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神木石峁博物館建成開放,有哪些看點?
11月29日,位於陝西省神木市的石峁博物館建成開放,展區面積5943平方米,展出玉器、石器、骨器、陶器等文物688件(組),這標誌著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重要遺址的石峁遺址考古發掘、研究保護取得階段性成果。新京報記者從石峁遺址管理處獲悉,石峁博物館免費為公眾開放,預約參觀辦法正在製定中。
據瞭解,石峁博物館基本陳列包括「巍巍石峁」「王者之城」「都邑生活」「赫赫之名」四大板塊,主題為「中華古國·文明王都」。這座博物館的展陳有什麼看點?展品有著怎樣的故事?
石峁遺址是如何被發現的?
石峁博物館的第一板塊是「巍巍石峁」,主要講述了石峁遺址在哪裡以及如何被發現。
石峁遺址位於神木市高家堡鎮,所處位置靠近黃河「幾」字灣,屬於河套地區,前承上遊,後啟下遊,外接北方草原,內連中原腹地,是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博物館所在的神木市就分佈有眾多史前遺址,這些文明貫穿亞歐大陸,形成一條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石峁古城是這條通道上的一個重要樞紐,為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4000多年前,石峁的氣候比現在溫暖濕潤,適宜植被生長。在遺址考古過程中,人們發掘了大量動植物遺存,共發現植物70科173種,獸類動物15種。
根據研究成果,工作人員在博物館展區複原了4000年前石峁古城全盛時期,禿尾河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據專家研究和當地老鄉們的經驗,禿尾河水的含鹽量比較高,對動物的生長非常有利。石峁先民在種植農作物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畜牧養殖。從考古發現的鱷魚骨板推斷,當時的黃河流域也是適合揚子鱷生長的。
根據環境考古技術分析,大概在距今4000-3900年前後,東亞地區發生顯著的氣候變冷過程,石峁所在地區的人類活動發生了劇烈變遷。這也許是最終石峁古城衰落、石峁族群消失的原因之一。
1927年,天津《大公報》刊登「陝北發現匈奴古物——女王塚墓,為寇堡寨」的報導,拉開了石峁遺址被發現的輝煌歷史;
1956年開展全國文物大普查,1958年有了關於「石峁山遺址」的明確記錄;
1963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與西北大學聯合對陝北榆林、神木、府穀等地的長城沿線進行調查時,踏查並記錄「石峁山遺址」面積約10萬平方米,並定性為龍山文化遺存;
1975年,戴應新先生在神木縣先後四次收集玉器120餘件併發表學術研究,使得石峁文化首次在學術界得到認識;
1981年,西安半坡博物館受陝西省文物局委託,對石峁遺址皇城台的一角進行首次發掘;
2011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考古勘探工作隊、神木縣文體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石峁遺址進行區域系統調查和發掘;
2012年,石峁遺址正式發掘,至今仍在繼續……
4000多年前的「石頭王國」
石峁古城始建於距今約4300年前,廢棄於距今約3800年前後,總面積400多萬平方米,相當於6個故宮大小,是東亞地區已知規模最大的龍山時期石城。石峁古城主體為三重城結構,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王者之城」板塊通過大量的石雕文物和微縮景觀,向觀眾介紹石峁作為王者之城所具備的特質。
據考古人員介紹,作為考古發掘重要區域之一,皇城台大台基處共發現石雕70餘件,其中20餘件仍遺存於牆面,石雕種類可分為人面、神面、動物、幾何圖案等多種類別。
「王者之城」板塊的鎮館之寶是一件大型的神面石雕,長度2.5米、重1噸以上,出土於大台基南護牆的牆基部位,屬於護牆的特殊裝飾建材。結合皇城台出土的陶鷹,這件石雕可能也具有同樣的表意功能,比如說對於鷹的圖騰崇拜。
博物館的造型牆上,集中展示了各種石雕,有倒置的人面石雕,有三個神面的石雕,有單面、雙面雕刻的石雕等。神面石雕以神面紋居多,有的是似獸非獸、似人非人的狀態,有的比較寫實,面帶笑容。
據瞭解,石峁的動物類石雕中,蛇是最多的,其次是虎、牛、龜,還有蟾蜍、羊、馬等。這些動物應該都是石峁人生活中常見的形象,也有龍及其他神獸等形象。古人把刻有動物形象的石雕砌築在大台基護牆上,可能是想要達到溝通天地的目的。
此外,展覽還通過石峁外城東門址的微縮景觀介紹了被譽為「華夏第一門」的外城東門遺址,及其發掘過程中出土的文物。
石峁先民豐富多彩的「都邑生活」
4000多年前,石峁先民在石峁山上築城池、備兵甲、定禮製、扶農桑,拉開了人類文明的序章。他們選擇了半農半牧的生業模式,除了發展農牧業,還發展手工業,建立大型作坊,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也會供給其他族群,實現文化交流融合。
「都邑生活」板塊通過各種實物的介紹,展現了石峁先民豐富多彩的生活。
石峁先民既製作大型的玉器如玉刀、玉鉞、玉牙璋等作為與神溝通的媒介,也製作小型的裝飾品如玉環、綠鬆石串飾、水晶飾品等裝點自身,展現自身的美麗與富貴。
據介紹,石峁遺址出土的石器分為磨製石器和打製石器兩種,大多數都是日常生產所用的石刀、石斧、石锛和刮削器,數量很多,品類也比較齊全。跟骨針相關的紡織業,在石峁古城也有所發展。石峁先民還有著高超的製陶技藝,陶器的材質主要是以灰陶、黑陶為主,可分為夾砂和泥質兩種。
這些器物非常直觀地反映了石峁當時的農業和手工業發展水平。
此外,石峁遺址還出土了很多外來遺物,像水晶(現藏於陝西考古博物館)、海貝、象牙、鴕鳥蛋等珍貴物品,產地遙遠,分佈不一。
石峁遺址的居住建築主要分為地面式、半地穴式和窯洞式三種類型。整個石峁古城以皇城台為中心,距離皇城台越近,居民的社會地位越高,他們的居住條件就越好。
皇城台出土了很多樂器遺物,有口簧、石罄、骨哨、骨笛等,這些樂器構成了石峁宮廷音樂的基本形態;石峁先民的藝術造詣也是比較高的,他們善於繪畫和雕刻,掌握了精湛的製作工藝。
我國目前發現規模最大的史前石築城址
石峁遺址的重要性在於它的價值和影響。
「赫赫之名」板塊從闡釋石峁遺址目前取得的成就開始介紹。石峁文化年代跨越龍山時代後期和夏代早期,這一時期正是中國早期文明和國家起源的關鍵時期,石峁文化作為北方地區的考古學文化典型代表,與其他文化共同推進著中國早期國家起源和發展的進程。
石峁與陶寺分別矗立於河套核心區域和中原腹心地帶,年代接近,陶寺遺址距今約4300-3900年,石峁則距今約4300-3800年,兩個遺址無論是在城市規劃、城垣結構方面,還是日用器皿、用玉傳統、喪葬習俗、彩繪習慣等方面,均表現出諸多相似之處。到了陶寺中晚期,兩地來往密切,相互之間借鑒並交換了一些技術和文化。
據介紹,石峁文化的主體內涵與二裡頭文化無直接承襲或從屬關係,但二裡頭文化中牙璋、長刀、玉戈等器類和器表出現了與「石峁式網格紋樣」相似的「二裡頭網格線紋」,顯示出二裡頭文化與石峁關係密切。同時,石峁皇城台大台基石雕中的龍形象與二裡頭文化中的綠鬆石龍、虎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石峁遺址出土的玉墜飾,與後石家河文化代表性的玉鷹笄有相似之處,可能是鷹笄的下半段。石峁牙璋可能影響至後石家河文化核心區域,而後石家河鷹笄和虎頭的形象也發現於石峁遺址,這一現象印證著兩支考古學文化的交流和互動。
石峁文化是良渚文化衰落後,與齊家文化、後石家河文化鼎足而立的一處重要的史前用玉中心。石峁遺址出土了用良渚文化玉琮改製而成的玉器,反映了兩種文化存在融合。
據瞭解,石峁遺址是我國目前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史前石築城址,在中華文明序列中十分重要,它的每一次考古發現都備受世界矚目。自2012年全面考古發掘以來,國內外許多知名考古學家都慕名而來,並且作出了很高的評價。
新京報記者 吳采倩 通訊員 楊利娜
編輯 彭衝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