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培原:金牌是對堅持最好的詮釋,亞運三連冠意義各不同|專訪

孫培原實現亞運會三連冠。 圖/新華社孫培原實現亞運會三連冠。 圖/新華社

9月24日上午,蕭山瓜瀝文體中心,孫培原以9.840分摘得杭州亞運會武術男子長拳冠軍,實現亞運會三連冠。整套動作時長不過1分40秒左右,背後卻是孫培原近5年來的堅持和努力,用他的話說,「金牌是對堅持最好的詮釋。」

今天下午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孫培原說他不是一個情緒容易激動、興奮的人,奪冠帶來的興奮勁很快就過去了。聊及仁川、雅加達和杭州三屆亞運會金牌時,孫培原說每一枚金牌都格外珍惜,但每一枚意義卻又不同。

賽前一晚早早休息,奪冠後想多陪家人

按照賽程,男子長拳比賽時間為9月24日上午9點,孫培原頭天晚上定了個5點50分的鬧鍾。23日晚上的開幕禮,孫培原沒有參加,他在運動員村散了散步就早早休息了,「村里佈置很溫馨,有很多中國傳統文化的展示,也是一種文化和自信的輸出。」

第二天一早,孫培原準時起床,吃過早飯後就和教練馮靜坤一起乘坐大巴前往蕭山瓜瀝文體中心。參加男子長拳的有14名選手,孫培原排在第10個出場。9點41分,孫培原精神抖擻地站到比賽場地,行禮後從容開始了展示。

長拳項目瀟灑飄逸,自幼習武的孫培原習練起來更是行雲流水、剛柔並濟,兼具力量感和美感。「武術是講究精氣神的。」孫培原說,動作環節通過刻苦訓練可以達到一定高度,但要做到形神兼具卻並不容易。最終,孫培原得到9.840分的全場最高分,「這是我從亞運會集訓以來,打出的最完美的一套拳法。」

本次亞運會,包括印尼、日本、印度等國選手都有不錯的表現。只是跟孫培原相比,無論是穩定性還是演示上都有一定差距。孫培原表示,武術畢竟傳承了上千年,有它的文化底蘊在其中,並不是那麼好模仿的。

孫培原打出完美的一套拳法。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孫培原打出完美的一套拳法。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最後一名選手馬爾韋洛結束比賽後,坐在場邊的孫培原長舒一口氣,但表情並沒有太多變化,「雅加達亞運會,我們倆就是第一名、第二名。這一次其實還好,沒有上一次那麼緊張,我對自己的技術還是非常有底氣的。」

孫培原的這套動作時長不過1分40秒左右,背後卻是近5年的堅持和努力。「備戰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到了賽場上告訴自己,一定要頂住。」亞運會選拔賽前,孫培原一度腳部受傷,但他並沒有放棄,「金牌是對堅持最好的詮釋,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今天下午接受新京報專訪時,孫培原早已平靜下來,他說自己不是一個容易激動的人,奪冠帶來的興奮勁很快就過去了。不過昨天賽後新聞發佈會上,孫培原有那麼一刻仍有點小激動。被問及接下來的安排時,孫培原會先好好放鬆下,陪陪家人和孩子。

其實在孫培原比賽時,妻子和孩子就在現場。上個月接受新京報專訪時,孫培原曾透露,家人好不容易買到了幾張門票,屆時會來杭州看比賽,這也是他的一大動力。但奪冠後,孫培原忙著各種活動和採訪,並沒有多少時間陪陪家人,「他們買了票,今天就要回去了。」

孫培原(右下)領獎後向觀眾致意。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孫培原(右下)領獎後向觀眾致意。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三次奪冠意義不同,未來繼續推廣武術

雅加達亞運會後,孫培原以為那是他運動生涯的一個頂點了,從未想過還有機會再參加一次亞運會。「這次(亞運會)等於是堅持了5年,其實當時沒想這麼遠,就一步一步走過來,特別想在家門口再戰一場,繼續為國爭光。」

2021年陝西全運會後,孫培原進入到一個休整狀態,沒有參加任何比賽。去年3月,新一屆中國武術國家集訓隊剛剛組建,休整大半年的孫培原選擇復出,他當時想著只要再堅持半年左右就可以了,但沒想到杭州亞運會推遲了一年舉行。「感覺一直在備戰。」聊起這次備戰背後的故事,孫培原笑著說這一下又多拖了一年,只能咬牙繼續付出。

今年6月20日,孫培原以選拔賽第一名的成績拿到亞運會參賽資格,「當時感覺還是比較幸運,也挺珍惜這一次比賽。」

努力沒有被辜負。繼仁川、雅加達之後,孫培原拿到生涯第三枚亞運會金牌,他說每一枚都格外珍惜,但這一枚意義卻又不同。2014年第一次參加亞運會時,孫培原那會兒正年輕,完全沒有思想包袱,上去就是衝,是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

到了2018年雅加達,孫培原背上了一些包袱,並不是他對自己的實力有所懷疑,而是擔心萬一拿不下中國體育代表團首金該怎麼辦。「現在仔細想想,更多的是外界因素,首金畢竟是值得榮耀一輩子的事情,關注度太高了。我不是在意自己的感受,就怕萬一出現點意外,把中國代表團這個首金失了。」好在,孫培原把控力不錯,自始至終壓制著情緒,最終順利拿到首金。

頒獎儀式上,孫培原向觀眾抱拳致意。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頒獎儀式上,孫培原向觀眾抱拳致意。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來到杭州,孫培原心境上又有了變化,不過更多的是坦然和平靜。雖然備戰過程非常不容易,身體也出現過小狀況,孫培原還是很享受在場上的這種感覺。「進場時聽到觀眾山呼海嘯般的助威聲,感覺房頂都被掀翻了。教練在場下緊張得不得了,但真的是很享受,心裡特別有底氣,當時就感覺這枚金牌穩了。」

聊到未來,孫培原說當下自媒體發展迅速,他也希望有機會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更好地傳播、推廣中國武術,「競技武術相對門檻還是高一些,但我們可以通過編排類似武術操這樣的形式,讓不同年齡段的人都能感受、接受大眾武術的魅力。」

新京報首席記者 孫海光

編輯 張雲鋒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