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行業分水嶺?拚多多收盤市值超過阿里,成中概股市值第一

截至香港時間12月1日淩晨美股收盤,拚多多(PDD.Nasdaq)收盤市值超過阿里巴巴(BABA.Nasdaq),成為在美中概股中的市值第一股。

拚多多收漲4.03%,報147.44美元/股,市值1959億美元。同日阿里巴巴微漲0.25%,報74.86美元/股,市值1907億美元。

據環球時報報導,彭博社認為,這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一個「分水嶺」,「也標誌著從拚多多到字節跳動等一代新貴的崛起,它們正顛覆社交媒體和電子商務的傳統領域」。

拚多多的強勁的市場表現來源於給力的財務報表。財報顯示,拚多多今年第三季度收入為688.4億元,同比增長93.9%;歸屬於拚多多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155.371億元,同比增長47%;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歸屬於拚多多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170.271億元,同比增長37%。

美國當地時間11月29日開盤後,拚多多最高漲幅超4%,市值一度衝上1921億美元,超過阿里巴巴的1918億美元。截至當日收盤,拚多多漲幅略降,市值被阿里巴巴反超。收盤後,拚多多報141.73美元/股,漲幅1.96%,市值回落至1883億美元。阿里巴巴報74.68美元/股,跌幅2.68%,市值1901.9億美元,但兩者美股市值相差已不足20億美元。

面對拚多多的「逼近」,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在阿里內網回覆員工提到拚多多市值的帖子時表示:「我更堅信阿里會變,阿里會改。所有偉大的公司都誕生在冬天里。AI電商時代剛剛開始,對誰都是機會,也是挑戰。要祝賀pdd過去幾年的決策,執行和努力。誰都牛x過,但能為了明天后天牛而改革的人,並且願意付出任何代價和犧牲的組織才令人尊重。回到我們的使命和願景,阿里人,加油!」

對於拚多多實現的快速增長,環球時報引用彭博社報導表示,這凸顯出其在經濟恢復時期,利用促銷活動對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的吸引力。高盛估計,在剛剛結束的「雙11」購物節期間,拚多多的交易量可能增長了20%,而其競爭對手的交易量可能只有個位數增長。

拚多多一直以來都將低價作為其主要的競爭策略。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這迎合了消費者愈發青睞高性價比產品的趨勢。美國《福布斯》雜誌援引北京某投行董事總經理沈萌的分析稱,「隨著中國消費模式的改變,拚多多正在進一步蠶食阿里巴巴淘寶和天貓購物網站的地盤」。事實上,在今年「雙11」,如何為消費者提供更低價的產品已經成為各大電商平台的競爭重點。

拚多多與阿里巴巴「主戰場」在國內,但海外業務增長及其影響已經愈發明顯。

外媒援引分析師預計,拚多多在去年9月推出的海外電商平台Temu今年將產生超過160億美元的收入。自在美國最先落地以來,Temu現已在48個國家和地區上市,包括歐洲、中東、東南亞和澳州。「由於許多國家在今年出現生活成本危機,消費者對低成本、主要是中國製造的商品需求量增加。」彭博社則認為,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Temu的銷售額已超過另一家中國海外電商平台Shein,被認為是全球電子商務中最具顛覆性的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