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受害人》編劇:想把人心的褶皺攤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

日前,由楊陽執導,高璿、任寶茹擔任編劇,周迅、劉奕君、林允領銜主演的劇集《不完美受害人》播出,目前豆瓣7.5分。

《不完美受害人》由一起第三方匿名報警的案件展開,講述律師林闞接受嫌疑人成功委託,憑藉職業素養和前置調查,推翻受害人趙尋的刑事指控。蒙受個人名譽崩塌、企業黑天鵝效應的被告成功為洗脫汙名,由林闞代理,向趙尋發起損害名譽權的民事反訴。隨著案情細節披露,趙尋被人肉、被網暴、工作失業、生活失序……在法定事實與內心的“客觀事實”之間,林闞面臨前所未有的職業倫理挑戰。

編劇高璿、任寶茹在分享這部劇的創作心得時坦言:“我們想把人心的褶皺攤開,而不是只看表象。”

《不完美受害人》劇照。受訪者供圖《不完美受害人》劇照。受訪者供圖

寫一個人性“萬花筒”的故事

《不完美受害人》導演楊陽說,去年4月某一天,她一口氣讀完這個劇本,第一時間就給高璿、任寶茹發信息,“向她們致敬,也遙遠地向她們擁抱了一下”。楊陽說,一看到這個劇本,就明白這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事,一場必須要打的仗。“這樣的事離我們很近,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它也不分國度,不分年代,是一個人類性的話題”。

高璿回憶,寫這部劇的初衷,還要回到2018年、2019年。“開始寫的時候沒有這麼多社會事件。這些年類似事件層出不窮,無論是生活中還是職場中的性騷擾,還有家暴事件。當年的初衷現在得到了一個印證,寫這個題材所涉及的眾生是編劇的責任,也是使命”。

高璿和任寶茹想寫一個人性“萬花筒”的故事。“我們想通過一個‘灰色地帶性侵事件’,來展現各種各樣複雜的人性,表現這些人物的變化和成長”。

任寶茹回憶,她們在最早觀測這類社會事件時,聊到自己年輕的時候都遭受過騷擾。“可能沒有遭到真正切膚的傷害,當時也沒有勇氣去反抗。我們到現在都記得那個噁心,就像吞下一隻蒼蠅”。

“不光是女性,也有男生受到騷擾,這個戲更多是為弱者發聲。”任寶茹說,她們在採訪過程中發現,幾乎所有訪談過的女性或者弱者都遭遇過騷擾。“堅決當場拒絕做出反抗的不超過20%,有的可能變成了利益,接受了這種潛規則,並且為自己所用。剩下的一大部分就是我們,就是趙尋,用多年吞嚥下去這一份噁心”。

《不完美受害人》中,趙尋、成功和林闞是3個關鍵角色。任寶茹提到,林闞是一個法律從業者,是一個很強大的人;成功也是一個資源和權力的“高位者”;而趙尋是職場新人,資曆、資源和經驗少,在職場里是相對“末位”的人。“這個故事圍繞著3個人進行,體現了一個主題——弱者對強者的反抗,以及弱者的自省”。

高璿強調,這部劇里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過去和現在。她認為,在這樣議題下設置絕對的黑和白,就浪費了這個題材。

“你從趙尋身上可以看到年輕人初入職場面對權威的恐懼,恐懼到不敢說或者不敢拒絕;林闞這樣一個強大的人,依然無法面對自己被汙名化的汙點;像成功,他所有的錯誤犯在認知的誤區上。我們不想提供絕對單一黑和白的人物,而是希望通過每個人物讓觀眾照見自己,最終認識自己。”

深刻探討人性中的權力慾望

楊陽和兩位編劇一開始就建立了共識:《不完美受害人》不是“強情節劇”,而是“探討劇”——表面上講了一個揭開性侵害真相的故事,實際上是對人性中權力慾望的深刻探討,主題直指人性深入。

在《不完美受害人》播出期間,趙尋這一角色受到很多觀眾討論。她不同於以往影視劇中的受害人形象,她的遲疑、矛盾、糾結等情緒,恍若被置於顯微鏡下,清晰可見,殘忍而真實。

高璿指出,前期採訪時,她們就意識到“趙尋”這個角色很有典型性,她的遭遇所折射出的是一個“灰色地帶觀察室”。

“灰色地帶觀察室”既是職場,也是“熟人社會”,還有權力不對等的關係。“在這樣一個狀態中,侵害經常是被包裝在別的東西下面的,而不是一個直接的暴力侵害。所以她第一反應不是強有力地直接拒絕和反抗,而是想後退一步,用不撕破臉的方式保全自己。”但事實是,“趙尋們”保全不了自己,步步後退,退到逃無可逃,在反反複複的糾結中跟自己打仗,最後變勇敢。

“趙尋確實是自相矛盾的,觀眾關於她的行為也會有爭議。”任寶茹坦言,在趙尋自相矛盾的背後,她們想把人心的褶皺攤開,而不是只看表象。

這也給演員表演提出很大挑戰,口頭呈現出來“不是”,但是內心無時無刻不在展現“是”。編劇們希望觀眾體會她此刻的口是心非,是因為面對權威時恐懼讓她無法說真話,而不要一味質疑“她為什麼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

高璿提到,寫這部劇時,她們尤其不想把成功這個人寫成“人渣”。“這樣寫沒有意義,而且對男性群體也不公平,我們想還原一個相對真實的複雜男性”。

高璿和任寶茹經過討論,定位了成功的問題、錯誤以及他的違法行為,不是出於人性之惡,而是出於認知差距和誤區——“這個誤區一方面是由於長期居高位淩駕他人之上,另外一方面就是這個社會給所謂的成功人士肆無忌憚的特權”。

任寶茹表示,她們把很多話題都寫進劇中,就像“扔了無數的石頭,在水裡濺起一個一個漣漪”。她們希望通過《不完美受害人》引發討論,供給人們一些客觀理性的思考。

責任編輯:郭韶明,蔣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