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裝腔啟示錄》,蔣詩萌準備了一紙箱的杯子丨角色

由李漠(《我在他鄉挺好的》)執導的都市話題劇《裝腔啟示錄》聚焦職場、愛情、生活等多重現實話題,以影像的方式映射人間「裝腔」百態。該劇自8月18日在芒果季風劇場開播以來,收穫了不俗的口碑,豆瓣評分8.3。

其中,蔣詩萌扮演的「大王」(王豔紅)律師更是把裝腔的喜感發揮到了極致。「大王」是女主角唐影(蔡文靜飾)的上司,操一口東北普通話,總喜歡夾雜幾句英文,任何時候腔調都不能丟。她鼓勵下屬像「年輕的我」一樣拚命工作,自己卻上班「摸魚」看小影片……最後她離開律所,開啟美食博主的新事業。

蔣詩萌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為了演出「大王」的裝腔,她提前準備了一紙箱的杯子,讓「大王」喝不同飲料都有專門的杯子相配。她眼中的「大王」立體而豐滿,身上體現出了人的多面性。「我理解她後期在律所是不開心的,其實是在扮演一名律師了。但她敢於離開舒適區,重新開始一份新的職業,這種勇氣和魄力都很難得。這姐們真是個人物,我很喜歡她!」

蔣詩萌飾演「大王」,在劇中充滿了裝腔的喜感。

角色:「大王」這姐們真是個人物

《裝腔啟示錄》的前幾集里,配角「大王」是非常亮眼的存在。不論是跟客戶劉美玲(倪虹潔飾)你來我往的「裝腔」比拚,還是面對下屬既要「壓榨」又有憐憫共情的小心思,抑或是掩蓋自己工作馬虎的一些小表情,蔣詩萌都演繹得頗為生動。「大王」被律所「勸退」後約唐影吃飯,告訴對方自己打算離開從事十餘年的法律行業,改行當一名美食博主。唐影既感到震驚也為她找到自己的熱愛而高興,不少網民在彈幕上表示對「大王」路轉粉了。

蔣詩萌眼中的「大王」是非常豐滿且立體的人物,她身上體現了人的多面性。劇集開場大家看到的是她摸魚甩鍋的一面,實際上初入職場時的「大王」也是「拚命三娘」,為了一個案子熬好幾個通宵,甚至在辦公桌旁邊放了一張行軍床,累了也不回家,就在上面小憩一會兒再繼續工作。「後來因為太拚了,把自己身體搞壞了,她也不得不換了另外一種工作的方式。我理解‘大王’後期在律所待著的時候其實不那麼開心,很多時候她只是在扮演一個律師的角色,但心已經不在這兒。」

蔣詩萌覺得自己跟「大王」這個角色的適配度相當高——大家是同齡人,又都是從東北來大城市打拚事業的,很多經歷有相似之處。「像‘大王’因為工作要熬夜,熬夜就忍不住吃東西。包括她一個人去醫院看病,那種孤獨感,這些都是我親身經歷和感受過的。甚至‘大王’的表演型人格這塊,也多少和我有些像。」蔣詩萌非常喜歡大王這個角色,尤其欣賞她敢於重新開始的魄力。「三十四五歲這個年紀,已經在一個行業里待了很久了,還能夠跳出舒適區去做美食博主,‘大王’身上這種勇氣非常難得,這姐們真是個人物!」

「大王」體現了人的多面性。

表演:好的戲是被導演逼出來的

出演《裝腔啟示錄》之前,蔣詩萌看過李漠導演的前作《我在他鄉挺好的》,覺得這位年輕導演很厲害,有著與眾不同的切入視角。這次合作過程中,她發現李漠導演不僅能夠允許演員自我創作,並且還會和演員一起創作。比如「大王」邀請劉美玲參加家宴,一起看外國文藝電影那場戲,李漠親自下場示範了一遍如何裝腔。「比如‘大王’提到自己平時喜歡看電影,尤其是法(fà)國新浪潮時期的電影。李漠導演是學電影出身,從他嘴裡出來這些加的詞兒,我就感覺天哪,渾然天成,真的很有腔調。」

劇中,「大王」一邊在葬禮上哭喪一邊和客戶線上開會的戲讓不少觀眾覺得既真實又好笑。蔣詩萌透露,這場戲的後半部分是被導演「逼」出來的。根據劇本,當時長輩來叫「大王」:「你還裝什麼成功人士啊,趕緊去磕頭了。」這裏導演就該喊「哢」了,但李漠沒喊,蔣詩萌只好自行發揮繼續演下去,對著電腦說自己要先去磕個頭,然後從座位跑到靈堂哭喪,「我的三姨夫哎,如父親般的三姨夫……」她笑著猜測,可能拍的時候導演也憋著小壞,故意不喊哢,想看看演員還能給到什麼東西。「所以好的戲都是被導演逼出來的。」

另一場「大王」敲著杯子上年輕女孩的照片讓唐影加油的戲,「就像年輕時的我一樣」,也讓不少觀眾忍俊不禁。蔣詩萌透露,那是她自己的照片,專門找了一張幾年前比較瘦的、看上去有CBD白領範兒的照片印到了咖啡杯上,平時看不到,加熱後會顯現出來。她的準備得到了李漠導演的認同,還專門給了杯子一個特寫鏡頭。事實上,蔣詩萌提前給「大王」準備了很多不同款式的杯子,去片場時拎了一整紙箱。「這也是一種裝腔嘛。比如喝土耳其咖啡要用那種色彩絢麗的小杯子,喝濃縮咖啡得用另一種……這也是我為演這個人物找的一個柱蠆式。觀眾發不發現都沒關係,因為它們能幫助我塑造角色。」

裝腔:職場上的「裝腔」是一種融入

《裝腔啟示錄》劇名里的「裝腔」,導演李漠將其闡釋為一種都市人的面具,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要學會在不同場合使用不同面具。劇中「大王」的「裝腔」,其實就是一種職場上的面具。蔣詩萌在開拍前專門去跟「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聊過,其中一位朋友的經歷給了她很大的啟發。這位朋友剛入職公司時,發現每個人講話都中英文夾雜,她當時覺得:「這也太裝了吧。」過了一段時間她跟閨密約飯,忍不住感慨:「哎呀,我接下來的schedule(日程)太滿了……」閨密都愣住了。這時她才發現,不知不覺間自己已經融入公司的氛圍里了。

劇中的「大王」就是這樣,一開始可能也經歷了一些不適應,到後來不自覺融入進去了。「大王有一種不得不裝的勁兒在身上,她擔心一旦不裝了會不會就脫離這個圈子了,會不會被人家瞧不起了。她有點硬撐的感覺在裡面,但裝著裝著自己也慢慢地如魚得水了。」蔣詩萌認為,所謂的「裝腔」其實也跟一個人的生活閱曆等各方面都是掛鉤的。比如說海外回來的人,確實張嘴閉嘴都會是一些大家生活中較少接觸的英文詞彙,但那並不是有意的「裝腔」,確實他們就是那樣的語言習慣。

「大王」的裝腔來源於生活。

蔣詩萌在劇中給「大王」準備的杯子,靈感來源於身邊一位做律師的阿姨,她從這位阿姨身上學到了「裝腔」的正面意義。蔣詩萌每次去對方辦公室,都會為琳瑯滿目的杯子感到驚歎。阿姨也跟她分享了「腔調」的重要性——比如用不同的杯子喝不同的飲料,真正在乎的不是杯子本身,而是這種形式能夠帶給人不同的心情。「我覺得‘裝腔’也有正面的意義,它就像一種儀式感,其實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開心嘛。只要不傷害到別人,不讓別人感到過度的不適就沒有問題。」

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編輯 佟娜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