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渠門橋東側綠地改建成全齡友好公園,今天開園了

9月27日,位於東城區廣渠門橋東側的全齡友好公園正式開園,這個全齡友好公園是由廣渠門橋東側的兩塊綠地——東北側的廣渠春曉和東南側的廣渠秋韻改造而成。全齡友好公園立足「一老一小」理念,在有限空間內開闢適老健身場地、兒童活動區等設施,滿足市民的多元需求。當日同時開園的,還有蟠桃宮周邊綠地、桃園鐵路沿線等兩個全齡友好公園。新京報記者從東城區園林綠化局瞭解到,今年全齡友好公園共建設4處,柳蔭公園目前建設已接近尾聲,將於「十一」後亮相。

9月27日,廣渠秋韻公園,不少市民帶著小朋友在園內遊玩。 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9月27日,廣渠秋韻公園,不少市民帶著小朋友在園內遊玩。 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劃分功能場地,滿足各類人群活動空間需求

今天上午,記者在廣渠門橋東南側的廣渠秋韻公園看到,市民帶著孩子正在公園遊憩,專為老年人開闢的健身廣場上,幾位老人正在組隊跳彩扇舞。旁邊用鵝卵石鋪設了五感刺激健身步道,行走其上,能觸發激活腳底穴位。廣渠門橋東北角的廣渠春曉公園,開闢出兒童活動區、多功能活動區及生態科普區,增設兒童攀爬架、娛樂沙坑、趣味科普標識、安全膠墊等色彩豐富、充滿活力的兒童娛樂設施。

廣渠春曉、秋韻兩處綠地相隔不遠,算一個全齡友好公園項目,總面積達12000餘平方米。公園景觀設計公司設計師郭豐楚介紹,該項目地處東二環路邊,綠地資源非常寶貴。前期到現場查勘時發現,公園的使用時效很長,使用人群年齡跨度也很大。但因建設較早,設施陳舊,綠地使用過程中的矛盾不斷突出,尤其是廣渠春曉、廣渠秋韻綠地,是市民熱線中的「頑疾」。公司在設計公園時,首先以北京市發佈的全齡友好公園導則為基礎,根據附近居民的問卷調查結果,以及市民向12345反映的情況,以問題為導向,在這兩處有限的綠地空間內,用鋪裝紋樣將場地進行劃分和引導,分出綜合運動場地、兒童活動場地、老人健身場地等,滿足各類人群的活動空間需求。

9月27日,公園內老年人健身區,一些市民正在跳彩扇舞。 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9月27日,公園內老年人健身區,一些市民正在跳彩扇舞。 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據介紹,廣渠春曉、秋韻臨近小學校及居住區,呈現出上午老年人活動聚集、放學後少年兒童玩耍打鬧的特點。經過多次現場實地踏勘、走訪、調查,在有限空間內開闢出兒童活動區、多功能活動區及生態科普區。對現狀石材鋪裝進行處理,防止老年人和兒童滑倒摔傷,提高道路安全性。開闢適老健身場地,其中包括五感刺激健身步道、八段錦分解動作圖案廊架以及各種適老健身設施,倡導健康生活理念。補充休憩座椅、健身器械、噪聲監控、晚間照明燈具等設施,為兒童提供安全、益智、舒適的課後活動空間,為老年人提供林蔭棋牌區,為健身活動人群提供林下健身區。

最大限度發揮綠地空間的服務功能及生態效益

東城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馮麗介紹,除了廣渠春曉、秋韻,今天開園的還有蟠桃宮周邊綠地、桃園鐵路沿線綠地,一共是3處全齡友好公園,於2023年5月開工建設。3處全齡友好公園改造在完善綠地服務功能的同時,融入公園生態與文化功能,打造集「生態、人文、景觀」於一體的城市綠地景觀,突出「一園一品」,提升公園地域文化屬性,最大限度發揮綠地空間的服務功能及生態效益,讓市民在休憩時抬頭見綠、低頭有花、遠眺是景,使「推窗見綠,出門進園」的憧憬變成現實。

9月27日,廣渠春曉公園,小朋友在兒童攀爬架上玩耍。 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9月27日,廣渠春曉公園,小朋友在兒童攀爬架上玩耍。 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在改造中,公園內原有的文化元素也保留了下來。

「我們對蟠桃宮綠地中的碑亭、廣渠春曉綠地內景牆進行翻修,對原廣渠秋韻綠地內的雕塑進行修復並展示,延續蟠桃宮和廣渠門文化,桃園鐵路沿線綠地拆除破損景牆及鋪裝,補齊地被、增加桃樹、突出特色,景泰公園延續原有公園格局,灰藍基調和設施鋪裝呼應景泰主題,讓百姓在景觀中瞭解曾經的文化背景、感受歷史空間的聯繫、感觸今日的繁榮發展、憧憬明日的美好未來。」馮麗介紹,通過改造,給遊人一處安全、舒適、充滿關愛的高品質公園綠地,讓廣大市民享受生態文明帶來的福利。

據介紹,「十一」後,另一個全齡友好公園項目——柳蔭公園也將亮相。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陳靜 校對 朱名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