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戒指”別賣也別買 | 新京報快評

轉自:新京報評論

對於售賣“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戒指”暴露出的多方面問題,也需綜合治理。

▲某電商平台上出售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戒指”。圖/某電商平台截圖▲某電商平台上出售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戒指”。圖/某電商平台截圖

文 | 熊丙奇

連續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捐款一段時間,就能得到一枚由易拉罐等可回收材料打造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戒指”,這在許多人看來具有非凡意義。但據《揚子晚報》報導,在某電商平台,有商家自稱出售“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戒指”,還能贈送感謝信和認證證書。

報導中,一家售賣“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戒指”的店舖就稱,不僅提供S925純銀製作的戒指,還提供證書、感謝信、用於搭載戒指的藍卡等四件套。記者向客服諮詢,“是官方的嗎?”客服回答,“複刻版本”。該商品介紹頁,也顯示“證書不是原版,下單之後發備註姓名,無備註則發空白證書”。

荒謬的是,商家明確“告知”是在販賣假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戒指”,買家也根本沒有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捐贈,而是花錢購買捐贈證書、感謝信,感謝信卻還寫道,“非常感謝您選擇每月捐款的方式,幫助中國偏遠地區困境兒童。您的持續捐助,對孩子們的意義十分重大……”

這首先折射出部分商家和電商平台“知假賣假”,缺乏基本的法治意識,同時也反映出部分買家對待慈善捐贈如兒戲,不認真通過合法渠道捐贈,而是花錢買假的捐贈戒指。如果買家是給自己的孩子買這樣的戒指,還將對孩子產生嚴重誤導。

當然,其中也有部分上當受騙的買家,以為店舖是在慈善義賣,在店裡買戒指也是向基金會捐款。這部分不知假而被誤導買假的買家尚有情可原,但也反映出其缺乏基本的慈善捐贈概念,不懂慈善捐贈流程,亟需宣傳普及相關知識。

對於部分商家和電商平台“知假賣假”行為,必須依法規製,但同時也要重視部分買家“知假買假”的情況。如果“知假買假”純屬好奇、好玩,雖不提倡,卻也無妨,但如果是為孩子購買,或者買家本人就是學生的話,“知假買假”的性質就不同了。

我國正在推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學生參與社會實踐,進行社會公益活動等方面的表現,已納入綜合素質評價之中,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在現實中,一些學生、家長以急功近利的方式對待綜合素質評價,甚至花錢購買相關假證明。

跟花錢購買“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戒指”和證書,以“假捐贈”來沽名釣譽一樣,花錢購買假獲獎證書、社會實踐證明、誌願者證書,同樣是造假,這種不誠信行為,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要求背道而馳。

為此,對於售賣“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戒指”暴露出的多方面問題,也需綜合治理。電商平台公然售假,嚴重損害平台信譽,也擾亂了慈善捐贈秩序。對此,平台要及時清理涉假商舖,監管部門也要加強監管,嚴厲打擊“知假賣假”的非法行為。

與此同時,那些被侵權的機構,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也要拿起法律武器維權,可以起訴這些冒牌商家,要求停止侵權行為並道歉、賠償等。更重要的是,要對“知假買假”行為予以引導,尤其要對“買假”用作綜合素質評價的學生,加強材料真實性審核,教育學生誠實守信。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學者)

編輯 / 劉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