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改後,房屋中間現大坑

市民孫女士向“新民幫儂忙”求助,自己的老房子被納入舊改,沒承想,2年後還回來的房子,擴建的地面與原地板銜接處竟有15釐米的落差,全部填平的話或有塌房風險,孫女士無奈至今仍只能在外租房度日。

老房子舊改 還房後有“坑”

孫女士家住閔行區碧江路210弄電機五村128號5樓,房子是1975年竣工的,房齡已近50年。因為房屋年代久遠,破舊情況非常嚴重,不少住戶仍然“蝸居”在煤衛合用的狹小空間里。為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孫女士所在的這幢老樓被江川路街道納入了舊改範圍。

“舊改是從2020年8月開始啟動的,前後花了2年時間。”孫女士告訴記者,在舊改工程啟動前,她的房子剛裝修沒多久,有獨立的廚衛,但考慮到整棟樓是統一納入舊改,她也沒有過多糾結,隨即同意交房。“當時工作組跟我協商後達成意向,承諾給我四萬元的裝修補償款,用來恢復房子的原樣。”

到了2022年8月,舊改完成,孫女士終於拿回了自己的房子。然而,當她走進去一看,頓時被“驚到了”。“原本精裝修的房子被拆得面目全非,吊頂、地板都成了裸露的水泥板,水管沒有,電也沒有。”好端端的精裝房變成了毛坯房,而更讓孫女士無法接受的是,舊改擴建出來的部位,與原來的房間地面出現了一個很大的落差。“看上去就像房間地面中間出現了一個大坑。”孫女士拿尺量了一下,落差達15釐米(見左圖 李曉明 攝)。

填坑房或塌 有家回不得

孫女士所說的“大坑”,位於原先房子的廚房。記者看到,通過舊改,這裏原先的牆體被拆除,並往外擴出了2米,重新建了大梁和地板,擴建部分與原先的地板拚接,因高度不一致,形成一定落差(見右圖 李曉明 攝)。

“擴建出來的面積大約有12平方米,有落差的地板面積大概有30多平方米,將近整個房子面積的一半。”孫女士直言,整個擴建部分與原來的地面落差特別明顯,走路一不小心就要掉進坑裡。如果想正常居住,只能先將這個“大坑”填平,再進行裝修。

但如果填平“大坑”,又面臨著新的難題。首先是費用問題,孫女士說,自己諮詢了裝修公司,光是填平這個大坑,費用差不多就要近2萬元,再加上房屋裝修,起碼要七八萬元,已遠遠超過四萬元的補償款。更關鍵的是,填坑對房屋來說還有安全隱患。“裝修公司講,填平這麼大面積的坑,要用到差不多200多袋沙子,對老房來說,承重會受不了,有可能造成房屋坍塌。”面對如此境況,孫女士憂心忡忡:如果填坑真出了問題,這責任到底由誰來承擔?

不填坑無法裝修,填坑的話又有可能成了危房,孫女士萬分無奈。她說,舊改啟動以後,她就搬了出來在外租房居住,沒想到等了兩年舊改完成了,自己還是有家不能回,裝修也陷入兩難,還只能一直“流浪在外”。

多次反映後 回覆稱正常

近一年來,孫女士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相關部門反映了自己的困境,提出要麼幫她將房子內的“大坑”填平,要麼作出一定的經濟補償。但她的訴求始終沒有得到明確答覆。

直到向“新民幫儂忙”求助後,孫女士才收到江川路街道相關部門的回覆。回覆稱:碧江路210弄128號為江川路街道第二批次舊房改造範圍,改造方式為加擴建。舊房改造僅為解決居民煤衛合用問題,舊改不涉及房屋裝修。並且施工單位已在舊改過程中對房屋擴建部分(廚房、衛生間)實施了簡易裝修。考慮後續居民裝修鋪設地磚的原因,故在銜接部分留有一定的距離差。

對於這樣的說法,孫女士不予認可。“根據裝修的普遍做法,鋪設地板一般也只留五六釐米的落差,肯定不可能留出15釐米的落差。”

事情越拖越久,孫女士漸漸失去了耐心。她表示,自己已經聯繫了裝修公司,準備“填坑”之後進行裝修,畢竟在外租房對她而言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真的沒法再耗下去了!”

記者隨後聯繫了江川路街道相關部門,但截至發稿,仍沒有收到任何回應。記者獲悉,目前孫女士已經讓裝修公司入場,即將開始裝修。

房屋的安全是否會受到影響?相關部門又將如何妥善處理?對此,“新民幫儂忙”將持續關注。

本報記者 李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