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暴雷,不是簡單的房產問題

擦乾油膩的嘴

房地產巨頭爆雷層出不窮。

現在,市場對此感到擔憂,而且,一般採取觀望的態度。

自2018年全面降低槓桿率以來,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只能利用當時的美元低利率環境進行融資。

從本質上講,就是在外面加槓桿,然後換成人民幣,再通過土地財政的手段,轉移到地方財政。

因此,整個事情的真正受益者實際上是地方財政,這必須理解。

然而,現在中國美元債券的收益率繼續飆升,國內房地產領域的收入已經無法覆蓋債務成本。因此,目前的房地產債務已經成為一種燙手山芋。

其實有幾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都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大問題。

首先,乾脆牛氣一把,用外儲還清企業的中資美元債,這到底行不行?

從資本流動的角度來看,這相當於一個很大的圈子,將外部存儲給當地的財政補貼,但也增加了整個中國美元債務鏈上的各種利益相關者。最好直接向當地財政支付,成本低,風險低,效率高。

你知道,無論未來中美關係是否會成為俄羅斯和美國,中國在完全撕裂之前完全拋光了所有美國債務資產,相當於在金融領域自殺。

除了整個香港股市的爆炸,我們手中的美元現金根本買不到我們想要的東西,所有的美國人都禁止你。所以,我們拿著我們最終賺到的美元買了一些黃金、石油和鐵礦石。這不是在幫助其他國家增加收入嗎?

當我們用完所有的美元資產,清償所有的中國美元債券時,我們將如何與國際市場進行貿易?如何從其他行業融資?當人民幣彙率賣空時,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保護彙率?

因此,中國美元債務只能協商債務,只能避免所有海外債務連鎖爆炸,不能直接使用外彙儲備。

可以說,今天的美國人對金融知之甚少,所以人們知道我們的弱點,所以他們會在這個領域努力做空。這不是不合理的。

這隻能說,事實上,在我們幾年前的穩定槓桿措施中,有很多方法需要改進。我們不僅要依靠土地財政來增加地方財政的收入,還要全面穩定槓桿率。錢從哪裡來?我們必須看到,這個問題還沒有得到回答!!!

你也可以在網上搜索,銀行能給普通儲戶的離岸美元存款利率達到什麼水平,可以說是高度「瘋狂」。

如果把人民幣資產變成美元存款,利差已經超過了幾年前房地產市場良好時期的房地產投資回報率。

所以大家都說國內政策這麼多,房股怎麼還是這樣?

沒辦法。如果我們不瘋狂放水,提高國內資產收益率,我們就無法抗衡外圍美元短缺的影響。

但是,如果我們現在這樣做,也會給美國人續命,美國人手中會有大量的儲蓄。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現在出台的政策都是一步一步來的,確實是不忍直視的程度。

也就是說,今天我們說疫情掏空了經濟的身體,中美隨時可能發生碰撞造成的低風險偏好,前兩年的行業整頓打耳光等。,這確實可以部分解釋國內投資和消費不足的壓力,但並不是全部,更不用說短期內最重要的了。

關鍵是,美國人已經耗盡了全球流動性,並瘋狂地提高了融資成本。一些離岸市場的產品已經達到了兩位數的水平。此外,美國人也非常有針對性地不允許資金流入我們,並採取各種方式。

想像一下,前幾天拜登嘴炮拚命唱空我們的經濟,兩件事結合在一起,這不是一場妥妥的金融戰嗎?!

特別是中國美元債券與中國房地產捆綁,房地產與中國內需之母捆綁,可以說是極其重要的。

所以我們今天很多人都期望這麼弱,但是還是有錢出去高價旅遊。你不覺得很奇怪嗎?

房地產巨頭的爆炸實際上是近年來許多事情疊加的結果。然而,這遠不止是我們的房地產市場是否可行,而是人們想要我們的根。

中國經濟核心驅動力的地方財政、中國整個金融市場的基本抵押品和中國居民家庭的主要資產形式都是基於土地財政的。打倒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預期要比其他事情高得多。

因此,我一直強調,不要總是唱空,做空中國的核心資產。

因為,這是親人痛苦,敵人快!!!

很多人總是斷論中國樓市結束了什麼。

基礎無非是人口、城市化、經濟趨勢等。,看起來很牛氣。

但是,由於經濟史上有一堆可以直接證偽的史實,所有這些都無法證明這一觀點。

美國在次貸危機前,早就不知道城市化結束了多少年,是怎麼拉起來的?

人口問題,南韓人口狀況一直很差,那麼為什麼在美聯儲加息週期之前,南韓房地產市場能如此豪橫呢?

經濟趨勢,上一輪大滯脹時代,日本樓市並沒有一直崩盤,而是在初期下跌後再次上漲。

另外,還有很多人總是說房地產泡沫,然後,直接提出脫虛就實。

是的,我們都發展實體經濟,金融屬性不發展,沒有問題。那麼,實體經濟生產的東西賣給誰呢?沒有信貸週期的支持,面對現代工業產能的快速擴大,收入產生的購買力能跟上嗎?

也就是說,我們的現代經濟是建立在信貸週期的基礎上的。為了確保生產的東西能夠銷售,我們需要讓每個人都增加槓桿率。這是一條鐵律。然而,槓桿率的範圍是有上限的。我們應該確保實體產生的收入能夠覆蓋利息成本。然後,這個遊戲可以一直播放,現代商業系統就是這樣運作的。

現在所有的槓桿都被打耳光抹黑了。以後經濟怎麼發展?

據說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不好。據說中國經濟已經下滑,核心城市的優質房價也沒有暴跌。還是那麼貴,還是那麼豪橫,賣的還是那麼少。

這也提醒我們,事實上,情緒悲觀已經是極端的,就這樣。

一旦美國從加息週期進入降息週期,中國的核心資產就會回到上行通道,這也是一個高概率的事件,無法阻止。

萬物皆週期

不能用暫時的情況直接下斷論,而是要看整個大循環是如何演繹的,才能更好地判斷未來的方向。

房地產巨頭的爆炸只是加速了開發商行業部署的有形手的整合,最終將導致整個土地金融領域的進一步托拉斯化,形成一個隱藏的壟斷聯盟,從而實現核心城市的長期「數量減少和價格上漲」。

自2015年「供給側改革」啟動以來,許多行業領先笑死,其他哭死。然而,風水輪流轉,輪到房地產實施「供給側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