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巨大黑子」或致地球電網癱瘓?專家:沒那麼恐怖

8月26日,「太陽表面驚現巨大黑子」的消息衝上熱搜。一時間眾說紛紜,「或致地球電網癱瘓」「或釋放高能爆炸」各種驚人言論充斥網絡。太陽黑子真的如此危險嗎?我們要如何抵禦太陽風暴?現代快報採訪天文專家得知,今年太陽活動水平較高是真的,但其導致嚴重後果的推論,公眾不必過於恐慌。

△「巨大黑子」登上熱搜

△「巨大黑子」登上熱搜

「巨大黑子」已轉向地球,但已經變小了

近日,有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毅力號」火星漫遊車拍攝到太陽表面出現了一個巨大的黑子。這一影像拍攝於8月17日至8月20日,「毅力號」是在探索火星的傑澤羅環形山時拍下的。由於火星目前在太陽的背面運行,「毅力號」比地球上的人早一個多星期看到黑子。專家警告稱,這個黑子可能會釋放高能爆炸,導致地球電網癱瘓。事情真的如此嗎?

△「毅力號」拍攝的太陽黑子影像

△「毅力號」拍攝的太陽黑子影像

距離「毅力號」拍下太陽黑子的照片已有一週,目前地球一切正常。8月26日,中國科學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博士研究生滕偉霖表示,根據影片,現在這個太陽黑子已經轉到面向地球的方向,基本可以斷定是活動區13415,近期該區域沒有爆發較大的耀斑。它目前比較安靜,但是完全轉出日面還需要一週左右的時間,需要進一步觀察。「這個活動區在迅速變小,昨天還有350單位面積的黑子,今天只剩270。」滕偉霖認為,目前看來這個活動區比較普通,發生毀壞電網級別的特大爆發的可能性很小。

△太陽黑子區域編號

△太陽黑子區域編號

為何「毅力號」火星車拍攝的畫面中,這個黑子面積較大,而地球觀測面積卻較小呢?滕偉霖表示,這個活動區的兩個黑子挨得比較近,在火星車的模糊照片上,看著像一個長條形的大黑子。

△八大行星相對位置

△八大行星相對位置

太陽黑子跟「電網癱瘓」之間有何聯繫?

太陽黑子,是指太陽的光球表面有時會出現一些暗的區域,它是磁場聚集的地方。通常來說,太陽黑子多,越容易發生太陽耀斑,後續有可能出現日冕物質拋射,進而對地球產生影響。

△第25太陽活動周以來黑子活動的上升趨勢

△第25太陽活動周以來黑子活動的上升趨勢

滕偉霖介紹,太陽黑子產生的耀斑,可能會對地球產生三波影響。

第一波是電磁波,太陽耀斑爆發之後,它會以光速向四面八方傳播,8分鐘就能到達地球。這一波影響,目前人類難以預防,它的速度太快了。好在它只是干擾電磁通訊,人們的實感體驗就是短波電台信號收發會受到影響。

第二波就是高能粒子,它抵達地球會比電磁波晚一些,需要幾十分鐘到幾個小時不等。地磁場在保護著地球,抵禦高能粒子轟擊,但是在地外的衛星和其他航天器上的電子設備、航天員會受到一些威脅。在這波「高能粒子攻擊」中,航天員的艙外活動都要暫停。

第三波是日冕物質拋射,這波攻擊具有較強的方向性。如果太陽拋射出的帶電粒子朝向地球襲來,可能對地磁場造成擾動。供電線、金屬管道的兩端造成很強的感應電勢差,通俗地說,就是會產生很高的電壓,可能會損壞設備。日冕拋射出的帶電粒子達到地球,要數十個小時,空間天氣預報人員可利用時間差發出預警,採取防禦措施降低影響。

人們將太陽爆發活動及其對地球產生的擾動,形容為「太陽風暴」。從此前的記錄看,比較劇烈的太陽風暴通常發生在太陽活動的高峰時段。例如,史上最強太陽風暴——卡林頓事件,發生在1859年,是第10太陽活動周的高年。當時,很多地方的電報局操作員報告,電報機火花閃爍,發生故障。加拿大魁北克大停電事件,發生在1989年,是第22太陽活動周的高年。該事件導致約600萬人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影響。

△太陽黑子數量歷史數據

別慌!有雲未必下雨,有黑子未必會產生「太陽風暴」

今年6月,太陽表面出現了160多個太陽黑子,達到了近20年來的峰值。這是否意味著,「太陽風暴」將席捲地球呢?滕偉霖說,這不是「直接對應」的關係,並不是太陽黑子越多,就對地球的影響越大。「就像是,天空中有雲不一定就會下雨,下雨也不一定會下到你所在的地方。就算雨水落到你頭上了,也不一定會引發洪水,必須達到極端的強度才可以。所以說,天上出現一朵雲就說要發洪水,那是危言聳聽。」

滕偉霖表示,太陽活動產生的「太陽風暴」,最終導致地球電網癱瘓的條件更為苛刻,要符合諸杜特定條件才有可能發生。如今在太空中,我國發射的風雲三號E星、羲和號、夸父號等設備都監測太陽活動。若真的發現強烈的太陽風暴,衛星上的重要設施、地面上的電力設施都可以採取相應措施,規避危害。(受訪對象供圖)

現代快報+記者是鍾寅

(校對張靜超)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