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就業創業教育專家李家華:多一些對新職業形態的認同和包容

「現代年青人的就業觀念和十年前、五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2023年7月6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指出,現在的學生有了更多樣的職業選擇。

事實上,近些年來,新農人、陪伴服務、數字遊民等新的職業形態也開始湧現。高等教育學會高校學生管理與就業創業工作研究分會副理事長、青年就業創業教育專家李家華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經濟和社會發展催生了許多新的工作崗位,而信息化又讓這些工作崗位得以被看見,年青人也就有了更多選擇,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嘗試新的職業形態。

李家華認為,新職業形態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一是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傳統產業大都面臨轉型,對勞動力的需求也隨之發生變化;二是伴隨經濟和社會發展,人們的需求也與日俱增。當這兩方面的需求相遇時,人們也就有了更多新的職業嘗試。

李家華指出,「其實絕大部分學生畢業後,都會去往一個普普通通的工作崗位。職業本無貴賤,無論在任何崗位,都可以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在平凡的工作中探索追求不平凡的事業。」

高等教育學會高校學生管理與就業創業工作研究分會副理事長李家華。受訪者供圖高等教育學會高校學生管理與就業創業工作研究分會副理事長李家華。受訪者供圖

以下是新京報記者與他的對話:

「年青人就業更加自主、靈活和多元」

新京報:據你瞭解,目前年青人的就業形態是什麼樣的?

李家華:目前年青人的就業形態呈現出更多的自主性、靈活性和多元性。傳統的職業形態下,就業的行業和崗位等因素都是比較確定的,但就業信息不夠暢通,人們對很多新的和小眾的職業不一定很瞭解。

隨著科技和經濟增長,社會需求與日俱增,一些新崗位不斷湧現,就業的路徑和種類也在增多。基於信息化社會的特點,人們獲取職業信息的渠道更多更便捷了,就業選擇也就會更加多樣和靈活,相較以往差別也就會更大。

新京報:和過去相比,有哪些不同?

李家華:這兩年,年青人就業上有一個突出的矛盾。雖然說目前就業比過去更多元、更靈活、更多樣,但疫情影響帶來的經濟下行,生活的不確定性增加,職業的安全感下降,很多人在求職時寄希望於進入體制內,於是考公、考研和進大型國企的人增多,有的不惜「二戰、三戰」。

實際上,當下的職業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增加,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它與人類生產勞動方式的轉型有很大的關係。比如說如今數字經濟的發展,帶來許多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催生了新的數字就業。打個比方說,過去開餐館,一定要找一個人流密集的地段,但是現在就不一定。因為經營者可以借助網絡渠道和數字化創新,通過自媒體或者社群等,把餐館做得非常紅火,甚至成為網紅打卡點。

新京報:據你看,未來的職業形態將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

李家華:就業狀況與經濟增長直接相關,一般情況下,經濟發展和生產擴大必然增加勞動力的需求。但在如今科技高速發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技術要素的介入帶來更多生產的自動化,也會導致對人力需求的減少。傳統的產業,特別是製造業,能拉動的就業崗位就有可能會減少。

相對而言,未來能產生職業崗位的一個很大的產業,一定是服務業。服務業基於人對人的服務,更多體現對於人的深度理解。因此,你會發現兩個服務員來為你提供同樣的服務,他們的動作可以做得一模一樣,但你對兩人的感覺一定會不一樣。

這也就意味著,未來數字化經濟的發展當中,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會挑戰甚至取代很多傳統的工作。但對於以服務業為導向的新職業形態,人的創造性、同理心等,又特別具有優勢。像現在的陪伴服務,比如陪診、陪遊、陪練等,就是需要對人更關切、更理解的一類職業。

「給予更多包容和理解」

新京報:為什麼現在的職業呈現多元化?

李家華:目前的職業多元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也說明我們的社會在進步。如果為了就業而就業,那就只是低層次地解決問題。我們應該從一個人長遠發展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00後這一代學生,「Z世代」的青年,他們跟新技術走得很近,他們對生活更有自主性,他們更能接受多元的東西,所以他們也會面對更廣闊的職業發展路徑。

新京報:怎樣看待當下一些年青人找不到工作的情況?

李家華: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逐步普及,每年一千多萬的大學畢業生會在一個非常集中的時段進入就業市場,加之往屆未就業畢業生和其他青年勞動力需要就業,會疊加成為一個巨大的就業群體。從我國勞動力市場的需求而言,再大的市場都是有限的。因此,我們需要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待和解決青年的就業問題。國家的發展和企業的發展都是需要人力資源儲備的。這就需要科學設計和推進人力資源的「蓄水池」計劃,即根據不同的需求對青年人才進行儲備,構建梯隊型人力資源隊伍。

新京報:像新農人、陪伴服務、數字遊民等這些新職業,就業前景如何?

李家華:新職業往往與新的生產要素和新的生產範式相聯繫。新生事物具有新生命力的同時,也會伴隨更多風險。同理,上面提到的這些新職業形勢很好,但目前這些崗位還不是很確定,待遇也不穩定,也有可能會出現發展不下去的風險。

因此,新形態職位的出現,亟須政府部門出手進行調查研究,科學論證併合理給予扶持,同時,更需要通過宣傳教育,引導社會對新職業給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作為新時代的年輕求職者,也不妨抓住機遇勇於做一些嘗試,沒準就會成為第一代的拓荒者。

新京報:從政府層面來說,應該如何面對當下這種新的就業形態?

李家華:一方面必須認識到,我們國家現有的產業優勢,仍是以製造業為主。要發展優勢產業,技術就要升級要轉型,這意味著社會需要大量的優秀人才、新型人才、高端人才。國家應該培養這樣的一批人才,製定相關戰略需求,讓這些人高質量就業。另一方面,政府也應該深化研究,怎樣讓人們在一些新興職業上發揮出更好的作用,比如說快遞行業和自媒體創造了海量的就業崗位,怎樣讓從業者願意繼續做下去,並且把工作做得更好。

「從長遠發展角度思考就業」

新京報:從個人來說,應該怎樣在崗位上發揮更大的價值?

李家華:從個體角度來講,就是如何發揮自己的所想、所愛、所能。在這方面有三個維度,第一就是你要認為這份工作有價值,確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第二就是自己要有或培養興趣;第三就是自己要有能力去做這件事情。

舉個例子,我前段時間關注到一個青年博主,他騎單車環遊世界六年了。一般認為這本身並非一個職業,但是他現在一邊走一邊通過影片介紹自己的所見所聞,打動了很多中國人和外國人。他不僅養活了自己,每天還非常快樂,而且還建立了自己的小團隊,為他人創造了工作崗位。他通過講述中國青年堅忍不拔、面向世界的環遊故事,把個人的行為轉化成了一種職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新京報:個人應該怎樣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就業?

李家華:一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一般都會有三個階段:第一個是適應階段,第二個是提升階段,第三個是創造價值階段。一個初入職場的人,不能陷入「一步到位」的誤區,應該正確評估個人的價值,確認自己有多大的能力。須知,此時的你還沒有真正融入工作實踐,即使你具備理論知識,也還得一點點去實踐。

假如說最初難以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好工作,那麼先找一份不確定的工作過渡,也是可以的。人生要有一種試錯的能力,大學生剛入職場,需要這種試錯力,讓自己逐步成長,這樣,就業的焦慮就會減少。

要談一個人就業好不好,需要兩個要素。一個是內職業生涯,取決於對自己的正確評估和合理的規劃;第二個是外職業生涯,是由職業環境給定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環是勞動力市場。目前我們的勞動力市場還不是很成熟,比較明顯地存在諸如盲目崇拜名校,學曆學位高消費、高配低用等非常卷的現象。

另外,在勞動力市場上,幾乎所有的招聘者都想要招到最優秀的求職者,但實際上,在求職群體中最優秀的永遠是少數或極少數。

因此,我國勞動力市場還有待於進一步發展和成熟,應該對青年求職者尤其是應屆大學畢業生求職者,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更大的包容。

推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非常重要的一個維度,就是要關注勞動者自身對職業的認同感和幸福感。不少年青人在新型領域就業創業和謀求生涯發展,往往能產生很強的自我認同感和自豪感,而且能大大促進我國產業的新發展和新提升,更是帶來對整個社會的新就業領域的不斷開拓和豐富。因此,我們應該在高質量充分就業的視閾下,提高認知水平,正確看待不同領域的新就業形勢,支持探索更寬、更廣的就業路徑。

新京報記者 汪暢

編輯 袁國禮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