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報告:中英分歧損害英國大學

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陳家村

因為“間諜事件”,中英關係再起波瀾,英國教育業者對此尤為焦慮。據英國《衛報》13日報導,一份報告稱,英國大學可能受到中英持續的外交分歧影響而面臨財務風險,該報告警告,短期內,很難有學生能取代目前佔據英國大學博士學位1/4以上的中國學生。

報告的3位作者是倫敦國王學院政策研究所客座教授、科睿唯安科學信息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喬納森·亞當斯,諮詢公司教育洞察創始人兼董事珍妮特·伊利耶娃,倫敦國王學院政策研究所客座教授喬·約翰遜。報告稱,所謂“降低與中國的高等教育和研究合作的風險”對英國大學來說挑戰巨大。如今,中國是英國研究型大學最重要的國際學費收入來源。近年來,中國學生在英國的研究和STEM技能基礎的人才培養領域占比大、地位重要。中國是許多尖端科學的重要合作夥伴,最近的數據表明,中國所涉獵的研究領域已經顯著擴大,特別是在技術和生物科學領域。

報告顯示,近年來,中英科研合作不斷加強。2021年,約10%的英國研究論文的共同作者來自中國,而在2000年這一比例僅約為1%。2021至2022學年,有超過3100名中國留學生在英國大學開始攻讀博士一年級課程,而美國、印度和沙特阿拉伯3個並列第二的國家在英國的博士新生總和只有2000人。過去5年內,中國留學生在英國取得博士學位的比例從17%上升至28%,而來自歐盟國家的博士生數量卻下降了42%。中國留學生會選擇英國最好的高等學府就學,最新數據顯示,80%的中國博士生在羅素大學集團的大學學習,僅倫敦大學學院4.4萬名學生中就有超過1萬名中國留學生。

《衛報》稱,自英國脫歐以來,前往英國的歐盟學生人數銳減,近期中英關繫緊張,英國大學面臨的風險在攀升。報告認為,英國政府若想減輕風險,應根據通貨膨脹提高英國本土本科生的學費,如成功執行,將是自2016年以來首次,當時的學費為每年9250英鎊。報告稱,大學和政策製定者需要評估地緣政治對學術和學生流動性以及英國研究能力的潛在影響,並就如何在地緣政治日益不穩定的時期管理與中國的研究合作提供更明確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