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3》全陣容回歸,李雪健希望和大家一起科幻下去

新京報訊(記者周慧曉婉)第3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期間,郭帆導演帶著電影《流浪地球3》再次回到廈門,舉行「前進三」發佈會。發佈會上,眾主創嘉賓共同感恩過去,聚焦當下,展望未來。更有「中國科幻第一人」、電影《流浪地球》系列原著作者、監製劉慈欣化身「催更人」幽默催更。《流浪地球3》正式定檔2027年大年初一,導演郭帆現場官宣電影《流浪地球》、電影《流浪地球2》的演員全員回歸。

《流浪地球3》眾主創合照,共同暢想未來。

現場,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張宏,作為電影《流浪地球》系列的見證者首先分享:「我是學航天專業的,我知道有三個速度:宇宙三大速度。第一速度是繞著地球轉的速度,第二速度是離開地球衝向太陽系的速度,第三速度是離開太陽系衝向宇宙的速度。我希望《流浪地球3》衝出中國、走向世界,奔向宇宙。」

被影迷親切稱為「波叔」的導演郭帆隨後登場開啟「表白」模式,他表示:「今年春節檔,《流浪地球2》上映後獲得了非常多人的支持,小破球能走到今天,走過了近9年的時間,離不開大家的幫助。所以想借這個機會感謝親人們。」劇組還特別製作了一支「感謝相信」特別短片,短片由一個個的人名組成,每個名字背後都是一段關於「相信」的故事。郭帆表示:「是他們的堅定與信任,讓《流浪地球》系列在一條極不平坦的道路上,踏穩每一步。」

現場,主演李雪健對於年輕觀眾對自己的喜愛頗為意外:「《流浪地球2》是我當演員四十多年來,第一次完整拍攝一部科幻題材電影,希望能和大家一起科幻下去。」主演吳京則表示:「我經常會在網上看到許多觀眾的二創和留言。大家經常給我出主意,幫我想《流浪地球3》劉培強要怎麼複活。」而主演劉德華則幽默回應:「我時不時上網學習一下粉絲最近在聊什麼,又‘嗑到了’什麼。」

近年來,隨著我國電影行業的蓬勃發展,電影工業化逐漸被更多人熟悉瞭解。一個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並非僅指巨額的資金投入、高新的工業技術,更指電影生產過程中高度的標準化、規範化、流程化。從拍攝電影《流浪地球》起,郭帆導演便對中國電影工業化道路進行探索,他認為:「電影工業化就是要把雜亂的東西標準化,對內容進行量化和拆分,然後再進行分工。」電影工業化是一個過程,要在這個過程中建立標準,形成成熟的創作模式和規範化的流程管理,最終實現效率的提高以及內容輸出的穩定。今年《流浪地球2》上映後影片主創走訪國內外多家科技、電影等前沿公司進行考察學習,目的就是不斷開拓並探索出屬於我們自己的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道路。

編輯 佟娜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