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分兩路!「雪龍」號和「雪龍2」號航行動態實時看

新華社上海11月16日電(記者張建鬆)記者從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雙龍探極」極地時空信息平台瞭解到,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乘坐「雪龍」號和「雪龍2」號自11月1日從上海出征後,目前已「兵分兩路」。

11月15日,「雪龍」號抵達澳州弗里曼特爾,「雪龍2」號和「天惠」輪貨船則航行在世界最大的海——珊瑚海,正在前往新西蘭利特爾頓途中。

截至11月15日,「雪龍」號、「雪龍2」號和「天惠」輪貨船航行軌跡。(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供圖)截至11月15日,「雪龍」號、「雪龍2」號和「天惠」輪貨船航行軌跡。(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供圖)

據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副主任艾鬆濤教授介紹,我國研發自主可控的「雙龍探極」極地時空信息平台,融合多源實時觀測數據和遙感產品,可提供全球最新的破冰船、飛行器等極區人類活動記錄和準實時南北極環境信息。通過關注「南北極考察」微信公眾號或登錄「polargo.cn」 網站即可實時瞭解。

11月15日,「雪龍」號停泊在澳州弗里曼特爾碼頭。(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供圖)11月15日,「雪龍」號停泊在澳州弗里曼特爾碼頭。(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供圖)

短暫的南極夏季是開展南極考察的黃金季節,各國考察船紛紛奔赴地球最南端。

記者在「雙龍探極」極地時空信息平台上看到,除了我國的破冰船,該平台還可實時查詢並訂閱全球破冰船的航行動態,並對一週內全球破冰船的航程進行排名。例如,在最近一週排名中,前三位破冰船分別是:俄羅斯「西伯利亞」號、南韓「阿里郎/全洋」號和中國「雪龍」號。此外,該平台還實時發佈潮汐預報、極地氣象、多國考察站影像等極地數據。

11月15日,「雪龍」號停泊在澳州弗里曼特爾碼頭。(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供圖)11月15日,「雪龍」號停泊在澳州弗里曼特爾碼頭。(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供圖)

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於1991年正式成立。該中心以武漢大學的現代大地測量學、遙感學和地理信息科學為依託,逐步形成了極地測繪遙感信息學這一具有特色的交叉學科,在學術團隊建設、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經過30多年發展,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還建立了我國東西南極測繪基準,測繪出覆蓋20多萬平方公里的南極地圖,構建了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信息化極地測繪技術體系。

在國家極地主管部門指導和支持下,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先後共選派近200人次參加中國極地科學考察。在我國南極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和北極黃河站的建設中,該中心全部參與。在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中,中心也選派了4名考察隊員,分別前往路斯海新站、長城站、崑崙站和格羅夫山地區執行考察任務。

(本文來自於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