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亞運會馬術項目提供技術支撐,香港賽馬會「服務國家所需」

9月26日,香港賽馬會主席兼香港馬術總會會長利子厚(左一)出席杭州亞運會馬術項目盛裝舞步團體賽頒獎典禮。 香港賽馬會供圖

潮起亞細亞,最憶是杭州。10月8日晚,杭州亞運會正式閉幕,回顧這場連接亞洲與世界的體育盛宴,眾多體育健兒留下一幕幕經典瞬間,5次參加亞運會的香港賽馬會(簡稱馬會)馬術隊成員蕭穎瑩兩次站上領獎台,也成為本屆亞運會最動人時刻之一。

包括蕭穎瑩在內,香港馬術隊共9名運動員(11對人馬組合)參加了盛裝舞步、三項賽、場地障礙賽的個人及團體賽事,所有運動員均來自馬會馬術隊,取得1銀1銅。得益於香港賽馬會對騎手及馬匹的專業支援,蕭穎瑩、何苑欣、陳萃彥合力獲得盛裝舞步團體賽銅牌,蕭穎瑩又在盛裝舞步個人賽中獲得一枚銀牌。而蕭穎瑩和香港賽馬會贊助馬匹「馬會驍騰」配合默契、屢創佳績的舞台正是浙江桐廬馬術中心。

從桐廬馬術中心的場館建設,到亞運會馬術項目的前期籌備,再到馬術比賽的順利舉辦,香港賽馬會也深度參與其中。無論是委派和推薦馬術辦賽方面的專家和技術人員,還是通過參與、指導、培訓等方式,在生物安全、馬匹運輸、馬房管理、獸醫及釘蹄服務、場館運行以及國際持份者聯絡等業務領域,香港賽馬會都為亞運會馬術項目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香港賽馬會主席兼香港馬術總會會長利子厚 (右四)、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 (左四)、霍啟剛(左五)到桐廬馬術中心為運動員加油。 香港賽馬會供圖

能力源自技術支撐,推動中國馬術運動發展

香港賽馬會為何選擇為杭州亞運會馬術項目提供技術支撐?在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看來,這是責任使然。

作為全球頂尖的賽馬機構,香港賽馬會在場館建設運維、馬匹防疫檢疫、馬術運營管理等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特別是成功參與了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馬術項目的舉辦。應家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想謙虛一點,但我們可能是世界上最大、最有經驗的馬術運動組織,我們的能力來源於技術支撐。」

馬術項目的技術支撐工作並非一日之功。自去年7月開始,香港賽馬會先後十多次派出高層次專家團隊赴桐廬馬術中心進行實地考察和業務對接。針對馬術比賽籌辦過程中遇到的馬醫院建設、獸醫團隊組建、越野賽道提升維護、生物安全防控、獸藥採購等重點難點問題,香港賽馬會開展了全面指導,全力推動場館設施完善、軟件配套落地。

今年5月,香港賽馬會與杭州亞組委簽署了《杭州第19屆亞運會馬術項目技術支撐合作備忘錄》,為亞運馬術比賽注入了強大力量。今年6月,香港賽馬會與杭州市政府簽署備忘錄,以進一步加強杭州與香港的合作,共同推動國家馬匹體育運動發展。

得益於香港賽馬會的技術支撐,桐廬馬術中心的賽事前期籌辦工作非常順利,場館設施一流,功能用房齊全,配套服務完善。賽前考察桐廬馬術中心後,應家柏給出高度評價,稱讚其已經達到了奧運會辦賽標準,是他所見過的以最高標準設計建設的馬術場館。

以提供技術支撐的方式,讓桐廬馬術中心以最高的標準舉辦亞運馬術比賽,也是香港賽馬會的初衷。馬會想要為中國馬術運動的發展作出貢獻,杭州亞運會毫無疑問是一個很好的窗口,讓中國和世界看到馬術運動的魅力。

作為香港賽馬會專家團隊成員之一,香港賽馬會馬術事務總管龐雅雯為杭州亞運會馬術項目提供了技術支撐。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作為香港賽馬會專家團隊成員之一,香港賽馬會馬術事務總管龐雅雯為杭州亞運會馬術項目提供了技術支撐。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龐大專家團隊指導,力保馬術比賽順利進行

杭州亞運會馬術比賽期間,有大約120名運動員、130匹馬參賽,如何保證馬匹的健康極為關鍵。自去年11月至今,香港賽馬會組建了一支來自馬術行業不同領域的專家團隊,作為杭州亞運會辦賽力量加入指揮中心和桐廬馬術中心運行團隊,全程為參賽馬匹保駕護航。

作為專家團隊的一員,龐雅雯是香港賽馬會馬術事務主管,還是國際馬術聯合會殘奧馬術技術委員會主席、國際馬術聯合會董事會成員,在馬術界擁有逾30年工作經驗,在杭州亞組委與國際馬術聯合會、亞洲馬術聯合會等國際組織的聯絡中,她成為重要的橋樑橋樑。

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龐雅雯提到,她的團隊主要工作就是保證參賽馬匹從各個國家和地區安全運送到桐廬,並且以毫無疾病的狀態回家,「我們和眾多獸醫專家以及許多國際馬術組織合作,保證馬匹健康,同時保證馬術比賽順利進行。」

香港賽馬會馬匹福利研究基金總監、內地獸醫事務總顧問李恪誠醫生的分工稍有不同。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馬匹醫療專家,李恪誠全程參與、支持了馬匹醫療團隊的籌組及場地建設,從候診、診療、手術到恢復,結合醫院設備提出了更為詳細的規劃。他還與場館各業務組合作,為馬匹製定了周密的降溫措施,比如設置遮陽帳篷和噴霧風扇,並提供大量的冰和水。

作為香港賽馬會賽馬資源項目總監,黎達利有著多次參與籌辦大型馬術比賽的經驗,其中包括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廣州亞運會馬術比賽,本屆亞運會,黎達利在馬房管理、場館運營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技術支撐工作。

黎達利所在的馬房管理團隊,會幫助本地團隊瞭解馬房設備,把關馬房設備質量,同時也在培訓本地團隊的相關人員,教授他們如何進行馬房管理。此外,在與馬匹合作、馬匹飼料供應、準備越野賽道等方面,黎達利也為本地團隊提供了很多專業建議。

促進香港和內地融合交流,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杭州亞運會馬術項目開賽前夕,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曾到訪桐廬馬術中心,李家超表示,很高興香港能為杭州亞運會作出貢獻。在杭州亞組委和杭州市政府聯合邀請、特區政府駐浙江聯絡處協調聯繫下,香港賽馬會為杭州亞運會的馬術項目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這是發揮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當然,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廣州亞運會相比,香港賽馬會「服務國家所需」的方式又有所變化。

據香港賽馬會內地事務部主管陳嶽鵬介紹,北京奧運會和廣州亞運會的馬術場地從設計到建設,再到後續的馬房管理、獸醫服務等,香港賽馬會提供一條龍服務,可以說是香港賽馬會承辦了這兩場馬術比賽。至於杭州亞運會,香港賽馬會主要提供技術支撐、分享經驗,協助本地團隊籌辦馬術比賽,推動項目順利進行。

杭州亞運會結束後,香港賽馬會的各項技術支撐工作還將繼續。根據香港賽馬會與杭州市政府簽署的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建立聯絡機制,攜手推動多項工作,比如探討桐廬馬術中心亞運會賽後利用方案,探索合作舉辦國家及地區性馬匹體育運動賽事,對獸醫、馬房管理等專業領域的從業人員提供培訓和發展計劃,提高市民對馬匹體育運動的認知度和參與度等。

長久以來,香港賽馬會憑藉全球公認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以及香港「一國兩制」的優勢,始終為內地的馬匹體育運動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作出貢獻,以助力國家實現農業農村部和國家體育總局頒布的《全國馬產業發展規劃》中的願景,同時為國家創造經濟和社會價值。

香港賽馬會為杭州亞運會馬術項目提供技術支撐,正是香港發揮所長、服務國家所需的一個項目代表。作為規模最大的世界級賽馬機構之一,香港賽馬會未來將進一步利用自身優勢,在促進內地馬產業發展的同時,推動香港和內地的融合交流。

新京報記者 徐邦印

編輯 張雲鋒

校對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