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航空再次道歉,承諾3天內公佈結果

澎湃特約評論員 南木@國泰航空

國泰航空再次發佈聲明鄭重道歉,並表示已經暫停有關空中空服員的飛行任務,即時展開內部調查,並會於三日內公佈處理結果。

近日,有網友爆料,搭乘國泰航空CX987航班由成都飛往香港時,聽到空乘不間斷使用英語、粵語抱怨乘客:“If you cannot speak blanket, you cannot have it”(如果他們不會說毛毯的英文,那他們就不配毛毯)。在網絡發佈的錄音中,現場還傳來疑似其他空乘的一陣哄笑。

5月22日晚,國泰航空發佈聲明,對乘客的“不愉快經曆”表示歉意,已經聯繫相關旅客進一步瞭解情況,並會進行嚴肅調查處理。

5月23日14點28分,國泰航空再次發佈聲明鄭重道歉,並表示已經暫停有關空中空服員的飛行任務,即時展開內部調查,並會於三日內公佈處理結果。

就有關旅客在5月21日國泰航班CX987上的經曆,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我們再次鄭重道歉。

我們高度重視此事件,已第一時間聯繫旅客,進一步瞭解情況。目前,我們已經暫停有關空中空服員的飛行任務,即時展開內部調查,並會於三日內公佈處理結果。

我們鄭重承諾,對於任何有違規章制度,有悖職業操守的不當言行,一經確認,均會嚴肅處理。

感謝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反饋,我們會認真查找不足,不斷改善國泰航空的服務品質。

澎湃評論 | 不說英語不配有毛毯?國泰航空別對歧視裝睡

航空運輸業國際化程度高,平等地對待每一個服務對象,是航空公司立足於市場的基本條件。為乘客提供多種語言服務,則是航空服務的慣例和服務標準。在中國內地的航班上,如果航班上有外國人,空乘也會提供英語等外語服務。涉事航班出發地是成都,目的地也是中國香港,航司自然有義務為乘客提供普通話服務。

更何況,從空乘的實際反饋看,其對乘客的服務需求不是聽不懂,而是“裝不懂”。很明顯,發生在國泰航空航班上的這一幕,不是空乘語言能力的問題,而是服務態度和職業道德問題。

在飛機上發放或根據乘客需求提供毛毯,是機上服務的常見項目。明明能聽懂乘客的話,相關服務需求也在航司規定的服務範圍內,空乘卻裝聾作啞、推諉搪塞,還背地裡嘲笑乘客,那就是徹頭徹尾的歧視。憑什麼覺得不會說英語或粵語的乘客就低人一等?

從網友提供的信息看,國泰航空工作人員涉嫌歧視不能說英語或粵語的內地乘客,有著多年“劣跡”。有人說國泰航空的空乘聽到普通話就“裝不懂”,也有人感覺“說英語可以得到更快的服務”。對於國泰航空歧視內地乘客的行為,央視主播康輝曾用一句中式英語回敬:“no zuo no die(不作不死)”。

當歧視在國泰航空成為普遍現象,很多乘客也表示會“用腳投票”,在購買機票時選擇其他航空公司的航班。面對這種市場的反饋,國泰航空有必要深刻反思:是否在員工培訓、內部規範、反歧視教育等方面存在短板?有沒有真正重視遊客受到不公正待遇?這麼多年為什麼問題還沒有改進?

作為香港最主要的一家航空公司,國泰航空不僅在內地與香港之間輸送大量乘客,也發揮著內地通過香港連接世界的重要作用。該公司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載客132萬人次,同比增加4217%。內地乘客的恢復性增長,無疑在其中發揮巨大作用。歧視作為“衣食父母”的消費者,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會說流利英語,是一項職業本領;能用粵語服務,也是好的,問題是這是對乘務人員提出的要求,消費者是花錢來接受服務的,航司要擺正心態,學會尊重消費者,不能用過時的、臭氣熏天的標準將顧客分成三六九等。

希望此類事件的曝光,不再只是被國泰航空當成個案對待,更不能“裝睡”。對於歧視,乘客不會容忍,市場不會容忍。

本期編輯 邢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