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蟹卡詐騙引爭議,相關二維碼已被停止訪問

新京報貝殼財經見習記者 韋博雅 編輯 宋鈺婷 校對 盧茜

10月7日,演員孫藝洲微博發文稱收到一張蟹卡的快遞,最後發現疑似詐騙。

▲孫藝洲微博截圖 圖/微博截圖▲孫藝洲微博截圖 圖/微博截圖

隨後,上海市公安局發佈微博稱,這是一種新型騙局:不法分子大範圍投遞大閘蟹兌換卡、濕巾、手機支架等,以領獎為由,引導受害人掃碼進群後實施刷單詐騙。

貝殼財經記者發現,社交平台上,有多位用戶發帖稱收到了來路不明的大閘蟹兌換券。記者發現,多位網友收到的蟹卡與孫藝洲曝光的蟹卡相同,在蟹卡包裝、封面及“客戶信”上,有“陽澄湖大閘蟹VIP提蟹券”“2388型(價值約500元)”“公蟹:4.5兩5只 母蟹:3.3兩5只”等字樣。

貝殼財經記者撥打網友曬出的寄件電話後,系統提示對方無法接通。隨後,記者掃瞄了網友提供的蟹卡二維碼,頁面顯示,該網頁因包含惡意欺詐內容被多人投訴,已被停止訪問。

▲蟹卡二維碼掃瞄後顯示停止訪問 圖/微信截圖▲蟹卡二維碼掃瞄後顯示停止訪問 圖/微信截圖

貝殼財經記者發現,在隨卡附送的“致客戶信”上,有“天貓攜全體員工向您及您的家人致以最真摯的祝福”字樣。記者致電天貓消費者熱線後,對方表示,天貓並未舉辦類似活動,並提醒記者切勿掃碼,以防受騙。

上海市公安局指出,此種騙局下,詐騙者會要求市民下載App開始刷單任務,前期以小額返利獲取受害人信任,後期要求受害人大額充值後,不予返還本金和返利,最終完成詐騙。

網友王女士向記者證實了此種詐騙方式,王女士表示,當時自己入群後,領取了“客服”發在群裡的紅包,但對方表示,如果要繼續領紅包需要下載某App做任務,王女士表示當時自己並未多疑,但隨著第二天微信群突然解散,客服消失,自己才意識到可能是詐騙。

上海市公安局針對此騙局作出提示,在收到不明快遞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登錄官方網站查看物流信息和快遞員信息,電話聯繫快遞員。對於來路不明的快遞,要堅持驗證快遞員身份和包裹內物品。第二,切勿掃瞄不明包裹內的二維碼卡片,也不要點開陌生鏈接填寫銀行卡、身份證、手機號等個人信息。第三,當有陌生來電準確說出你的個人信息,並告知有緊急事宜需處理、或有禮品需收取時,請保持冷靜並通過官方途徑進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