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半小時,杭州女生4天后腎破了!很多人有這個愛好,千萬注意…

工作壓力大,身體常常感到疲勞,如今很多年青人開始熱衷使用各種按摩理療儀,進行「養生」。

杭州28歲女生心怡(化名),最近就使用了一款熱敷腰部按摩儀,雖然緩解了腰酸背痛,但由於使用不慎,竟然把腎弄破了。

(圖源視覺中國)

(圖源視覺中國)

按摩儀開最大擋,連用4天

女生疼痛難忍,出現腎挫裂傷

心怡(化名)今年28歲,杭州人,是一家培訓機構的英語老師,1.66米的個子,體重不到100斤。

因為一直有生理期疼痛,每次「大姨媽」到訪,心怡都要痛上幾天。即便想盡各種辦法緩解,她依舊感到不舒服。

男朋友看到心怡的情況非常擔心,就買來熱敷腰部按摩儀讓她使用。雖然不是天天用,但在腰酸背痛的時候,熱敷+按摩的「小馬達」啟動,的確能夠有效緩解疲憊。

最近因為小腹一直墜脹,心怡這次將按摩時間由原來的20分鐘延長到30分鐘,按完防守中場及背部,又按了小腹近30分鐘,她還將按摩強度調整到最大檔。如此往複,連續用了4天。

在生理期結束後,心怡的小腹不再墜脹,但右側腰部卻開始發酸發脹,這種酸脹持續了近一週時間。心怡開始以為是運動過量,還停了幾天課,情況卻沒見好轉。

隨著時間推移,心怡右腰酸脹越來越重,她加大了按摩儀的使用頻率,幾乎每天都至少要按摩30分鐘,多時要1個小時。可腰部痠痛沒有緩解。

(圖源視覺中國)

(圖源視覺中國)

又過了兩三天,疼痛甚至蔓延到整個下腹部,體溫也飆升到38.5℃,心怡這才到家附近的醫院就診。

腹部CT檢查提示,她右側腎周圍積血,醫生建議她到浙大一院做進一步診斷。

當天因為疼痛有所緩解,心怡便預約了次日的專家號。結果當天傍晚,她右腰部脹痛難忍,男朋友緊急將她送進了浙一急診科。

結合各類檢查,急診科主任陸遠強主任醫師考慮心怡是右側腎挫裂傷、包膜下血腫,並同時請泌尿外科、放射科專家會診。

只是按摩久一點

為何會造成腎損傷?

專家團隊認為心怡的血腫局限於腎周筋膜,在給予絕對臥床、補液止血、止痛、抗菌藥物等保守治療同時予以密切觀察。

目前,心怡雖然已平安出院,但還要謹遵醫囑,進行至少半個月的絕對臥床靜養。

陸遠強主任解釋,腎臟是腹膜後器官,它的外麵包著一層腎包膜,一般情況下腎臟不太容易受傷。但如果撞擊部位正好在兩側腰部,腎臟就相當於被逼到死角,無處可躲,只能去承受撞擊,就會受傷。

「患者本身比較瘦,腰部脂肪相對較少,她把家用按摩儀調到最高檔,放在防守中場及腹部按摩,長時間劇烈震動,強度過大的衝擊力傳導到腎臟,極易導致腎挫裂傷,出血淤積到腎包膜下形成包膜下血腫,如果病情不加以控制、繼續惡化,有可能會造成腎功能損傷!」

(圖源視覺中國)

(圖源視覺中國)

陸主任說,因按摩產生的腎挫傷其實有很強的迷惑性,患者可能開始沒有特別不舒服,或者只覺得腰部酸脹,以為是腰肌勞損,熱敷一下或者貼貼膏藥就能好。這可能導致輕中度的腎包膜下血腫得不到及時治療,引起病情進一步惡化。

浙大一院急診科經常會接診到形形色色腎損傷的患者。這些患者有輕有重,有的因劇烈運動、搬運重物、跌倒受傷,還有的則是車禍撞擊傷。這些情況往往會造成「腎挫裂傷」「腎破裂」等,如果外傷嚴重,甚至會引起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如果有腎積水、腎囊腫、結石或腫瘤等腎臟疾病在先,即使沒有外傷,也有可能出現自發性的腎破裂,及時送醫搶救非常必要!

身體這幾個部位

切記不能亂按

那麼,我們還能正常進行按摩嗎?

專家強調,按摩時不要盲目追求「大力」,尤其不要隨意進行膝蓋頂腰、腳底踩背等。

除了腎臟之外,人體還有這幾個地方非常脆弱,在按摩時要果斷避開猛烈按壓,日常生活中要格外注意保護。

△後腦勺

後腦勺的顱骨相對薄弱,但裡面卻有著負責控制人體呼吸、心跳、體溫、睡眠等功能的腦幹,這個「生命中樞」一旦受到巨大的外力衝擊,人們最基本的反射活動就會進行不了,最終也會有生命危險。

△頸部

頸部也是人體非常脆弱的部位,在相對錶淺的位置,隱藏著供應顱腦的全部血管和豐富的神經叢。這些重要的血管、神經在擠壓或是暴力作用下極易受到損傷,甚至致人死亡。

△脾臟

脾臟是富血器官,內部結構如海綿一樣,質地相當於豆腐,是腹腔內最容易受到外力損傷的器官之一,受損嚴重時連縫合修復都不可能,有時為了挽救生命,只能選擇摘除。

△眼睛

按摩眼眶、眼周穴位可以保護我們「心靈的窗口」,但眼球十分脆弱,眼球壁只有1mm的厚度,外界的巨大壓力、衝擊都可能導致眼底視網膜脫離、晶體不全脫位等情況,尤其是高度近視、做過近視激光手術的人,千萬不要隨意按眼球。

△男性睾丸及女性乳房

男性的睾丸及女性的乳房對疼痛、壓力極其敏感,所以有事沒事都不要亂揉它們,更不要用力捏。大力按壓睾丸,會出現疼痛性休克乃至不育,而乳房按摩用力不當會損傷腺葉乳管,導致乳腺出現壞死性細小點狀鈣化,對於乳腺炎、乳腺腫瘤、乳腺纖維腺瘤、乳腺增生有害無益。

來源:浙大一院

編輯 謝珂 審核 謝俊 杜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