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人對「洗澡」過敏?盤點意想不到的蕁麻疹誘因
對「洗澡」過敏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近日,話題#原來真的有人一洗澡就過敏#引發熱議,多位網民分享了自己洗澡後皮膚髮癢、起疹子、長紅包的經歷。
這種洗澡引發的過敏,實際上可能就是蕁麻疹在作祟。
約30%的人一生中至少發生過一次蕁麻疹;這種聽起來就癢的皮膚病,在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
受訪專家
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皮膚病科主任 張繼剛 □主治醫師 楊蕾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曹源
對洗澡過敏,可能是這種蕁麻疹
全身莫名其妙長滿成片的風團,還伴隨持續瘙癢,有的甚至要幾天才能消退,之後還會再發,讓人十分痛苦,這就是蕁麻疹。
上述話題中提到的「對洗澡過敏」,很可能是得了「膽堿能性蕁麻疹」。
更有網民表示:從小到大每次一洗澡身上都起大片紅疹,過一會兒又沒了,一直不知道什麼原因……
膽堿能性蕁麻疹一般由運動、洗熱水澡、情緒激動等引起,常伴有刺痛、瘙癢或灼燒感。
蕁麻疹最典型的皮膚表現
往往先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凸起的、紅色或與皮膚顏色一致的斑塊,大小和形態不一,患者一般都伴有明顯的瘙癢、針刺或灼熱感。
慢性蕁麻疹可分為自發性蕁麻疹、誘導性蕁麻疹,後者常遷延反復,且症狀差異大,更影響患者生活。
蕁麻疹的誘因能有多離譜?
通常只要暴露在誘因下,絕大部分慢性誘導性蕁麻疹可在數分鐘內出現症狀,但往往僅限於皮膚。
去除誘因後,症狀可在0.5~1小時內自行消退,也有極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過敏反應。
慢性誘導性蕁麻疹的治療原則是有效規避誘因,積極對症治療。
《中國慢性誘導性蕁麻疹診治專家共識(2023)》為大家總結了一張蕁麻疹誘因圖鑒,還對如何規避進行了指導。
可見,冷、熱、運動,甚至是水、陽光都可能是誘導因素,患者很難安全避開,因此對症治療是疾病管理的重要手段。
做好5件事,遠離蕁麻疹
臨床上蕁麻疹病因複雜,通常急性蕁麻疹較易找到原因,而慢性蕁麻疹的病因多難以明確。
做過敏原檢測
建議蕁麻疹患者平時注意尋找自己的過敏原,或到正規醫院進行科學的過敏原檢測。
記錄發作情況
平時可以留心記錄自己每天接觸過的物質、吃過的食物和藥物,以及周圍環境的變化。一旦發生蕁麻疹,可以根據記錄查找可能存在的過敏原。
如果兩次及以上接觸同一物質後都發病,應引起高度重視,積極避免再次接觸。
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保持家裡整潔、避免撓抓皮膚、減少熱水燙洗、少穿化纖衣物、多開窗通風透氣等。
保持情緒穩定
避免熬夜和緊張、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保持好心情,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患者適量備藥
臨床上有很多口服抗過敏藥物,對於及時控制蕁麻疹的症狀很有效果,一般可在藥房自行購買,適合大多數患者常規應用或備用。
要提醒的是,少數蕁麻疹患者在急性發作期間,可能出現喘不上氣、瘙癢難耐、腹痛腹瀉,甚至是低血壓、暈厥等嚴重過敏症狀,這時應盡快到醫院就診,及時治療,以免危及生命。▲
本期編輯:徐夢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