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還是那個端午,龍舟已經不再是那個龍舟了

▲2023年6月20日,福州市長樂區三溪村在進行龍舟夜渡迎端午活動。夜賽龍舟習俗在三溪村已經沿襲600多年,借此祈盼風調雨順、平安健康。圖/新華社▲2023年6月20日,福州市長樂區三溪村在進行龍舟夜渡迎端午活動。夜賽龍舟習俗在三溪村已經沿襲600多年,借此祈盼風調雨順、平安健康。圖/新華社

「一槳劃過兩千載,滿江龍舟鬧端陽。」

又是一年端午節,又到一年龍舟季。從古時祭祀祈禳的民俗活動,到如今的休閑運動、群眾賽事,乃至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體育比賽項目,端午龍舟這項古老的運動,在傳統文化中生根發芽,在現代的河流不斷揚棄,正在煥發出全新的活力。

龍舟競渡,祈禳的歷史傳統和文化底色

其實,在歷史的河流中,端午、龍舟、競渡,是三個不同時期產生的風俗和概念,那麼,是什麼樣的文化因緣,讓這三者化合成了今天看來再自然不過的傳統民俗?

有關龍舟最早的記載見於《穆天子傳》,「天子乘鳥舟龍浮於大沼」,晉代郭璞為本句作註:「沼,池。龍下有舟字。舟皆以龍、鳥為形製」。也就是說,周穆王曾經乘坐鳥舟、龍舟;屈原的詩中也多次寫到龍舟,如《九歌·湘君》中,「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淮南子·本經訓》也有「龍舟鷁首,浮吹以娛」的記載。漢賦中雖提到龍舟,但大多是皇家遊船。可見,龍舟與競渡在最初並無直接的關係。

最早用於競渡的船隻,則來源自我國古代南方地區的鳥文化崇拜,這種船隻基本是鳥形,被稱為「鳥舟」「飛鳧」「鷁舟」等。古代南方部分地區有船棺葬的風俗,即原始社會的「魂舟」,當地人認為,逝者可以借助鳥的飛翔能力使亡魂飛入天堂,所以,採用鳥舟與鳳舟競渡。武則天時期,宮廷經常舉辦鷁舟競渡活動,聲勢極為壯觀,並有女性參加。

民俗學家江紹原先生認為,古代早期的競渡,既不是一種娛樂,也不是對於屈原等人的紀念,而是一種「禳災」的儀式。古人認為「疵癘夭劄」,是可以用船運走的,也就是說,競渡之日,正古人送災之時。

龍舟競渡在北桑治時才開始逐漸流行。《東京夢華錄》記載,北桑治開始出現龍舟奪標的競賽,但是跟端午競渡無關,時間也不是端午節,而是三月一日到四月八日之間。

南桑治詞人甄龍友《賀新郎》有句:「兩兩龍舟爭競渡,奈珠簾、暮卷西山雨。看未足,怎歸去。」可見,從南桑治開始,龍舟競渡才與歲時端午節日聯繫起來。

近代學者、詩人聞一多在《端午考》中提到,「端午的起源與龍有著密切關係……它就是古代吳越民族一個圖騰團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龍舟競渡應該是史前圖騰社會遺俗」。明清時期,形成天下無舟不競渡的盛況。此外,還有許多少數民族如苗族、傣族等受這種文化的影響,也盛行競渡活動。

不過,龍舟競渡是為了紀念誰則眾說紛紜。流行最為廣泛的當然是紀念屈原,南朝梁人吳均在《續齊諧記》中記載:「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農曆五月五日)投汩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還有的認為是紀念伍子胥,邯鄲淳《曹娥碑》記載,「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另外還有紀念越王勾踐說,紀念曹娥說,紀念白母娘說等等。

▲2023年6月21日,2023年國際皮划艇聯合會龍舟世界盃在湖北省秭歸縣三峽大壩前水域徐家衝港灣開賽,來自美國、印度、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讚比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支隊伍參賽。圖/新華社▲2023年6月21日,2023年國際皮划艇聯合會龍舟世界盃在湖北省秭歸縣三峽大壩前水域徐家衝港灣開賽,來自美國、印度、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讚比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支隊伍參賽。圖/新華社

乘水臨風,傳統體育曆久彌新

其實,龍舟除了用來競渡,還有不少花樣表演。

北桑治時期,龍舟的花樣表演主要分為「旋羅」「海眼」「交頭」三種。三種表演方式在組織形式上略有不同,「旋羅」需要所有隊伍的龍舟圍成一個圓圈;「海眼」與「旋羅」規則相近,不同的是會將參加表演的所有隊伍分成兩隊;而「交頭」則是參加表演的龍舟相向而行,擦邊而過進行表演。

可以看出,龍舟活動在當時已經擁有一套合理的規則和組織形式。這個記載告訴我們,龍舟競渡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髮展和完善。

20世紀80年代以前,龍舟曾一度被視為「四舊」而遭到嚴重破壞。龍舟文化的發展一度受到嚴重打擊。直到1976年香港舉辦國際龍舟節,才拉開了中國龍舟國際化的序幕。1984年,全國首屆「屈原杯」龍舟比賽舉辦。是年,原國家體委決定將龍舟運動列為全國正式比賽項目。

1985年,中國龍舟協會成立。中國龍舟協會隨後公佈了《龍舟競賽規則》(試行草案),1988年正式出版了《龍舟競賽規則》《龍舟競賽球證法》。龍舟運動從此走上了法製化的道路,也正因為如此,自1988年開始,全國不斷舉行不同規模的國際龍舟比賽。

1991年,國際龍舟聯合會在香港正式成立,成員有來自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大洲的龍舟協會共12個。1992年,亞洲龍舟聯合會在北京成立,發起國(地區)有日本、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台北、香港、中國澳門、泰國等。

目前,國內已有北京、天津、上海、湖北、江蘇、廣東、陝西、吉林等20多個省區市常年開展龍舟運動,而國際龍舟聯合會的成員已經發展到五大洲的將近60個國家。

2010年,廣州亞運會,龍舟首次成為正式比賽項目;2021年,東京奧運會皮划艇靜水項目首個決賽日,三條龍舟在比賽間隙亮相海之森水上競技場,這是龍舟作為表演項目首次被列入奧運會。

我們看到,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載體,龍舟競渡從民俗文化中走來,在逐漸體育化的過程中,從「民族的」逐漸演化成「世界的」。而龍舟文化也在體育文化交流與傳播過程中,保持著傳統文化的底色,讓民族性得到傳承,讓文化財富與世界共享。

▲6月18日,人們在馬來西亞馬六甲參加遊龍舟活動。圖/新華社▲6月18日,人們在馬來西亞馬六甲參加遊龍舟活動。圖/新華社

龍舟啟示:從中國劃往世界

「三山縹緲藹蓬瀛,一望青天十里平。千騎臨流搴翠幄,萬人擁道出重城。」

這是桑治代福州郡守程師孟的詩。詩句中記述的,是當時人們為觀看龍舟賽,萬人出城、千騎臨流的壯觀場景。

歲月更迭,如今,這樣的場景依然是很多中國人過端午的標配。龍舟,連接著過去、現在和未來,在年複一年的劈波斬浪中完成與時代的對話,實現文化的延續。

2006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龍舟競渡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一些瀕臨危機、後繼乏人的非遺項目不同的是,龍舟競渡從起初的地域性地方特色活動,不斷演變、發展、傳播,廣泛出現在華夏大地的各個角落,已經成為端午節的文化標誌。

這帶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即在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中,現代和傳統不是兩個截然不同、涇渭分明的階段,傳統文化要想在現代再生,就必須在時代中汲取新的營養,賦予其新的時代元素,實現向現代化的轉化和重建。這是一種動態的發展與創新,是在保持傳統文化內涵和靈魂的基礎上,呈現出的一種動態的文化演變。

比如,龍舟競渡在繼承傳統賽事的基礎上,推進國際化賽事,不斷創新,相繼推出冰上龍舟、旱龍舟等,既保留了傳統龍舟運動的技巧性與競技性,也打破了龍舟運動季節的局限性,使傳統體育得以繼承發展,使民族文化蘊含的思想得以延續和創新,是傳統文化創新成功的代表。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孕育了獨特的龍舟競渡文化,其明顯的地方特點和鮮明的民族風俗特徵,使龍舟競渡成為傳統民俗運動中的代表,也成為中國獨特的民俗文化形式。龍舟競渡也在流變過程中產生了深厚的時間印記,構成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底蘊,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人紋身份與特殊個性。

不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現代龍舟運動的發展創新,依然要在保持傳統文化中優秀因子的基礎上進行,這離不開傳統龍舟文化的同步發展,離不開龍舟的新形態發展,離不開龍舟文化的創意發展。

競渡者的拚搏,奪標者的奮勇,旁觀者的呐喊助威……傳統的力量正劃向未來,連接起無限想像。龍舟競渡,這項極具民俗特色的中國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已經從鄉村劃到城市,從南方劃向北方,從中國劃往世界,由亞運會劃向奧運大舞台。

而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和演化,龍舟競渡已經與現代文化融為一體,現代龍舟運動已經成為端午龍舟競渡習俗的活態遺存,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情感和悠久的民俗文化。

在全球化、現代化發展飛速的今天,龍舟競渡更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正從民間習俗中脫離出來,成為一種新的龍舟文化,並向時代化、國際化逐步邁進和靠攏。

撰稿 / 趙清源(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