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江村」如何寫下「誌在富民」的新篇章
從1936年到2002年,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費孝通26次到訪開弦弓村,讓這裏成為了觀察研究「鄉土中國」的一面鏡子,每年慕名而來學者、遊客絡繹不絕。現如今的「江村」,圍繞著「一心、一廊、三村、四園」的規劃佈局,打造出了以文化為核心、系統運營為支撐的「中國·江村」客廳。《鄉行記——新時代中國鄉野調查》開弦弓村篇下,讓我們繼續探尋它的發展故事?
鄉行記·新時代中國鄉野調查│江蘇開弦弓村:江村如此多嬌
新華網記者 曹瀅
如果說蘇州以其文化昌盛和經濟繁榮詮釋了人文經濟學的新時代中國樣本,那麼開弦弓村——蘇州市吳江區七都鎮下轄的一個小小村落,或可作為一個實證,探討在城鄉融合、鄉村振興道路上,人文經濟共生共榮的一些規律。
開弦弓村,是社會學家費孝通在20世紀30年代寫下著作《江村經濟》的地方。他在這部書中記載了這個江南村莊的社會結構、文化習俗和經濟狀況。從那時起,這裏就成為世界觀察中國農村的一扇窗口。
賡續文脈,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農耕文明、水鄉風貌,寄託著大多數中國人的鄉愁,早已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
沿蘇州灣一路南下,田野與河道縱橫交錯,城市與鄉村的景緻幾無差別,平疇沃野,白牆黛瓦,讓人不由得感歎這江南水鄉的富庶與秀美。
在這片太湖東南岸的湖網濕地上,勤勞的人們世代開渠排水、圍圩造地,種稻養蠶,成就了千百年來「蘇湖熟、天下足」的農業盛景,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
吳江的絲綢文化源遠流長,「日出萬綢,衣被天下」。開弦弓村是過去蠶絲業的重要中心,國際市場上著名的生絲「輯里絲」,就產於這一帶。
1936年,青年學者費孝通走訪了開弦弓村及周邊鄉鎮,寫下《江村經濟》一書。
農耕、蠶桑、鄉村建設、學術著作,這些文化標識交彙在一起,為這個太湖邊的小村子鋪墊了深厚底蘊。在人文鼎盛、群星璀璨的江南大地,開弦弓村保留了一份獨特魅力。
2017 年,吳江區提出以開弦弓村為核心,將開弦弓村與周邊村鎮連片規劃,推進農文旅融合,整體打造「中國·江村」鄉村振興示範區。
這片區域擁有兩種被列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的文化遺存,即基塘農業和蠶桑文化,二者被稱為江南農耕文明的「活化石」。塘上種桑、桑葉喂蠶、蠶沙養魚、魚糞肥塘、塘泥壅桑,基塘農業及衍生出的蠶桑文化體現了生態農業循環的觀念。
開弦弓村還被列入住建部等部門認定的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今日的開弦弓村保留了80多年前費孝通前來尋訪時的基本格局,為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活化」對照,具有重要的歷史和學術價值。
吳江區七都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王鵬宇說,「江村」的「珍寶」是江南農耕文化遺產、水鄉田園生活方式,以及與費孝通先生的淵源。只有保留好人文環境,「江村」才有根。
賡續文脈,活化傳承,讓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鄉村振興,必將為鄉村發展注入新動能。
初冬時節,稻田收割完畢,曠野重歸沉寂。開弦弓村北面有一片高標準農田,面積大約350畝。這是開弦弓村的優質品牌「江村大米」產出地。今年秋天,「江村大米」第一次喜獲豐收。
開弦弓村黨委書記夏誌驍告訴記者,在過去,這裏是成片的蟹塘,自2019年起,開弦弓村按照吳江區整體規劃進行調整,形成稻園、蟹園、桑園三個主要農業項目。
「恢復稻桑不只為打糧產繭,更要讓漸已消失的桑基魚塘、塘浦圩田保留下來,為現在的農文旅產業創造新的增長點。」夏誌驍說。
開弦弓村是東區發達地區農村的一個縮影——它曾誕生過中國最早的鄉鎮企業,也見證了改革開放的歷程。進入新時代,開弦弓村的故事更加牽動人心。
轉型升級,繪就「新時代錦繡江南魚米鄉」
改革開放以來,在蘇南鄉鎮經濟的強勁帶動下,開弦弓村擺脫了貧困,實現了溫飽和小康。與此同時,快速工業化城鎮化帶來的問題逐漸顯現:村民大多離家外出打工,連片的土地被挖塘養蟹;沒人養蠶了,成片的桑樹林被砍掉;傳統絲織業退出市場,本村企業普遍從事比較低端的粗加工,曾經紅火的羊毛衫產業逐漸向外轉移;工業廢水、農業面源汙染、生活污水亂排亂放,環境汙染嚴重……
當傳統的農業生產生活方式在現實生活中逐漸消失,富起來的村莊,卻不再是人們嚮往的田園故里。
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黨中央關於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讓開弦弓村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江蘇省實施了一系列推動鄉村振興的務實行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成為「中國·江村」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的主要抓手。
配合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要求,開弦弓村對村里的高密度水產養殖進行了清理,通過土地流轉騰退了部分散亂汙用地,關閉了工藝落後、汙染嚴重的噴水織機,對不符合環保要求、不能實現轉型升級的企業予以優化調整。
村里現在最大的企業蘇州田園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較早完成了噴水織機到噴氣織機更新換代,爭取了發展主動。企業現有職工100多人,本村人佔了一半。熟練的擋車工、機械工月薪能拿到將近1萬元。
開弦弓村南部是一片碧綠的菜畦,當地特產香青菜正值上市。村里把這片菜地擴建成340畝的「田園教育綜合體」,取名「江村1936·南園」。園里不止有菜地、稻田,有《江村經濟》書中出現過的江村橋、水車,還有快樂農場等科普活動區,開園以來不斷推出以農耕實踐和江村文化為主題的研學遊,給村民們提供了一批就業崗位。
以文化催生文旅新業態、新產品,激活鄉村經濟的「一池春水」,拓展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空間,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錦繡江南魚水鄉」圖景,正逐漸呈現在眼前。
宜居宜業,人文經濟提升鄉村生活品質
費孝通當年上岸進村的碼頭,現在被鋪設成觀景平台。這裏是開弦弓村的「心臟」,所謂「一水彎弓,一水如箭」,兩條小河就在這裏交彙。
行走在鋪著鵝卵石的村間小道,一棟棟小別墅沿河座落,水清河晏,花木繁茂,曲徑通幽。桑治朝詩人楊萬里這樣描寫當地:「望中不著一山遮,回顧平田接水崖。柳樹行中分港汊,竹林多處近人家。」雖然時光已過近千年,眼前的景緻仍能讓人感受到那份詩意。
村支書夏誌驍說,目前開弦弓村有420戶1680人。得益於過去四十多年高速增長積累下的「家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4萬元,人均住房面積85平方米。幾乎家家都有私家車,有的還不止一輛,新能源充電樁在村委會旁邊安裝了好幾個。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走向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然之路。近年來,蘇南農村先後實施了新農村建設、城鄉一體化發展等重要舉措,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造。開弦弓村的村道硬化、排汙管網等公共設施建設基本齊備。通過清淤河道、綠化美化等一系列環境整治工程,改善了村內外生態環境,提高了村民生活質量。
在如今的開弦弓村,公共文化空間是服務遊客的,更是服務村民自己的。幸福涼茶鋪、「定勝高」點心鋪、「種豆得豆」臭豆腐店……一個個趣味十足的店舖 「藏」於街巷深處,既為村民提供日常生活服務,也在「鄉味」中尋找商機;
江村市集、鄉村圖書館、書法教室、由老倉庫改建而成的文化禮堂,承載著豐富的地方文化活動,比如,有著兩百年歷史的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偶崑曲不時在這裏上演。文化傳承、旅遊服務與新農村建設在這些實用空間中實現多功能一體;
稻田深處,坐落著一處帶有江南民居特色的現代建築,一排大落地窗裡面是餐廳,向外望去是無邊的稻田。這是在舊廠房基礎上改建而成的「江村1936·嘉年華」餐廳,既適合遊客來「打卡」體驗稻田風光,也是本地村民置辦喜事可以選擇的「鄉村會客廳」。
……
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進一步彌合了城鄉差距,文化的豐盈增強了人們的幸福感、獲得感,凝聚起強大的向心力。
江村文化園是開弦弓村的標誌性建築。文化園的顧問叫姚富坤,本是村里的農業技術員。這些年來,他為幾乎每一位來訪者講述開弦弓村的故事。他還參與編纂了《開弦弓村誌》等史料,人們尊稱他為「農民教授」。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費孝通多次回訪開弦弓村調研,大多住在村民周小芳家。周小芳把他住過的房間、用過的傢俱物品保持著原樣,多餘的幾間空房安排成民宿客房。她家小院的牆上寫著兩行字:「江村在,人們就會沿著費老的足跡,走進江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這裏是長三角地區腹地,是中國經濟脈搏跳動最強勁的地方之一。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徵程上,這裏擔負著「走在前,做示範」的使命。
這裏的一磚一瓦、一弦一柱,記錄著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時代印跡。
出品人:儲學軍
策劃:錢彤
監製:周紅軍
製片人:馬軼群 萬方 徐壽權 孫佳悅 王子暉 吳新生
執行策劃:張楨 陳凱茵
記者:曹瀅 黃浩閆雨昕
編導:解嘉蕊
統籌:王新濤 戚軒瑜 張晶瑤 溫雅 楊舟 李纖
編輯:史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