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請繼續贏下去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作為杭州第19屆亞運會上第一支亮相的中國隊伍,中國男足亞運隊在小組賽階段取得兩連勝,分別以5∶1和4∶0的比數擊敗印度和緬甸隊,獲得兩連勝。

如果算上6月在金華國際足球邀請賽上擊敗南韓U24的那場勝利,這支國字頭男足已經獲得了三連勝。

本屆杭州亞運會,中國代表隊共派出886名運動員,這支龐大的代表隊中有36名奧運冠軍,張雨霏、全紅嬋、鞏立姣、馬龍、孫穎莎等優秀運動員均將在比賽中為中國代表隊爭奪金牌。

與這些「習慣」了勝利的運動員相比,中國男子足球運動員們或許是距離勝利最遠的那一群人,在大賽失利、行業腐敗、聯賽水平滑坡的包裹下,一次次收穫「謾罵」與「嘲諷」。

連續的勝利,對於中國足球來說,彌足珍貴。

中國男足亞運隊隊長譚龍慶祝入球 圖/視覺中國中國男足亞運隊隊長譚龍慶祝入球 圖/視覺中國

「保8爭4」

兩場小組賽擊敗對手後,中國男足亞運隊在小組賽中最後一個對手孟加拉國在此前兩戰皆負,從目前的局面判斷,中國男足亞運隊或將以3勝小組第一的成績進入淘汰賽階段。

亞運會前,中國男足亞運隊超齡球員譚龍曾公開表示,自己35歲了,希望可以和這支球隊走得更遠,目標是攻入決賽,衝擊冠軍。

當時,不少球迷認為譚龍是在「說夢話」。

中國男足亞運隊隊長譚龍在比賽中慶祝第二粒入球 圖/視覺中國中國男足亞運隊隊長譚龍在比賽中慶祝第二粒入球 圖/視覺中國

事實上,由於亞運會足球比賽並非屬於國際比賽序列賽事,又選擇在歐洲五大聯賽新賽季開賽後進行,所以許多亞洲強隊無法派遣最強隊伍出戰。除衛冕冠軍南韓男足亞運隊因「洲際冠軍免服兵役政策」徵召了數位海外效力球員外,日本、伊朗、沙特等國均派遣二線甚至三線球隊出戰。以日本男足亞運隊為例,他們雖對外宣稱以奪取金牌為目標,但是球隊中半數球員來自大學。

這樣的客觀條件為譚龍的「豪言壯語」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從小組賽進行的情況來看,中國男足亞運隊進入16進8淘汰賽的對手大概率將會是越南亞運代表隊,戰勝越南亞運代表隊之後,將面對本屆亞運會的最強對手南韓亞運代表隊。

從1974年參加亞運會男足賽至今,中國男足取得最好成績是1994年廣島亞運會的亞軍。從2002年的釜山亞運會至2018年的雅加達亞運會,中國男足均在小組出線之後的淘汰賽第一輪就打道回府。

所以賽前中國足球業內普遍對這支亞運代表隊的期待是「保8爭4」。《足球報》曾發文表示,「這兩年來中國球壇變化較大,國家隊有衝擊世界盃的任務,國奧隊有衝擊奧運會的指標,反倒是亞運會,目標略顯模糊。」

「這支亞運代表隊在確定最終參賽大名單時,一方面要看國家隊需要,另外一方面也要等著國奧隊做完正事。9月19日首戰開始,9月10日最終名單才敲定。這一切怎麼看都不像是為了能夠突破歷史成績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

此時回看《足球報》的表態,頗有大賽還沒開始,媒體就已經給失敗找好理由的無力感。這也正是中國足球多年失敗積累下來的惡果之一。

「沒人相信你會贏。」

但無論是《足球報》還是廣大球迷,沒人會真的期待一直胸口繡著國旗的隊伍,在自己家門口的主場,以醜陋的比賽方式,丟掉一場場勝利。期待越大,失望越大,對於中國足球,把期待降低,在看球的時候將會獲得更大的快樂。

與「臭棋簍子」下棋,能贏得什麼?

在中國男足亞運隊擊敗印度和緬甸後,很快有網民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對手實力太差,贏下「臭棋簍子」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的確,從中國男足亞運隊的兩場比賽內容上來看,同組的對手印度和緬甸顯得有些不夠看,無論是身體對抗、技戰術安排和臨場調整都全面落後於中國男足亞運隊。

9月19日,中國男足亞運隊隊員方昊入球後慶祝 圖/中新社記者 王剛9月19日,中國男足亞運隊隊員方昊入球後慶祝 圖/中新社記者 王剛

但就在此前,珍高域率領的那支真正的國字頭槌隊,在成都進行的兩場熱身賽中,不僅沒擊敗「臭棋簍子」(馬來西亞男足),還被「臭棋簍子」(敘利亞男足)帶走了一場勝利。

這支中國男足亞運隊,也確實沒有在比賽中展現出絕對的統治力,如對印度上半場最後時刻的失球,和對緬甸下半場屢次浪費的機會,都顯示了這仍然不是一支成熟強大的球隊。

即便是贏了幾場球,放在當下真正高水平的亞洲足球競爭環境中,同樣是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但好在贏了,在足球這項運動中,一兩場勝利或許代表不了你有多強,但是連續輸波,一定代表你很弱。

「信心」這個東西聽上去像是個玄學,在競技體育中,絕對實力天賦碾壓的情況下,「信心」可以忽略不計,但是當既沒有實力也缺乏天賦的時候,「信心」就變得格外重要了起來。 

多咬牙堅持搶下每一個二分之一球,拚盡全力去守住對手每一次進攻,或許都源自內心中強大的「信心」。中國足球,丟掉信心已經很多年了,是時候找一些回來,正所謂「閑了置忙了用」。

此外,作為首支亮相的中國隊伍,中國男足亞運隊的勝利,除了自身積累信心和讓球迷欣慰之外,對於整個中國亞運代表團來說同樣好處頗多。

「國足都贏波了,我有什麼顏面不拿下對手?」

贏了很好,請繼續贏下去

在東方的傳統文化中,體育更像是戰鬥,勝利的價值遠高於娛樂的價值。而這種體育的價值觀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發生改變。

作為一名職業中國運動員來說,持續贏下去,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這項運動在中國的未來,只有持續的勝利,才能為這項運動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和資源。

全紅嬋如此,馬龍、孫穎莎如此,中國男足理應如此。

相比起舉國體制下的部分項目,足球在市場化中走得最早,彎路也走得最多,熱錢來了又走,在一次次的失敗後,徹底淪為一地雞毛。

球迷從沮喪到憤怒再到漠視,中國足球從萬人空巷變成「全民痰盂」,很難想像短短30年多年,中國足球就淪落到了如此這個地步。

中國球迷們看著南韓球員孫興慜在英超戴上隊長臂章,看著日本國家隊在德國的家門口用勝利讓對手教練下台,看著沙特聯賽買怕了歐洲五大聯賽。

卻只能看著自己國家的球隊一輸再輸,誰不窩火?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中國足球的職業聯賽水平,反思中國足球的青訓質量,忙著羅列亞洲的鄰居們有多少足球人口,我們相比又少了多少。

但很少有人算賬,資源從哪來?資源不是從無窮無盡地開會、分析、討論得來的,而是通過勝利。

只有持續的勝利,才會有人重新高看這個行業一眼;只有持續的勝利,才會讓這個攤子重新活起來;只有持續的勝利,中國足球這個項目才會真正有希望。

杭州亞運會賽場助威的中國球迷 圖/中新社記者 王剛杭州亞運會賽場助威的中國球迷 圖/中新社記者 王剛

所以,不要認為亞運會小組賽的勝利不是勝利,對於中國足球來說,每一場勝利都彌足珍貴。贏了很好,請繼續贏下去,請盡全力拚下每一個對手,接下來擊敗越南隊,然後讓南韓隊員哭泣。

對於35歲的譚龍來說,他大概率無法實現代表國足征戰世界盃的夢想,但希望他能在退役前,回想自己的職業生涯末年時可以自豪地說,「我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