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籃打年輕牌、女籃打實力牌,兩隊亞運衛冕前景如何?

中國女籃能否攜7月2日亞洲盃奪冠之勇,衛冕亞運會冠軍? 圖/新華社中國女籃能否攜7月2日亞洲盃奪冠之勇,衛冕亞運會冠軍? 圖/新華社

9月4日,中國男籃、中國女籃征戰杭州亞運會的名單公佈。相較於2023年男籃世界盃的陣容,中國男籃用曾凡博、餘嘉豪、程帥澎頂替了周鵬、周琦、李基爾的位置。與2023年女籃亞洲盃奪冠陣容相比,中國女籃兩大主力李月汝、黃思靜傷癒回歸。

5年前的雅加達亞運會,中國男籃、女籃雙雙奪冠,均是時隔8年重新站上亞運會最高領獎台。5年後的杭州亞運會,剛在世界盃賽場創造歷史最差戰績的中國男籃士氣正低,亞運衛冕困難重重。對中國女籃而言,雖然球隊陣容比亞洲盃奪冠時更強,但亞運會衛冕並不容易。

男籃

曾凡博等「集訓生」馳援

隊伍更年輕,挑戰也更大

日前,中國男籃以1勝4負的戰績結束2023年男籃世界盃之旅,第29名創下了世界盃(世錦賽)歷史最差戰績。慘敗於菲律賓後的次日,全隊暫時休息調整,教練祖爾傑維奇返回塞爾維亞,李基爾前往美國備戰新賽季NBA。

從9月4日公佈的亞運名單看,由於周鵬、周琦在世界盃期間受傷,加上暫時離隊的李基爾,中國男籃共有3處人員調整。最新徵召的曾凡博、餘嘉豪、程帥澎,都來自今年的18人集訓名單。

6月23日至7月6日,中國男籃在青島國信籃球訓練基地集訓時,曾凡博等3人便隨隊備戰世界盃,也曾前往歐洲參加集訓。程帥澎出戰了7月15日與克羅地亞的熱身賽,隨後於7月20日離隊;曾凡博、餘嘉豪則在8月11日離隊,返回國內。

對20歲的曾凡博、餘嘉豪以及24歲的程帥澎來說,由於曾隨隊集訓並參加熱身賽,重新融入球隊沒有太多障礙。他們的歸隊讓中國男籃的陣容更加年輕,與此同時,球隊的平均身高、每個位置的人員厚度基本與世界盃保持一致。

與2018年亞運會的奪冠陣容相比,這支中國男籃只有趙繼偉、趙睿、王哲林3人參加了上屆亞運會。不過,當時那支球隊是李楠率領的中國男籃紅隊,並未帶齊所有主力,目前這支中國男籃幾乎以全主力出戰。

杭州亞運會,中國男籃與黎巴嫩、中國台北、蒙古同處B組,晉級淘汰賽的難度不大。至於中國男籃在淘汰賽的表現如何、能否成功衛冕,還要看球隊的整體狀態以及主要競爭對手的陣容。

周琦傷退,胡金秋有望憑藉世界盃的出色表現,在亞運會扛起內線大旗。 圖/新華社周琦傷退,胡金秋有望憑藉世界盃的出色表現,在亞運會扛起內線大旗。 圖/新華社

女籃

李月汝、黃思靜傷癒歸隊

陣容比亞洲盃奪冠時更強

今年7月2日的2023年女籃亞洲盃決賽,中國女籃以73比71擊敗日本隊,時隔12年重奪亞洲盃冠軍。不過,由於李月汝、黃思靜、武桐桐等隊員因傷未隨隊參賽,球隊徵召了老將高頌以及羅欣棫、唐毓等新人,那支中國女籃並非最強陣容,主力後衛楊力維還在亞洲盃期間受傷。

亞洲盃奪冠後不久,中國女籃於7月16日重新集結備戰杭州亞運會。球隊先是克服了傷病、疲勞、人員不齊等困難,完成了首個階段的訓練。8月25日起,球隊與到訪的澳州女籃開始了一系列熱身賽。

據中國女籃教練鄭薇介紹,亞洲盃結束後,球隊並沒有新的年輕隊員加入,還是以亞洲盃的班底為主,李月汝、黃思靜及楊力維都回歸球隊,繼續康復的同時,逐步適應球隊的訓練。亞運12人名單共有兩處變化,李月汝、黃思靜傷癒回歸,高頌、楊舒予無緣亞運會。

中國女籃與澳州熱身,李緣(左)在比賽中突破。 圖/新華社中國女籃與澳州熱身,李緣(左)在比賽中突破。 圖/新華社

與2018年亞運會的奪冠陣容相比,中國女籃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沒有了邵婷、孫夢然、劉佳岑等老將,曾隨隊奪冠的隊員還剩6人,分別是韓旭、李月汝、黃思靜、李夢、李緣和王思雨,她們都是如今這支女籃的主力。

杭州亞運會,中國女籃與印度、印尼、蒙古同處A組,小組賽幾乎不會受到挑戰。在教練鄭薇看來,亞運會的情況與亞洲盃相似,中國女籃的主要對手還是南韓、日本,這是球隊亞運備戰的重點。

新京報記者 徐邦印

編輯 王春秋

校對 朱名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