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川:看中張晚意內心清澈,《非凡醫者》陳輝代表了青年群體

由陸川擔任導演,張晚意、薑珮瑤、鄭雲龍等主演的都市醫療劇《非凡醫者》正在湖南衛視、芒果TV熱播。劇中,青年醫生陳輝(張晚意飾)在外科醫學方面有著極高天賦,但他也是一位阿斯伯格綜合徵(AS,一種與孤獨症類似的社會交往障礙)患者,與人溝通存在著障礙。進入普雲醫院實習後,陳輝與同是新手醫生的袁野(薑珮瑤飾)、賀同(鄭雲龍飾)相遇,三人共同成長,在挫折中蝶變成了合格的外科醫生。

《非凡醫者》是陸川執導的第一部劇集作品,也是他導演職業生涯里首次嘗試醫療題材。他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拍醫療題材劇就像充電的過程,進入新的領域學了很多新的東西。並且醫療題材和他關注的中國人當下的生存境遇的主題殊途同歸,這讓他覺得拍這個題材很有意義。他因為「內心清澈」選中了張晚意來飾演陳輝,該劇的其他角色也都是「有特點的好演員」,他希望這群好演員能夠在劇中共同呈現出真正的醫生味兒。

陳輝、袁野、賀同(從左到右)同為新手醫生,共同成長。

陳輝代表了剛入社會的年青人

陳輝醫生因為身患阿斯伯格綜合徵,與人溝通存在著一定的障礙,他的很多外在表現顯得有點兒「怪」——比如走路和跑步的姿勢不協調、跟人說話迴避眼神接觸、聽不懂別人的言外之意等。如何讓陳輝的「怪」被觀眾所理解和接受?陸川表示,陳輝外在行為的「怪」和他的一些所謂性格「缺點」,如果單獨摘出來的話,會發現那其實都是剛踏入社會的年青人的「標配」,包括他的愣、莽撞、不會聊天、不懂得察言觀色等等。「我們只是把這些點放大了,放在陳輝這樣一個頗有戲劇性設定的人物身上。」

在陸川眼中,陳輝其實是創作者對青年群體的表達。「這是我創作時的一個想法,不是在寫一個孤案,不完全是在寫陳輝。如若陳輝不能表達青年人群體,他的困惑與困境就沒有那麼有意義。」創作過程中,他帶著主創團隊回憶各自初入職場時犯的錯誤、常被人詬病的問題,讓每個人都講述了當時內心困惑的點是什麼,感到壓抑的地方在哪裡。這些感受最後都用到了《非凡醫者》的人物塑造上。「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少年走到青年,再走到中年,從生猛走到了通達的狀態。年青人會有很多缺點,但他們大多數是直率熱烈的,創造力也是最蓬勃的。我們想表達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年青人的生存境遇。」

劇中,陳輝不通人情的狀態隨著從醫經歷的積累而逐漸改變。10集前後,他遇到了跟意外離世的姐姐長得很像的癌症晚期患者範琪琪。「遇到琪琪,是陳輝和童年記憶的告別,也是他痛徹心扉的成人禮。經歷過這次告別,他的為人處世就會成熟很多。」陳輝的成熟,表現在他懂得分辨哪些是同事的玩笑了,說話時漸漸地敢直視對方的眼睛了……陸川和張晚意就陳輝這個角色的表演方式,以及他與人交流方式的改變做了長時間的探討,探討他應該怎樣在經歷中完成自己的成長。「幾乎把每一集的每一場戲都拎出來聊了。拍攝的兩個半月時間里,我們一直在琢磨這個事情。直到最後拍完,我們倆都沒覺得一定找到了答案。」

陳輝休息時間也在練習手術技巧。

張晚意為人知行合一

《非凡醫者》以「天才醫生」陳輝的成長史為切入點和敘事線索,呈現了包括潘文斌(王誌飛飾)、劉振巍(柳小海飾)、白純(呂曉霖飾)、王凱(楊皓宇飾)等在內的老中青醫生群像,每個年齡層的醫生都特點鮮明。談及《非凡醫者》的選角,陸川透露當初看了張晚意演的《覺醒年代》(飾陳延年),就覺得他很適合陳輝這個角色。「他在《覺醒年代》的戲份不算很多,但最後那個回眸讓我看到他內心非常的清澈。」實際上,陳輝的備選演員不止張晚意一個,陸川覺得不管是由誰來演陳輝,一定要是一個內心非常清澈的、通透的男孩。

他認為張晚意的陳輝完成度相當好,也跟自己作為導演的期待非常符合。「我覺得演員能做到知行合一是很難的,但從晚意的為人和表現來看,他是一個知行合一的演員。雖然年輕,但很成熟,也很自律。他內心的期許和追求,跟他的能力、外形和表達都達到了一個比較統一的狀態,挺適配陳輝這個角色的。」劇中其他角色的選角標準,陸川的要求是「有特點的好演員」,不希望因為誰很有名氣就選誰。「拍之前我就跟製片人說,咱們不要花那麼多錢去找那些很貴但又跟這個題材不相幹的演員,得找一些內心真的很有溫度的演員過來。」

劇中普雲醫院外科三大骨幹——劉振巍、白純和王凱,飾演者都是中生代實力派演員,表演準確細膩不張揚。其中楊皓宇飾演的王凱還承擔了幽默的部分,讓整部劇於略顯嚴肅的寫實中透出一份生活的鬆弛感。陸川最早在一檔綜藝節目里見過楊皓宇。「他一個人的墊場演出,碾壓了後面的正戲,我一下子對他印像極深,當時就說一定要跟他合作。」楊皓宇是位好演員,但不是流量演員,陸川推薦他的時候也遇到過阻力,但最終拍出來讓大家都感到驚豔。陸川感慨,中國其實有很多這樣的寶藏演員,他們可能沒有那麼俊俏的容顏,但有著非常精湛的表演技藝,包括這部戲的楊皓宇、柳小海、呂曉霖等,他希望更多的觀眾能看到他們的風采。

這部劇塑造了個性鮮明的醫生群像。

拍醫療劇像是充電的過程

《非凡醫者》是陸川職業生涯里首次嘗試醫療題材,他形容這像是一個充電的過程。一方面整個項目籌備過程中就像是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他學習了很多醫學相關的知識;另一方面他為了拍這個戲採訪了很多醫生和醫療病案,深入瞭解了當下的醫患關係。「不光是瞭解醫生,也瞭解這些病人,然後我就發現這其實就是當下社會生活的一個切面。通過一個職業類型劇,最後還是走到了我個人很關注的中國人當下的生存境遇這個主題,我會覺得做這個題材特別有意義。」

儘管陳輝被設定為「天才醫生」,但該劇的敘事並沒有大開「金手指」,劇中的醫生拚盡全力也救不回患者的時候更多。「人類醫學發展到今天,能解決的醫學問題其實也非常有限。所以醫生再天才,也會經歷非常多的失敗。」陸川覺得醫生並不是一個誌得意滿、努力必然收穫成功的職業,而是要面臨無數挫敗,經歷很多絕望時刻的職業。「我問過自己有沒有勇氣去做這個行業,答案是沒有。我很尊重醫生,因為他們不光要想辦法治癒病患,也要從心理上治癒自己,所以我很希望能夠把醫生內心的焦慮和焦灼真切地反映出來。」

陸川希望角色身上要有很重的「醫生味兒」。「什麼是真正的醫生味兒?我覺得不光是消毒水的味道,最重要的是一種人味兒。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有情感有溫度的人。」因此,劇中的醫生不止奮鬥在手術台前,還有很多細膩的生活細節、辦公室幽默橋段的呈現。比如劉振巍的初戀轉到外科病房,王凱調侃他「老房子著火」,後來這句話被直愣的陳輝原樣複述給了劉振巍夫人馬蘭。陸川本人很喜歡黑色幽默,創作這部劇的時候他希望幾個主人公之間要有一些黑色幽默的基調,因此專門加了這樣的內容。「拍一個劇是不是可以既能讓人哭,也能讓人不時發出會心的微笑,這樣生活才能走下去。」

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編輯 佟娜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