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2024|秒秒測梁於陽:佈局全球市場 期待與各行業聯合創新

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

隨著全球經濟的深度調整,2024年的中國經濟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下了「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的基調,並指出,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一系列工作的部署下,經濟預期能否抬升?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出台如何有力更有效?明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能否實現可持續增長?企業家們信心如何?

值此新舊交替之際,貝殼財經推出年度專題報導「看2024」,攜手中國知名經濟學家、學者和企業家,建言中國經濟,助力中國經濟復甦與繁榮。

貝殼財經約訪了秒秒測科技創始人、CEO梁於陽。

秒秒測科技創始人、CEO梁於陽 圖/受訪者供圖秒秒測科技創始人、CEO梁於陽 圖/受訪者供圖

貝殼財經: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了科技創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性。請問秒秒測科技在過去的一年中是如何利用科技創新推動企業發展的?2024年,你有哪些科技創新的計劃或策略?

梁於陽:秒秒測是一家做無線傳感器的公司,在2023年,我們公司在「如何把AI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做了很多嘗試。現在的感受是:1、對於程序員的幫助是最大的,對於一些代碼的基本編寫提效很多;2、對於「輕諮詢」很有幫助,這使得我們的學習能力與思考框架的完整性提升很多;3、初級文件的寫作,文件的理解,在線會議錄製後的摘要,都給公司帶來很多效率上的提升。

在2024年的科技創新方面,我們會嘗試更多的無線技術在傳感器的應用,比如說直達衛星的傳感器的預研。另外就是在各個維度提高效率,因為IoT的應用是否廣泛的核心是「更低的成本實現更小顆粒度的監測」,這使得秒秒測需要在產品設計、工藝製造、先進算法等多方面做到極致。同時,我們相信AI對於世界與我們業務的推動,2024年要把AI的應用在公司內部進行更廣泛的推廣。

貝殼財經: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了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有效需求,以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請問秒秒測科技在這方面有何具體計劃和策略?你對2024年的預期是什麼?

梁於陽:秒秒測認為供給側的改革與創新是產生顛覆性創新的重要源泉。我們的理解是:從技術層面提出符合大勢需求的技術與產品,是秒秒測應該做的事情。

比如說:全球對於減碳的需求導致要發展新能源,而新能源除了核電以外的最大特點就是能源的不穩定性,這就導致了電池與儲能會大力發展。而電池的不穩定性導致儲運、運行都有很大的安全挑戰。在這個行業里,除了各種「有線前裝」傳感器以外,還需要秒秒測做出更多的無線傳感器來輔助儲運和日常的安全運營。

簡單來說,基於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提供無線傳感解決方案來滿足其需求,是秒秒測的策略之一。這裏有一個重要的點:秒秒測懂的是無線傳感,但不懂各個行業的痛點與需求,而這時,更早更快地去瞭解各行業的痛點成為秒秒測是否可以在ToB領域快速增長的關鍵點,我們希望能與各行業做聯合創新,而不是常規的「我做了一個產品,我賣給你」這種方式,我們相信,很多偉大的創新來自跨界。

貝殼財經: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了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性。請問秒秒測科技在這兩個方面有何計劃和策略?你期待這些計劃和策略將如何推動企業在2024年的發展?

梁於陽:秒秒測認為「重點領域」等同於 「大勢」,從全球的角度來看,每個地域其行業的先進性是不一樣的,秒秒測所要面對的是各行業各地域里有創新衝動的公司,通過市場手段去宣傳,去獲得創新線索,來獲得秒秒測ToB業務的增長,這是我們2024年的策略。

目前,我們面臨著生產力過剩的挑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域範圍內的「內卷」,所以,我們需要把眼光放在全球,尤其是「一帶一路」、RCEP這類國家

AI能讓整個社會的效率得到提升,AI的基礎是數據,而傳感器正是真實世界數據的來源之一,所以我們堅信來自全球的需求會使得我們有很多創新機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吉喆

編輯 桑治鈺婷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