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文物保護更智能

新華社重慶9月27日電(記者劉恩黎)全國首屆文物保護技術裝備應用展27日在重慶市南岸區開幕,由全國近百家文博機構、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研發的64件/套文物保護技術裝備及系統悉數亮相,讓人們近距離感受新時代文物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新趨勢、新前景。

多場耦合實驗室模型。新華社記者 劉恩黎 攝多場耦合實驗室模型。新華社記者 劉恩黎 攝

展覽現場,敦煌研究院的專家通過模型和影片展示了經十餘年研發的多場耦合環境模擬實驗室,吸引了不少參觀者。

「實驗室由夏季倉、冬季倉和風雨倉組成,能模擬風、雨、雪等不同天氣和四季氣候。」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多場耦合實驗室能真實高效地還原文物在不同氣候環境中的劣化過程,為文物的預防性保護研究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持,同時還能加速推進文物保護新材料的研發。

數字化洞窟壁畫複原。(受訪者供圖)數字化洞窟壁畫複原。(受訪者供圖)

如何減少出土文物遭遇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由重慶聲光電智聯電子有限公司打造的多功能考古發掘集成平台給出瞭解決方案。

「多功能考古發掘集成平台不僅為傳統田野考古提供了一個恒溫恒濕的穩定環境,還能通過多重技術手段幫助考古人員高效完成土層清理、文物發掘提取、測量等關鍵操作。」重慶聲光電智聯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殷慶介紹,此前集成平台已成功應用於三星堆遺址的考古工作中,有效保護了出土文物的痕跡信息,幫助該遺址順利完成了階段性發掘任務。

文物盜掘預警監測是傳統文物安全工作中的重點。在聚焦文物安防的展區,一款無線電視覺監測裝備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這款設備通過無線電視覺成像,無論是強光照射的高海拔地區,還是全黑夜晚的環境,都能全天候對文物盜掘、古建築破壞等行為進行智能識別與監測。」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相比傳統的安防攝像頭,這款裝備可通過電磁波對在野外環境中的人、動物、車輛等不同對象進行大範圍、穩定的探測。

無線電視覺監測裝備。(受訪者供圖)無線電視覺監測裝備。(受訪者供圖)

此外,針對古建築、古遺址等內部結構複雜、人為行動多樣的場所,該設備也能通過數據分析,進行智能識別和預警。工作人員介紹,以對布達拉宮的監測為例,設備能獨立判斷敲、砍、鋸、砸等破壞文物的動作幅度,實現人為盜竊破壞行為與作案工具的雙重監測,並據此作出精準預警。

智能防護門、移動微型消防站、振動傾斜監測終端……如今通過科技賦能,高新技術的應用為越來越多的文物保護提供了智能支撐。

與會人士認為,文物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如何讓這些珍貴文物體面、有尊嚴地「活起來」,文物保護裝備和技術的發展至關重要。

(本文來自於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