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溝,江津的紅旗渠

搶進度 搶進度
即將竣工的大壩,經受住了大洪水的考驗。

工程竣工剪綵 工程竣工剪綵

□羅安會

在20世紀的特殊年代,江津為修建一處水利工程,用了20多年時間、調動民工4萬多人,前赴後繼,在偏僻的南部山區清溪溝村,建成了集環保、灌溉、發電、防洪、旅遊為一體的國家級水利工程。在當年的竣工大會上,工程指揮長說得擲地有聲:“北有紅旗渠,南有清溪溝。”

紅旗渠已走入曆史深處,而清溪溝的今天足以讓人自豪。

(一)

幹了3年,工程被迫擱淺

清溪溝海拔600多米,四周有茂密的森林、寬闊的湖面、清澈的湖水,豐富的水資源發源於貴州大婁山支脈的群山峻嶺中,潺潺流水不斷流入溝內,經綦河注入長江……這山清水秀之地,加持了“重慶市綠色示範村”“國家森林村”“國家水利風景區”,它的蝶變,源於清溪溝水庫。

1958年底,當時的四川省江津縣(今重慶市江津區)成立指揮部,決定在清溪溝築壩攔河、引水修渠,灌溉南部山區的良田沃土。於是,離清溪溝較近的幾個鄉鎮蔡家、月沱、太平、紫雲、李市,便成為試點地。

在計劃經濟年代,生活困難,民工們每天自帶口糧6.2兩,政府補貼3.8兩,每天的生活標準是三角錢、一斤糧;每月配肉一斤、油半斤;出工算10個工分,拿回生產隊同工同酬。當年的工分價格,均不到二角錢一天。

政府動員的力度很大,幾個鄉鎮動員了上千民工,包括石匠、木匠、篾匠、泥水匠、鐵匠……大家帶著鋤頭、鋼釺、大錘、籮篼等原始工具,扛著鋪蓋卷、穀草和生活用品,來到清溪溝安營紮寨,準備大幹一場。

工程匆忙上馬,住宿便成了問題。於是指揮部動員村民們騰出一部分房子,讓給民工暫時居住。

老村支書戴智華回憶說,他家離清溪溝不到300米,那年他15歲,家裡有5間瓦房,父母主動將堂屋騰出,讓給紫雲鄉的20多個民工住。父親將寬敞的堂屋分成兩排地鋪,鋪上穀草墊上蓆子,就成了民工們的家。當年戴智華的家,一間屋子是母親和倆姐姐住,另一間是父親、弟弟和他住,廚房自家用,茅房成了公廁,20多個人在一起生活,極其不便。戴智華說:“特別是夏天,洗澡、用水、吃飯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時間一久,社員們意見很大。”

為緩解矛盾,指揮部後來搭建了工棚,逐步將民工搬出社員家。棚頂蓋上牛毛氈,四周用木板或竹篾隔斷,睡大通鋪——冬冷夏熱。

工程是重體力勞動,一斤糧吃一天,肚皮自然餓得快,哪來的力氣修水庫?接著又是三年自然災害,人人饑腸轆轆,加上種種因素,幹了3年後,工程被迫擱淺了。

(二)

工程再上馬,實行軍事化管理

1976年,“四人幫”被粉碎後,清溪溝經四川省地縣級水利和電力專家勘測後,決定重新修建一座國家級水庫。

縣委決定,由縣里的二把手為指揮長,抽調一百多位精兵強將,實行軍事化民兵建製管理:營長由區公所及鎮領導擔任,連長由公社(現鄉鎮)或大隊民兵連長擔任,排長則在民工中選拔。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縣里決定,對經費、糧食、副食品等民生問題統籌解決:參加工程建設的民工,每年輪換一批,每天自帶口糧6.2兩,由生產隊劃出全年的糧食,縣里補6.8兩,每天吃1斤半糧;肉、油按城鎮標準供應,生活費提高一角錢,出勤工分回生產隊統籌解決。

事隔19年後的1977年10月,清溪溝水利工程再一次拉開了帷幕。

(三)

場面壯觀,4500人開進山溝

很快,江津縣的7個中心區包括蔡家、永興、龍門、李市、賈嗣、柏林、先鋒,以及50多個公社(村)共調集4500位民工奔赴清溪溝,場面十分壯觀。

清溪溝村面積50多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人。開山、採石、運輸、修渠、築壩……小山村頓時變得熱火朝天。

天剛濛濛亮,軍號聲劃破沉睡的清溪溝,鍾聲、哨聲此起彼伏。“開飯囉!”大家蜂擁進食堂,一碗稀飯、兩個饅頭、幾夾菜,風捲殘雲般吞下肚,民工們便帶上工具向各自的工地走去……

現場的工種分得很細,包括石工、運輸、採石、爆破、安裝、技術組……由班排連落實具體任務:有修築堤壩的,修水渠的,打穿洞的,架橋樑的,後勤物資保障的……任務十分繁重。

做工程,自然離不開水泥河沙。汽車不斷從江津跑50多公里運到蔡家與複興,再由人力從蔡家或複興起運,每人搬運100斤物資,計工10分。

為活躍工地氣氛,指揮部還辦起了廣播站和《清溪戰報》,發動大家寫稿。當時的先鋒三連文書王術豐,寫出稿件近百篇,至今他還收藏有《清溪戰報》200餘期,並引以為傲。

夏天的山溝裡很熱,夜晚萬籟俱靜,二三十人睡在大通鋪上,不少人打著光胴胴,蚊子多睡不好覺,汗味、煙味在屋內瀰漫開來,鼾聲、夢囈聲此起彼伏;冬天,天寒地凍,不少民工衣著單薄,有的還打著光腳板出工。為解決赤腳問題,指揮部要求連隊學編草鞋、麻鞋,為沒有鞋穿的民工解決了大問題。

民工們不光物質缺乏,精神生活也貧乏,能看上一場電影或一場宣傳隊演出,就算是打了一頓紮紮實實的精神“牙祭”。演出時人山人海,現場熱鬧狀況堪比過年,當地的農民也紛紛跑來湊熱鬧,不過只能在廣場四周觀看。

壩壩電影和宣傳隊的演出很難得,不過好在工地廣播站的大喇叭,每天從早到晚都在播著新聞和革命歌曲鼓舞士氣。

(四)

山洪暴發,工地半夜驚魂

工程在順利推進,但先鋒區民兵營黨組書記李德良發現,營里也存在不少問題,於是他向指揮部彙報,要求整頓營連班子;施工搞承包責任製;採取工分套飯票,當日兌現;開荒種菜,喂豬喂羊養雞,改善民工生活。

指揮部很支持李德良的建議,很快在工地推廣應用。回到營里,李德良大刀闊斧實行改革,並買回草帽、毛巾、膠鞋和牙膏牙刷等物品當獎品,將沒在工地工作的民工飯票,分發給超產的民工吃,該辦法果然很有效,民工們幹勁由此倍增。

龍門營黨委書記蘇治才講述了一件半夜驚魂的故事。一天淩晨3點,民工們正在夢中,指揮部的大喇叭突然呼喊:“下暴雨了,山洪暴發了!”室外,傾盆大雨裹挾著雜物從四面八方湧向清溪溝,蘇治才披上雨衣衝出寢室高喊:“快,快!大家隨我來,搶救基坑的攪拌機。”風雨交加中,營、連部的黨員民工衝出寢室,消失在暴風雨中……蘇治才等人跑到基坑時,見一群人正在基坑忙碌,在手電光映照下,發現原來是先鋒營的李德良聽到廣播帶著工友們跑來搶險。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這些寶貝疙瘩終被運到安全地帶。

(五)

岩層塌方,工友倒在竣工前夕

不過,意外還是發生了。

永興二連一排在溝渠隧洞內施工時,突發岩層塌方,班長高吼“快跑,塌方了”,聽到吼聲的民工奪路而逃,有跳崖摔傷的、有滾石砸傷的、也有被泥土掩埋的……不一會兒,指揮長來了,先鋒、永興、蔡家的救援人員趕到了,醫療人員也來了。隧洞內,被掩埋的有七八個人,大家緊急動手冒險刨人,有兩個民工傷勢嚴重,需要獻血,民工們排隊獻血,最終挽救了兩個工友的生命。

遺憾的是,還是有工友因故倒在了工程竣工前夕:當時,春節已快到了,李市連隊決定讓大家加班完成任務,好回家過年。當天夜裡寒風凜冽,李市兩岔村的周祥忠主動到橋體邊緣刷灰漿,燈光忽明忽暗,他在搭建的支架上操作。快完工了,當他用磚刀挑起最後一鏟灰漿塗抹時,突然腳下一空,“哎喲”一聲,他從20多米高的地方掉進了水庫里。工友們聞訊馬上舉著電筒和火把趕來找尋,連片的呼喊,卻沒有一點動靜。第二天,大家才在水庫里找到了這位為工程獻出寶貴生命的27歲小夥子。

一天,龍門工地正在召開基坑回填現場會,一位老農擠進現場尋找指揮長。指揮長問啥事?老農握著他的手說:“我的大兒子在清溪溝上班生重病,送回龍門醫院當天就死了,現安葬好了。我考慮再三,決定送二兒子來頂替他哥哥,繼續他未完成的任務。”聞此,大家流淚了:“多麼了不起的父親!”

1984年5月,清溪溝水利工程正式竣工,水庫總庫容1638萬立方米、配套設施渠道總長52公里、設計灌溉面積5.3萬畝,灌區惠及現在的柏林、蔡家、嘉平、西湖鎮,渠水為津南大地孕育了豐收的田野。

(作者係重慶江津區作協副主席 圖片由作者提供)

延伸

英雄飄帶

獻給11位犧牲民工

今年入夏,我再次來到清溪溝村。

走在路上,陽光灑滿山野,舉目望去,村社水泥路直通到戶,二層三層的洋房比比皆是,山前山後一片綠,難怪清溪溝村會成為“重慶市綠色示範村”。跨上大壩,只見“國家水利風景區”的金字招牌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最讓人感慨的,是大壩青石護欄上的“英雄飄帶”浮雕,“飄帶”是獻給11位為修建水利工程而犧牲的民工的。

因為一代代人的不懈奮鬥與奉獻,才有了清溪溝人如今的美好生活,也才有了清溪溝這顆熠熠生輝的津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