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循環經濟發展大會召開 各界共商循環經濟助力「雙碳」目標

記者從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瞭解到,11月21日2023中國循環經濟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的主題是「發展循環經濟 走好必由之路」。會上,來自政府、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各界知名人士齊聚一堂,建言獻策共商循環經濟助力碳達峰之策。

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徑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辰昕指出,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舉措,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徑,是資源全面節約的重要抓手。他強調,新形勢下我國循環經濟發展水平仍有提升空間,新徵程上要進一步加大循環經濟工作力度,推進資源「吃乾榨盡」、廢棄物「變廢為寶」,推動循環經濟取得更大成效。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解振華指出,循環經濟有助於從源頭上協同減排溫室氣體和汙染物,持續推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的綠色低碳轉型,在實現「雙碳」目標和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強調,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效率是加速轉型與創新的重要路徑,更是強化行動和合作的重要領域。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指出,深入推進「雙碳」目標、大力推動循環經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場深刻革命,這條必由之路必將開創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嶄新前景。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高東昇指出,下一步將從推動產業結構高端智能綠色轉型、持續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創新綠色服務供給模式等方面全面推進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為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自然資源部總工程師田文彪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成效顯著,但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資源粗放利用和節約集約意識不強等問題依然存在,下一步將從牢固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堅持守正創新推進各類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突出國土空間規劃引領作用等方面發力,推動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力量。

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劉炳江指出,今後五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無廢城市」高質量建設的關鍵時期,下一步將分步驟推動全國所有地級城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深化區域「無廢城市」共建,協同推進「無廢城市」與「低碳城市」、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建設,進一步強化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工作與固體廢棄物治理協同,落實《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

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尹成傑指出,發展循環經濟是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鄉村振興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抓手,要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綠色低碳、循環轉型發展,堅持「兩山理論、兩化發展」,加大農業資源的保護力度,堅持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快推進生態宜居和美麗鄉村建設。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一級巡視員周誌強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危險廢物汙染防治工作,「十四五」時期將繼續補齊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短板,在精準、科學、依法治汙上下更大工夫,持續推動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逯世澤指出,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應紮實做好制度體系和管理體系建設,豐富市場功能、激發市場活力,啟動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通過碳市場引導更多資金投入綠色低碳領域,推動能源結構調整和生態補償,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範洪亮指出,提高生活垃圾、建築垃圾資源利用能力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路徑,下一步將結合實際抓好《「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貫徹落實,持續推進生活垃圾、建築垃圾、污水汙泥資源化利用。

科技創新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驅動力

科學技術部原副部長、原國務院參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劉燕華強調,要充分認識到科技創新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驅動力,在發展循環經濟中統籌推進生態保護與科技創新,積極倡導綠色消費,加強標準體系建設,以法律、政策、科技、市場和道德規範等手段並舉,推動循環經濟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尤勇指出,應繼續完善政策法規和標準體系,強化技術創新,加大骨幹企業支持培育力度,並希望能夠發揮多方合力,推動工業循環經濟發展取得更大進步。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金湧指出,市場經濟和循環經濟是密不可分的,循環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資源保障,是環境汙染的源頭防治,要深入動脈產業,從源頭解決循環經濟減量化的問題。他強調,碳中和本質上是碳元素的循環利用和化石能源時代的終結、可再生能源時代的開始,要積極應對碳中和背景下對循環經濟提出的新命題,做好退休新能源設備的循環利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指出,新型膜技術符合我國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的政策要求,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對推行國家政策具有助力作用。應從科研投入、材料開發、技術創新、工藝研發等方面入手,發揮新型膜技術在工業廢水處理中的應用,促進工業廢水零排放與循環利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張立群指出,高分子材料未來還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要高度重視高分子材料產品循環再利用這一問題。在「雙碳」戰略以及解決高分子製品垃圾汙染的大背景下,垃圾分類與回收再利用技術、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技術、不可收集的廢棄高分子製品及碎屑的可降解技術、廢棄高分子製品的類石油類煤煉製技術等是必須高度重視和急需創新發展的領域。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

編輯 韋保雅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