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丨嚴寒中作業,他們收到了這些溫暖——多地關愛戶外勞動者一線掃瞄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題:嚴寒中作業,他們收到了這些溫暖——多地關愛戶外勞動者一線掃瞄

新華社記者

強寒潮影響我國中東區地區,雪後極端低溫和持續低溫天氣更是給戶外作業帶來不少挑戰。交通、電力、供暖、外賣等多個行業的勞動者,在寒潮降雪中堅守一線,保障著社會生產生活秩序的正常運轉。嚴寒中作業時,他們收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溫暖和關愛。

在北京市海澱區海澱街道,「溫馨驛家」13日開展了「小哥加油站,活力‘心’早餐」愛心活動,街道誌願者們將早餐提前打包好,發放愛心早餐50餘份。「一早忙起來沒時間吃飯,沒想到在這還能吃到早餐,喝到熱騰騰的咖啡,特別感動。」一位外賣小哥說。

北京市海澱區海澱街道為外賣員送去咖啡。(北京市海澱區海澱街道供圖)

「一碗羊湯下肚,賽過秋衣秋褲」。這幾天,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太原工務段出動掃雪人員逾千人次,對線路、道岔、隧道等重點部位進行不間斷清雪除冰。他們採購下發羊肉500餘斤,讓作業後的職工喝上溫暖的羊湯。

熱茶、薑湯、熱飯,棉服、暖寶寶、保暖護膝……寒潮中,一份份溫暖在傳遞。

國網晉城供電公司對涉及供水、供暖、供氣等民生用電的變電站、供電線路進行特巡值守。後勤服務人員也在忙碌著,為風雪中搶修線路的一線員工專門熬製了薑湯,並和熱水、方便食品一起送到前線。

航天科工三院三部為執行科研試驗任務的外場職工發放棉服、棉手套、暖水袋等,慰問外場職工家屬,解決職工後顧之憂。

在太原火車站,工作人員將應急食品送到機車司機手中。(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供圖)在太原火車站,工作人員將應急食品送到機車司機手中。(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電動車擋風被、車把套、手套、護膝、保溫杯、暖寶寶……美團外賣北京各個站點陸續為騎手分發防寒物資包、冬季工裝裝備。站點還為騎手們準備薑湯,在健康專區小藥箱補充了感冒藥、凍瘡膏等。

休息亭、愛心驛站、加設暖氣……寒潮中,一項項舉措惠及勞動者。

零下5攝氏度的寒風中,環衛工人在鄭州市紫荊山立交橋附近除冰、清掃垃圾,幹完活便在旁邊的一個戶外勞動者驛站吃飯、休息,這裏空調開得很足,還備有燒開的冰糖雪梨水、方便麵、藥物等。據介紹,鄭州市金水區擁有8所戶外勞動者驛站、43個環衛驛站,都可以供環衛工人休息。

內蒙古準格爾旗在戶外放置了52座環衛工休息亭,並配備了電暖氣、座椅、熱水壺、充電插座等,解決了700餘名環衛工人臨時休息、飲水等問題。此外,雪天戶外作業存在一定安全風險,準格爾旗環境衛生事業中心還為環衛工人們購買了意外保險。

12月12日,在位於北京市海澱區的一處工地上,工人在喝薑茶驅寒。新華社記者 彭子洋 攝

「今年冬天冷,但是崗亭里卻更暖和了。」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區一處崗亭執勤的民警蘇偉說,「最近,集寧區公安分局對各交警執勤崗亭進行了全面翻新改造,統一鋪設了電地暖,還加裝了空調,給我們營造了溫暖、舒適的工作環境。」

今年以來,通過自建、社會共建以及與品牌商家合作等方式,美團外賣在全國各地建設超過3.8萬個騎手驛站,提供飲水、休憩、微波爐熱飯等生活服務。

依靠科技力量、優化工作時間、發放低溫補貼……想辦法、出實招,多措並舉關愛勞動者。

在吉林省白山市的白山220千伏變電站,一台智能巡視機器人正在風雪中巡視。監控室內,國網白山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一班班長楊博宇在線查看機器人遠程傳回的圖像和數據。

他所在的轄區多數變電站和送電線路位於山區,地形複雜,雪後更是溝壑難行,人工巡視費時費力,在極端天氣下出行也極易發生危險。「用機器人進行智能巡視,可避免惡劣天氣下巡視人員無法到達多個變電站開展設備檢查的情況,同時也提高了巡視精度和時效,縮短了隱患發現和處理的時間。」他說。

配合「嚴寒保護」應急機制,在風雪天氣,美團外賣平台站點會實時關注各個配送區域的路況及訂單情況,通過增加訂單補貼、延長配送時間、縮短配送距離、剔除超時差評等措施幫助騎手降低配送壓力。

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多家單位此前聯合出台《關於發佈全省高溫和低溫津貼標準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安排與之存在勞動關係的勞動者從事低溫戶外作業,且連續作業4小時以上(含4小時)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低溫津貼。

寒冬中,期盼有更多的關愛和舉措,溫暖勞動者們……

(本文來自於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