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火光中走來》:讓我呼吸順暢的消防題材

看《他從火光中走來》時,處處沒有那部劇(那個男人),但我腦海中,不爭氣地,處處是那部劇(那個男人)。懂自懂,咱不提名字。

我真沒想到,這劇一集讓我刮目相看了,我真是很久沒看到這麼紮實的地震救援場景了,因為小時候經曆過大地震,能看出該劇對於震後環境的置景還原度極高,幾場難度頗大的救援情景,其中的倒塌牆壁、懸吊的房梁、狹窄的廢墟入口,個個看著都挺真實,尤其是對於餘震危害的劇情刻畫,都讓我有些感慨:這個主創團隊是來真的。

《他從火光中走來》海報《他從火光中走來》海報

故事大設定上也有點新意,主線是男女主參與一檔消防宣傳的綜藝,劇情推進過程中,將各種消防員日常、消防事例以點帶面地串起來。而這些消防事例播出時,全國各地消防官方微博紛紛認領自家的真實故事,什麼“為哄醉漢下樓跟他划拳”,什麼“父子酒後爭執點火自殘”,什麼“抑鬱輕生女孩本被救卻再次自殺”,什麼“消防員集體被困電梯打119求助”……

編劇在素材收集這一塊兒,確實是下了苦功夫。基本上你在社會新聞里能看到什麼,在這部劇里就能看到什麼。其中有些湮沒在陳年新聞里的觸目驚心家破人亡,被這部劇重新提煉出來,再借劇中人物之口剖析評議,多少會讓人有幾分動容,影視劇本來就有一部分意義是:記錄生活和時代,但時代是不缺謳歌的,而那些社會悲劇事件中的小人物,卻每每在一條幾百字的新聞後被遺忘,見證過那份個人的劇痛的,除了其家庭,就是公安、消防等相關崗位人員為代表的社會救助力量。

《他從火光中走來》劇照,林陸驍(黃景瑜 飾)《他從火光中走來》劇照,林陸驍(黃景瑜 飾)

而這些消防員工作中很多時候,“勝”則成為英雄,“敗”則見證悲劇,這之間的心理落差,對他們也是挑戰,比如男主就因那場地震救援中未能救出的孩童背負多年心理創傷。他們一方面是任務失敗的自責難以逃避,另一方面要在一次次面對他人的傷亡時調整自己對傷亡風險的心態。劇中咋咋唬唬的劉如意卻有著“日常寫遺書”的習慣,也是一種豁達和樂觀。

說到這裏,忍不住要吐槽下,同樣是“同事要離職”的橋段,有的劇是怎樣的?男主對同事破口大罵,說人是逃兵是怕死;這部劇同事要離職,男主主動把自己假期給對方用,讓對方能和異地的家人團聚幾天,還安慰人家,“你做什麼決定我們都支持”。朋友們,這才是正常人類,正常同事好吧!這男主人設也沒有多亮眼,純純勝在“正常”啊!

《他從火光中走來》劇照《他從火光中走來》劇照

而且黃景瑜雖然演技不算有多出眾,但他至少演的是個沒包袱的正常人,睡覺四仰八叉,吃東西舔手指,蹲大街上狼吞虎嚥,談戀愛不油膩。女主人設也正常,遇到問題不會怪家庭怪命運怪創傷,人家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喜歡跳舞就堅持,舞房負責人被房租壓得不堪重負撤退了,小女生接手過來,能扛事兒!火災遇險先送所有人出去自己殿後,夠有勇氣!少年時遇過一次火災被救後,就自學遇險救援,再遇火災時能用自己的小知識帶全劇組的人自救,帶著腦子!

這兩位男女主,幹一行愛一行,做事認真做人低調,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不矯情不發瘋不凡爾賽,講文明講禮貌講一些普世的基本邏輯和道理。看到這樣的男女主,我好似置身負氧離子含量超高的大森林,感覺呼吸很順暢很清新,他們人這麼討喜,那怎麼談戀愛,我都能接受。

說真的,本來這類消防題材電視劇我真的是倦了,累了,從《你好,火焰藍》《照亮你》《追光者》,還有“那部劇”對吧,反正都是換皮談戀愛,職業戲對付對付得了,我這種比起談戀愛,更想看滅火的觀眾,從來不在這類披皮職業劇的考慮範圍內,得,本觀眾妥妥的少數/弱勢群體。

《他從火光中走來》劇照《他從火光中走來》劇照

不是說談戀愛不好,主要是在我觀察中,自當年橫空出世的《太陽的後裔》後,咱東亞地區就颳起了一股“高危職業戀愛劇”的熱潮。男主的職業在“特種兵、特警、消防員、救援隊員”隨機選取,女主職業在“醫生、護士、記者”間隨機調用,最後排列組合出兩人的職業,且兩人職業要容易有工作交集,好了,可以談戀愛了。

但是吧,《太陽的後裔》編劇是誰?那可是戀愛劇的“王者”金銀淑啊!金姐就是能不顧懸浮的職業背景光靠戀愛戲的張力就把觀眾蠱得欲罷不能啊!而放眼整個東亞,有這戀愛戲筆力的編劇就沒幾個。這就導致,大部分對標這把子“職業戀愛劇”的成功範例來做項目的甲方,成功的沒幾個。

《他從火光中走來》劇照,南初(張婧儀 飾)《他從火光中走來》劇照,南初(張婧儀 飾)

所以在我看來,談戀愛就談戀愛,加個職業背景並不能讓戀愛更有張力,職業戲還是該服務於職業本身。任何行業,都有它的門門道道,只要挖得深一定能出故事。而特警、消防員這些工作中常常面對生死考驗的職業,更是天然帶有戲劇性。放著這樣的戲劇源泉不好好挖,只是用來披皮耍帥談戀愛,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而這部《他從火光中走來》,起碼在職業戲方面尊重職業,實實在在是想為這個職業做一些宣傳,普及一些消防知識,因為這份尊重,也真的挖到了消防行業中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真實故事,這有點創作上“以真心換真心”的正反饋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