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一個「合」 做強一張網 長江流域協同發展「破圈擴面」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高妞 李璐
一江貫東西,千載連古今。
12月3日,冬日暖陽映照下,長江武漢陽邏港波光粼粼,調度室里的龍門吊司機操控遠程設備手柄,讓100米外的集裝箱完成裝卸作業。陽邏港通過提升內河航運的「重要性」「含綠量」,向參加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論壇的嘉賓展示數字化賦能的「湖北實踐」。
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介紹,加快推進長江航運高質量發展、服務沿江流域經濟社會發展,不能靠單打獨鬥,需要深化一個「合」字,整合長江沿線各方資源和力量,形成流域各方「一張網」協同作戰,充分釋放長江黃金水道的「黃金」效益。
電子航道圖加速一體化
論壇上介紹,長江水系電子航道圖服務聯盟由原先的12家成員單位擴充到17家,涵蓋長江流域省市港航管理單位和科研院所,全國內河航運共建共享「水上一張圖」的格局加快構建。
電子航道圖,是利用計算機、地理信息等技術,將航道各要素信息按照技術規範進行處理,製作而成的標準化、數字化的專題地圖。近年來,長江航務部門積極探索智慧航道發展方向,加快長江電子航道圖研發推廣,並將其應用於船舶助航、航運物流、輔助決策、監控管理、應急救助等領域,構建「一圖在手、暢行無憂」航運服務新模式。
為推進電子航道圖在國家高等級航道網的全面覆蓋、聯通運行,今年4月26日,長江水系電子航道圖服務聯盟在南京成立,首批成員單位為12家,範圍涵蓋了長江干支流、京杭運河等水系航道。
半年來,長江電子航道圖推廣加速,已經覆蓋長江幹線2688公里航道,聯通京杭運河、金沙江、贛江、信江、漢江、嘉陵江等流域高等級航道2051公里,初步構建了涉長江水系「干支聯通」電子航道「一張圖」。
長江航務管理局局長劉亮介紹,實踐表明,電子航道圖作為智慧長江建設的基礎底圖,不僅為全流域管控提供真實直觀的數據基礎,也為航運用戶提供便捷高效的數據服務。
五大領域展開合作
長江是全世界運量最大、通航最繁忙的河流,港口碼頭泊位及貨物吞吐量均佔全國內河的90%,沿線協同發展正「破圈擴面」。
論壇上,長江航務管理局、中國船級社與湖北等13省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上海組合港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共同簽署《加快長江航運現代化、推進綠色智能新發展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長江航運綠色智能發展。
該《合作協議》明確,各方將從綠色發展、智能發展、運輸暢通、安全發展、產業轉型等五大領域22個方面展開合作。主要內容有:推進長江經濟帶船舶和港口汙染防治長效機制常態化運行,建設綠色低碳港口、綠色生態航道,共建長江航運信用管理體系;共同打造並運行長江航運智能管理等平台、綜合保障平台,升級公共服務平台,建設規範統一開放的長江航運市場,共建共用長江航運數據中心和長江港航一體化平台;推進長江幹線船舶運力結構調整優化和過閘運輸船泊船型標準化,發展多式聯運,擴大江海直達運輸領域和規模。
此外,長江航務管理局、長江幹線水上搜救協調中心、江蘇省水上搜救中心辦公室與湖北、湖南等7省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共同簽署《長江水上交通安全與應急管理合作備忘錄》,推動長江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共享、執法互助、管理共商、應急聯動。
湖北航運迎來新機遇
「新的協作機制,能給湖北在造船業搶灘綠色智能船舶大市場、搭建多式聯運供應鏈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方面帶來發展機遇。」湖北省綜合交通運輸研究會會長王陽紅說。
長江首艘氫燃料動力船「三峽氫舟1」號在宜昌首航,我國氫燃料電池技術在內河船舶應用實現零的突破;漢江首艘純電動集裝箱示範船「華航新能1」輪在武漢首航,漢江航運電化時代開啟……王陽紅介紹,今年「電化長江」在湖北段迎來新突破,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和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髮展等國家重大戰略的交彙點和承載地,湖北更需架好連心橋、建好朋友圈、畫好同心圓。
近年來,長江航務管理局大力推進長江航運協同發展,建立並不斷完善與沿江地方政府、交通運輸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協同聯動的合作模式,積極響應沿江省市需求,大力推動長江幹線航道整治、等級提升。10年來,該局改善幹線航道2600多公里,目前,萬噸級船舶可直達武漢,5萬噸級船舶可暢行南京,基本形成江海聯通、干支銜接、局部成網的總體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