法的示範者。學生跟隨老師,掌握了如何學習,這才是受用終身的東西。

記者/何安安

編輯/李永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