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落實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場景超140萬個

如何推動金融與數據深度融合發展,共赴數智金融創新未來?

12月28日上午,以「賦能科創產業發展 金融與數據雙輪驅動」為主題的2023金融科技應用與服務大會在滬開幕。本次大會特邀100餘名行業重磅嘉賓、200多家行業標杆企業參會,聚焦如何構建普惠金融服務生態、如何做好數字金融新文章等核心議題進行圓桌討論。

12月28日上午,2023金融科技應用與服務大會在滬開幕。 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圖12月28日上午,2023金融科技應用與服務大會在滬開幕。 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圖

大會主辦方表示,金融科技行業的「上海模式」,是指結合上海市經濟發展情況和產業環境形成的具備區域特色和可複製性的金融科技產業創新發展模式。

在打造有代表性的產業模式上,上海有著區別於其他城市的獨特優勢:從整體發展情況看,據日前發佈的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發展指數,上海的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發展指數排名全國第一、全球第三;從市場基礎看,上海金融基礎設施和要素市場齊聚,目前有外彙交易中心、上證所、上期所、中金所等,各大金融市場和多個交易所的規模體量居於全國前列;從行業環境看,上海吸引眾多國內外知名金融服務商、金融科技獨角獸、細分領域龍頭科技企業前來聚集;從技術優勢看,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領域的創新優勢,為金融科技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此外,上海在金融科技產業實踐上走在全國前列。澎湃新聞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上海已經落實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場景超過140萬個,推出22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的試點項目,以及首批26個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項目。

上海數據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朱宗堯在會上致辭時透露,一年多來,數據集團重點打造了城市級智能化數據開發運營平台,比如城市級的區塊鏈基礎設施「浦江數鏈」已於今年10月16日正式上線,並先後建設大數據普惠金融平台、綠色金融平台和正在規劃建設的科創金融服務平台。

朱宗堯表示,數據要素在支撐「五大金融」高質量發展中大有可為。深化數據在金融機構業務經營和風險管理當中的應用,將更加快速和高效地激發和釋放數據要素的內在能量,推動金融服務效能的提升。

黃浦區委常委、副區長徐知在會上透露,黃浦區金融機構集聚,是上海打造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金融集聚區,目前,全區有6家全國性的金融要素交易市場,每天的金融要素交易量佔到了全市的70%。黃浦有720多家持牌的金融機構,比例約佔到全市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