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聲川解讀會昌戲劇小鎮:文人氣質,全年有戲,景觀就是戲劇佈景

會昌戲劇小鎮暨會昌戲劇季001從1月5日持續至1月14日,這段時間里,小鎮上演了超過兩百場演出,舉辦了近百場的戲劇活動——涵蓋賴聲川大講堂、小鎮會客廳、系列講座、演後談、中英文的古宅讀劇等。為什麼要創辦會昌戲劇小鎮?這裏和其他戲劇節有什麼區別?會昌和烏鎮定位有什麼不同?會昌戲劇小鎮的發起人之一賴聲川作出了詳細的解答。

賴聲川在會昌戲劇小鎮。 新京報記者郭延冰 攝賴聲川在會昌戲劇小鎮。 新京報記者郭延冰 攝

將戲劇「生活社區化」

知名華人劇作家賴聲川的祖籍是中國江西會昌,當他再次回到家鄉,看著質樸的村莊他不禁感慨:「當年父親是如何從這裏走出去,到外面的世界去闖蕩的?簡直無法想像」。賴聲川出生在美國,成長在中國台灣。父親在他14歲那年就過世了,賴聲川在回到會昌之前,對家鄉的印象都來自於父親1947年離開家鄉前,站在賴家老屋裡拍的一張照片。20世紀80年代,賴聲川在美國讀書時收到了家鄉叔叔的來信,從此他開始跟家鄉重新建立聯繫,也是在那時,他覺得自己終於不再是一棵沒有根的樹。

2015年,賴聲川回到家鄉會昌時萌生了一個想法,他希望自己每年都可以帶一部戲回到家鄉,讓這裏的父老鄉親也能看到像在北京和上海的國際水準演出。2017年10月,會比立斯北街改造項目開工建設,引入以賴聲川為代表的特色戲劇文化,全力打造以「戲劇文化高地、戲劇產業基地、戲劇生活社區」為定位的會昌戲劇小鎮,致力於發展國際化的會昌戲劇季、打造年輕化的戲劇人才集聚區、建設市井化的客家生活美學地。

會昌戲劇季001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
會昌戲劇季001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會昌戲劇季001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

如今的會昌戲劇小鎮,保留了原有老縣城的街區風貌,印刷廠改建成會劇場、宗祠修葺成為園林劇場、還有街屋改建的實驗劇場及排練場,更有開放式的有容廣場、賴家老屋廣場、三角廣場和貢水河之岸,這裏成為了全新的會昌戲劇小鎮。小鎮邀請了運營烏鎮的團隊來做會昌戲劇小鎮的運營和規劃,賴聲川表示會昌戲劇小鎮是他一直以來的一個夢想,希望可以在這裏探索、打造一種文化創意生態,他希望會昌能夠成為中國贛南地區的一個文化磁場,讓全世界喜歡劇場和戲劇的人都能來看一看。

新京報:你說過希望戲劇和藝術能給當地年青人帶來一些改變,你希望是什麼樣的改變?

賴聲川:這種改變其實已經在發生了,因為我們的「和聲戲劇技術學院」已經上了一個學期的課,附近的年青人現在有新的大學和戲劇方面的專業可以選擇。我們上海的上劇場也在這裏駐紮,有很多各地的人來問怎麼報名、怎麼參加,未來「和聲戲劇技術學院」會增加更多專業,或者這裏會變成一個很重要的戲劇行業孵化的地方。

新京報:會昌戲劇季和其他戲劇節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賴聲川:會昌戲劇小鎮不是一個戲劇節,我們的願望是這裏全年一直都有演出,你可以來旅行,也可以來看戲,這次的開幕季就有一點像一個迷你的戲劇節。它和烏鎮不一樣,烏鎮還有它自己存在的價值,但這個小鎮就真的叫戲劇小鎮。這裏的很多景觀直接就會成為戲劇裡面的佈景,比如前幾天我們看到《鏡花水月》這部戲的綵排,我就在感慨:這是虛構的故事,但都是真實的牆。

《鏡花水月》觀眾席的老籐椅,收集自當地人家。 主辦方供圖《鏡花水月》觀眾席的老籐椅,收集自當地人家。 主辦方供圖

賴聲川專為會昌戲劇小鎮創作的全新作品《鏡花水月》。

還有一點就是,這裏是我的家鄉,所以我的作品總是會在這裏出現的。就像俄勒岡莎士比亞戲劇節,它在美國的一個小鎮,這個小鎮所有的經濟都環繞著戲劇節,這個戲劇節差不多11個月都在演出,它承諾十年內會演完莎士比亞所有的作品。我當然不敢這樣想,但是至少你每次來這裏,都可以看到我一部或者兩部作品,這次是可以看到三部。《寶島一村》《暗戀桃花源》,還有一部是專門為會昌戲劇小鎮創作的全新作品《鏡花水月》,這部戲的首演也在這次戲劇節上面亮相。

新京報:會昌戲劇小鎮如何做出差異化?

賴聲川:這裏很小,只有烏鎮1/15的面積,我們這裏的水系和烏鎮的水也不一樣。烏鎮在以前曾經就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地方,是出商人的地方。會昌這裏是出文人的地方,自古這兩個地方的氣質就不同,所以也不可能做成一樣。

會昌戲劇小鎮海報設計的靈感,來自廣場的那棵樹。會昌戲劇小鎮海報設計的靈感,來自廣場的那棵樹。

新京報:會昌戲劇小鎮的海報是地面上一棵樹,下面是一個燈泡,這個創意是怎麼來的?

賴聲川:燈泡這個想法是一秒鍾就想到了,七八年前我們要做這個戲劇小鎮,我就想到要在廣場中間擺一個燈泡,這是第一時間就想到的。現在的廣場上面原本有一些老房子,後來我們的建築師去看了一下,有歷史價值的保留,沒有價值的、房子都快倒了的,臨時搭建的那種就拆掉了。變成廣場後,有兩棵樹,它們都有三四百年的歷史了,之前因為各種建築本來是看不到它們原貌的。其中門口的那棵,我聽說當年丹恩小平就經常在那棵樹下面抽菸,想事情,這給了我很大的創意的能量。概念是這樣的——燈泡在下面照亮所有的根,然後根再長出樹,這也反映了我的心情和夢想,就像愛迪生點亮燈泡的一瞬間,一個工業化的時代就到來了。

新京報記者 張坤玉 郭延冰

編輯 田偲妮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