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食堂如何讓老人吃好飯?調查:口味好、選擇多是最大訴求
上海老年人口基數大,養老一直是城市發展較為關切的問題。近年來,《上海市基本公共服務“十四五”規劃》《上海市15分鍾社區生活圈規劃導則》等文件持續推動家門口的公共服務平台、內容建設。也有一系列生活服務、便民設施廣受好評,如社區食堂、口袋公園等。
相比其他群體,活動半徑受限的老年人,對家門口公共服務的需求迫切性、依賴性更大。那麼老年人的使用情況究竟如何?它們可以解決哪些養老問題,又滿足不了哪些老年人的訴求?對此我們進行課題調研。
首篇推出社區食堂。近一年來,它火出了圈。打開網絡平台輸入“社區食堂”,在上海有80000+個相關結果,有些成為年輕人的“網紅打卡點”。比如,豫園社區食堂能吃到城隍廟同款南翔小籠包。坐擁西岸江景的徐彙濱江食堂自帶咖啡店、圖書館。鄔達克老建築66梧桐院里的社區食堂,可享受花園洋房裡吃飯的氛圍。虹橋AI社區食堂以機械臂掌勺而遠近聞名。徐彙區綜合服務點“生活盒子”里的社區食堂物美價廉、品種繁多。拚環境、拚“米道”、拚服務、拚設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然而,作為政府的公共服務,街道自建的社區食堂是否起到了托底保障作用?無論年輕人多麼喜歡,它是否滿足了周邊老年人15分鍾步行可達的需求?除了政府入場,引入更多市場主體,探索更多樣化的選擇模式,運用市場機制是否更加高效靈活?
我們以黃浦區半淞園路街道為主要調研點。調研過程中發現:上海老年人最在意的是“好吃”,對價格補貼沒那麼在乎;老人們外出吃晚餐的需求相對較少;大富貴等老字號品牌,實際上就是老人們心目中的社區食堂⋯⋯
也有一些問題需要思考。首先,作為一項公共服務,食堂的政府托底功能是否有邊界?
其次,究竟把所有資源集中在一個大型服務點,還是小規模散佈在各小區附近更好?
再次,老年人對飲食的個性化需求與政府標準化服務之間,如何取得平衡?
坐擁黃金地段、人氣火出圈的社區食堂畢竟還是少數。在每個街道都建設一家社區食堂的背景下,我們需要更深一步探討,一項公共服務,其背後模式、需求、資源調配等如何更上一層樓、更加可持續。
老年人的用餐情況
買菜做飯是老年生活中重要的一環,它的個性化程度高,且彙集了鍛鍊、社交、信息獲取等一系列其他社會功能,似乎無論是吃飯的“口味”還是做飯的“心情”都很難被一家“食堂”涵蓋。
在黃浦區半淞園路街道,面積2.87平方公里的轄區內有常住人口10.2萬人,其中老齡人口超過3.5萬人。轄區內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及補貼的單位共計30個。其中,社區自建長者食堂1個,社區居民助餐點22個,社會商家及養老機構助餐點共7個。轄區內居委會到長者食堂的最遠距離909米,步行約13分鍾。
大多數老人表示,不會每天去社區長者食堂。一週1—2次是較多老人的選擇,而他們最看重的是菜品品質,如口味好、種類多,其次才是價格。
一張餐桌,成本幾何
街道自建的社區長者食堂成本投入很高。以半淞園路街道長者食堂為例,目前投入的總成本約150萬元,後續運營和空間效能提升的成本還未計入;養老機構的投入次之,依託原有的機構食堂,加入了菜品、空間和人員配置上的投入;而老字號等社會化餐飲企業相對而言在硬件和人力上額外增加的成本投入很小,主要力量集中在菜品和服務質量提升上。
老年人的新選擇
比起盯著一家社區食堂,老人們希望街道能提供更多元的選擇。在半淞園路街道,75歲以上的老人,每月有10張5元助餐補貼券,而這些餐券的流向,向我們說明了老人的實際需求。
2023年1—9月,社區共發放補貼券209123張,總金額1045615元。其中,老人們核銷補貼券的第一大頭是以大富貴為代表的老字號餐飲店,占比超過98.5%,超過社區自建食堂和其他助餐點。
另外,家門口的服務也更受歡迎,距離越近的點位核銷的數量越多。
但對於特殊品類的商家,如點心鋪,距離因素的影響並不大。街區內,願意到點心鋪核銷餐券的最遠社區與其直線距離達2公里。
(原題為:《社區食堂,如何讓老年人“吃好飯”|15分鍾生活圈養老服務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