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新作《霸王別姬》首演,將敘述主體對準女性角色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北京人藝小劇場跨年作品《霸王別姬》12月20日登上舞台,這部由莫言編劇,林叢導演的新排作品,以詩化的語言、現代的視角、創意的舞台形式給觀眾帶來獨特的審美體驗。據悉,演出將跨年上演,持續至2024年1月14日。

《霸王別姬》有創意的舞台形式。 李春光 攝《霸王別姬》有創意的舞台形式。 李春光 攝

繼《我們的荊軻》在人藝成功上演後,《霸王別姬》成為又一部登上人藝舞台的莫言作品。在莫言筆下,「霸王別姬」這一經典古典故事,被賦予新的詮釋和探討空間。該劇借助這一歷史故事的架構,展開了一次超越歷史的想像——愛情與權力、個體與責任、生存與命運……成為主人公自我認知與選擇的困境。這部戲沒有按照傳統意義上起承轉合的方式來講述一個故事,而是用近乎天馬行空式的想法去表達一種思想與情感,帶給觀眾一種現代的視角與思考。正如莫言所說,「這是一部讓歷史融入現代的歷史劇;這是一部讓現代照亮歷史的歷史劇。」

「這部作品源於莫言老師一個美妙的設定——如果呂雉和虞姬在楚營會面,那會是什麼樣的情境。」導演林叢介紹道,這種設定使作品有了用女性視角去觀照歷史的可能性。在莫言作品深厚的文學基礎上,導演以女性創作者的視角和感受對原作賦予了一些新的解釋。作品一改「霸王別姬」的傳統設定,將敘述主體對準了劇中的兩位女性角色。「這部戲是表達在大的歷史背景、人生命運之下,女性對於愛情、權利、人生目標的思考與選擇。」在劇中,無論是呂雉還是虞姬,都代表了女性的不同側面,看似截然不同,實際上正如作品中所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此次話劇《霸王別姬》中,兩位女性的對手戲是這部戲的華彩部分。 李春光 攝此次話劇《霸王別姬》中,兩位女性的對手戲是這部戲的華彩部分。 李春光 攝

曾經在《丁西林民國喜劇三則》中被觀眾熟知的青年演員孫翌琳,此次在《霸王別姬》中出演呂雉,這是她今年繼《晚安,媽媽》《長子》之後,第三次挑戰人藝的小劇場新戲;對飾演虞姬的青年演員陸璐來說,《日出》中的陳白露之後《霸王別姬》中的虞姬也讓她實現了成長和突破。兩位女性的對手戲是這部戲的華彩部分,無論是呂雉的勇敢還是虞姬的單純,都非常具有衝擊力,表面充滿了激烈的爭鋒,但實際上卻是兩顆心靈的交彙。在兩位演員看來,這樣的對手戲就像坐「過山車」一樣充滿驚險與挑戰。兩位女性身邊的「霸王」項羽也不再是一個悲情英雄,飾演者王俊淇將人物的單純善良與癡情脆弱表現得更為突出。這樣的處理使得觀眾更能夠抽離歷史和人物本身的愛恨糾葛,從而觸發對純粹的人性與選擇的思考。再加上劇中張瀚生飾演的範增和魏嘉誠飾演的侍衛,如同線索一樣串聯並推動劇情的發展變化,使得全劇節奏緊湊又高潮迭起。

值得一提的是,《霸王別姬》的舞台美術同樣帶給觀眾驚喜。走進小劇場,觀眾席與舞台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球形「中軍大帳」,觀眾拉開帳簾,就像走進了封閉空間,與演員一同被包裹在其中。觀眾在高低錯落的蒲團上就坐,從四面環繞演員,參與到演出中。這種全新的觀演關係也是這部作品著重去探討的部分,「希望表演空間讓觀眾和舞台包裹在一起,隔絕外界的打擾,去聆聽內心的聲音。」導演和舞美設計表示。

編輯 田偲妮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