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通報「郝邵文女兒被霸淩事件」:同學主觀上不存在蓄意或惡意,未認定該事件為「霸淩行為」

來源:九派新聞

1月19日,杭州威雅學校針對「郝邵文女兒被霸淩事件」發佈通報。

關於我校學生家長在社交媒體上發佈關於所謂「校園霸淩事件」的告家長書

尊敬的家長們:

對於我校近期發生的一起學生間的負面事件,以及由此引起的涉事學生家長在社交媒體上持續發佈關於所謂「校園霸淩」事件的輿論(「事件」),已經引起一定的公眾關注。無論本次事件的事實情況如何,我們都對此事件中受到影響和關注的孩子和家庭真誠致歉,他們不應被輿論推至風口浪尖,承受前所未有的關注和議論。

自事件發生以來,我校高度重視,目前已經全力配合政府派駐的聯合調查組完成了對此事件的調查。秉持著我校對「全人教育」辦學理念的堅守,也懷著對輿論傳播的敬畏之心,我校現特此向各位家長報告本次事件的真實經過與調查情況,明確我校在處理此事件中的立場,並表明我校對待此事件的嚴肅態度。

一、事實背景

關於此事件的具體經過,以下為詳細說明:

1.2023年12月16日(週六)下午,A同學(三年級某班)的父親發消息給小學部校長,投訴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被同班的兩個孩子「霸淩」。小學部校長回覆家長說,學校會在週一盡快調查後給予家長反饋,並通知了小學部的中層領導、三年級組長以及班級老師。

2.2023年12月17日(週日)晚,A同學的父親再次發消息給小學部校長,並告知已準備好律師及報警事宜,先備而不用,需要時隨時可以派上用場,小學部校長回覆在週一上課後會立即調查。

3.2023年12月18日(週一)上午,老師查看監控,監控記錄顯示體育課課間時,數名同學在玩耍過程中有同學配合扮演倒地的遊戲情節,在這個過程中A同學的臉被B同學打到。經詢問本人,A同學說不確定B同學是玩耍時的無意過失還是故意擊打。A同學還提及B同學未經她同意抽了她的紙巾,以及另一位同學有兩件事令她不開心,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不開心的事。

4.2023年12月18日(週一)下午12:20,小學部校長、該班班主任和年級組長3位老師與A同學及名字被其提及的幾名學生進行了談話。老師們強調了幾點同學間相處的方式、方法和邊界感。B同學因為自己在課間遊戲過程中遊戲方式不妥並打到A同學的臉,向A同學進行了道歉,A同學也接受了B同學的道歉。

5.2023年12月18日(週一)下午14:50,班主任和年級組長與A同學的父母,其經紀公司代表,和另一名家長一起召開了家長會。A同學的父母要求學校開除B同學,且否定了學校提出的其他以教育為目的的解決方案,並警告學校下一步會採取法律手段、進行媒體曝光和報警。在此會上,由於個別學校代表在當時的溝通方式和方法不到位且不夠共情,激化了家長和學校對立的情緒。

6.2023年12月19日(週二),

a) 我校小學部安排一位專職助教老師密切關注該班全體同學。由於其他同學早上到校後突然開始討論A同學和B同學的事,這使得A同學十分不愉快。老師隨即帶A同學到心理關懷教室進行了疏導,A同學情緒好轉後才和其他同學開始玩耍。

b)因家長對學校的處理方式及結果並不滿意,於12月19日通過年級家委向校長辦公室進行投訴,要求約見學校校長。校辦主任確認12月20日會面具體時間。

c)同日,我校接到戴村派出所工作人員電話,反映有A同學的家長派律師到派出所詢問有關學校霸淩相關問題,要求學校出具情況說明。

d)同日,小學部校長、年級組長和B同學的家長一同開會,瞭解孩子回去和家長反饋的情況,沒有發現異常。但學校建議家長加強對孩子的關注和引導。

7.2023年12月20日(週三),學校接收到12345市長公開電話單,信訪時間為19日下午16:21,內容為「孩子被兩名同班同學毆打、搶奪物品,目前已知是5名同學陸續被霸淩,持續2個月,學校處理態度不積極,稱是學生打鬧,需被打的學生家長提供長期霸淩的證據,其表示校方有監控有拍到其孩子被打,故希望由區教育局介入處理。」同日上午,校長與前來反映情況的共4組家長(包括A同學家長)分別會面,聽取家長的反饋意見。應A同學家長的要求,學校答應最晚2023年12月22日會給到明確的答覆。

8.2023年12月21日(週四)至22日(週五),

a)校領導就此事進行訪談調查,查看監控錄像。得出的結論和前期小學部反饋給家長的一致:未存在確實的霸淩行為。

b)22日上午,校領導就此事與幾位家長交流溝通調查的結果,以及後續學校對學生加強關注和引導教育的措施,但就B同學行為的定性及對其的懲戒力度,未能與家長們達成共識。

c)同日下午,學校接到派出所通知,前往派出所聽取家長訴求。

9.2024年1月2日(週二),A同學的媽媽在微博、小紅書發佈了《我們被杭州威雅實驗學校的假宣傳騙了》。輿情擴散,考慮到不滿十四週歲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敏感性,學校方面未在任何社交平台予以公開回應。

10.2024年1月3日(週三),

a)上午校董抵達學校,開展獨立調查,調取了完整的監控,並與班里6名學生進行了訪談。

b)下午區教育局及派出所工作人員到校瞭解情況,隨後通知我校政府將派駐聯合調查組進駐學校,請學校做好配合工作。

11.2024年1月4日(週四),聯合調查組入駐學校進行調查。

12.2024年1月5日(週五)下午,我校校董隨同聯合調查組赴A同學居住地,向A同學父母及其經紀公司代表就此事件給他們帶來的不便和困擾主動致歉,並且聽取A同學家長的三個訴求:1、學校未來有什麼舉措避免霸淩,如何處理霸淩行為以及如何落地;2、學校在公開渠道的道歉和回應;3、校領導在私下場合向A同學道歉。

13.2024年1月8日(週一)上午,校董、校長以及A同學班主任老師和班級助理教師上門拜訪,向A同學就此事件對她產生的影響致歉,並再次向A同學父母就整個事件溝通和處置的不及時等方面再次誠懇致歉,也向其介紹了學校後續的十條措施,並告知會向所有家長通過家長會的形式就學校在此事件中存在的問題予以公開致歉。家長現場表示已和學校達成了諒解。但是,家長就公開致歉的形式不予認可,要求學校必須有官方的書面文件在公開渠道發佈。

14.2024年1月11日(週四),A同學父親發微信給校董,告知1月15日,如若還是渺無音訊,將會繼續採取行動。對此,校董致電A同學的父親,考慮到由於雙方週五至週日均不在杭州,因此確認在週一(1月15日)見面商議各方都認可的公開方式。

15.2024年1月14日(週日),聯合調查組到學校,向校方及家委代表宣讀聯合調查組調查結果。

16.2024年1月14日(週日),校董嘗試聯繫A同學父親關於15日會面的事件地點,A同學父親拒絕會面。

17.2024年1月15日(週一),校董再次嘗試聯繫,A同學父親電話中表示下午4點為學校答應公開致歉的最後時間節點。4點校董聯繫告知A同學父親,調查組結果已經出來並且告知了學校和家委代表。即使不考慮調查結論,任何的公開信、媒體報導只會又掀起一波不明真相且具有煽動性的輿情,再次把每一個孩子推到風口浪尖造成二次傷害。學校有責任對A同學和其他每一個威雅的學生負責,特別是對於剛剛三年級的未成年孩子來說。因此,這個所謂的公開道歉形式,學校無法答應。A同學父親表示不接受並斥責學校,且告知校董他們會網上繼續發聲,給大家一個反饋。

18.2024年1月17日(週三)至18日(週四),A同學的父親和母親分別在微博、小紅書等媒體平台持續發酵此事,包括《希望我們的經歷能讓其他家長更警醒:原來我們不能期待每一個學校都能給予我們的孩子應得的保護和公正。原來父母和孩子之間信任的溝通是這麼難得寶貴!》、《人在做天在看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理自在人心 畫上句點,大步向前。》、《半個月過去了,我們終於等來了結果》等。

19。 2024年1月18日(週四)晚,校董在政府相關部門的陪同下,再次與A同學父親及其同伴會面,並再次表達了學校對此事件給A同學及其家人造成影響的歉意,A同學父親再次要求學校發出公開致歉聲明。

二、調查結果

關於此次事件的調查結果,聯合調查組於2024年1月14日向我校及三位家委代表進行了通報,具體情況如下:

聯合調查組調取了監控,調閱了學校書面報告,並詢問同學、教師及學生家長,也充分瞭解了學校防範學生霸淩工作的開展情況,並就該班是否存在欺淩現象以及學生日常表現、平時關係、行為習慣等等進行了充分細緻地瞭解。同時調查組還赴當事人同學居住地,與該同學及其家人進行一些問詢。調查組認為,學生B同學主觀上不存在蓄意或惡意,未認定該事件為「霸淩行為」。同時也指出學校在這個事件處理當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家校溝通、應急處置、日常精細化管理三個方面,希望學校在這三方面加強管理。

三、後續處理

通過此次事件,我校認識到,任何與學生福祉相關的事件都應該謹慎處理。無論此事件的事實情況如何,我校作為教育單位,都將堅持對校園欺淩零容忍的態度,竭盡全力確保我校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健康的成長機會,始終堅持公正無私地對待每一位孩子。同時,我們始終認為學校應該是一個容錯的環境,應當秉持教書育人理念,給予孩子在錯誤中學習的空間,允許孩子在跌倒中勇敢地站起來。

出現此類事件,我校首先要做自我反省,為何本是8至9歲朋友之間的問題,卻擴大到如此程度。在內部複盤整個事件後,我們發現了若干需要改進的問題,並已經採取措施,加以改進:

1。 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更具同理心,改善家校關係。

2。審閱並修改學生行為規範(獎懲措施),重申申訴渠道和流程,以便提早發現問題苗頭並及時處置,加快反饋和反應速度。

3。完善日常管理制度,準備相關事件應急預案,協助處理輿情,並確保執行到位。

在整個事件中,我校以及相關政府部門始終堅持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和心理健康,特別是那些直接捲入此次輿論風波的孩子們。自始至終,我校持有理性和自省的態度,積極與涉事家長溝通,全力理解並尊重他們的情感,努力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同時,我們並未通過任何公開渠道對此事件作出回應,以避免不必要的輿論擴散,對孩子們造成二次傷害。儘管我校和各級政府部門多次嘗試協商,涉事家長依然於2024年1月17日至18日期間在微博和小紅書等平台上持續發佈有關此事件的相關片面信息,不斷地擴大輿情,並且反復要求學校在公開渠道正式致歉回應。應要求,我校在此對此事件進行適當的正式回應,向各位家長和公眾致歉,並以此平息輿情,以正視聽。

各位家長,我們真誠地呼籲大家保持理性溝通。如果對我校教學教育工作不滿,您可以向校長提出投訴並請求調查。若對校長的決定不滿意,您可以通過申訴郵箱反映,我們的集團會進行獨立調查。如果對集團的處理結果仍有異議,您可以通過政府官方投訴渠道或法律途徑尋求幫助。

同時,我們敦請各位家長謹慎使用媒體渠道表達訴求,網絡輿論往往不會深入客觀地瞭解事實真相,也不會考慮對孩子心理的深層影響。這不僅關乎涉事孩子及其個人信息的泄露,也影響到整個班級、年級乃至整所學校的學生及他們的家庭。我們呼籲大家,若擁有特殊的公共平台資源或渠道,應知道「更大的能力,需要擔負更大的責任」。此次事件已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政府各級領導也在積極關注此事,並投入大量公共資源,對社會已經造成了不良影響。

我們始終歡迎所有家長和社會各界繼續監督我校的工作,並提出寶貴建議。我們希望還給事件涉及的孩子、家庭和學校其他學生安寧與平靜。同時,我們將以此事件為契機,再次重申學校對校園欺淩零容忍的態度,進一步改進學校管理,確保每一位學生在威雅學校能夠健康成長。

最後,我們再次為此事件給所有孩子們和家長們造成的影響表示誠摯的歉意!

相關新聞

郝邵文女兒遭校園霸淩?本人回應:今天我只是個8歲女孩的爸爸

來源:上觀新聞

1月2日,前知名童星郝邵文的妻子林寧瑞在社交平台發佈文章,名為「我們被杭州威雅實驗學校的假宣傳騙了」。

文中林寧瑞控訴8歲的女兒林笑可在杭州威雅實驗學校受到了校園霸淩。她在得知此事後與學校進行了三次面談,學校仍未有進一步的措施,這讓她感到「被學校從背後深深的刺傷了」。

在林寧瑞文章的評論區中,網民們也各抒己見。

一部分網民對於林寧瑞女兒遭受的校園霸淩以及學校不作為感到十分憤懣。

而一部分網民則站在中立的角度,認為林寧瑞的一番抒發並沒有講清楚前因後果,可能只是單方面的臆想。

郝邵文曾因《笑林小子》進入娛樂圈,因電影《新烏龍院》中扮演戴墨鏡的小和尚而走紅。

2019年,郝邵文與化妝師林寧瑞結識並交往,並在2022年結婚。近幾年,郝邵文又因林寧瑞工作的緣故,搬到了杭州定居。

女兒林笑可是郝邵文的繼女,2021年進入杭州威雅實驗學校就讀。郝邵文也曾發佈一則送女兒上學的影片vlog,影片中郝劭文抱著繼女不停地安慰她,兩人關係十分融洽。

記者在網上搜索杭州威雅實驗學校的信息,這是一所位於杭州蕭山區的民辦私立學校。根據國際學校招生網站分享的學費列表中可得知,林笑可所在的小學部一學年學費高達19萬。在學校官網中,記者看到「人文關懷」板塊,特別提到的「全人關懷」這一點,這正是林瑞寧所提到的「被學校的假宣傳騙了」。

蕭山發佈在今天特別通報林寧瑞所反映的校園霸淩事件,表示教育、公安等部門已對事件開展調查。

作為父親,郝邵文一直未能在社交平台上進行發聲,這也讓不少網民對事件有所疑惑。

在1月3日19點30分發佈的影片中,郝邵文特別提到因為自己是公眾人物,不僅要承擔起父親的責任,還要承擔起工作的壓力。由於1月4日是郝邵文34週歲的生日,團隊一直忙於直播策劃,不能因為自己個人的私事而讓團隊半年的努力付之東流,因此直到事件發酵至微博熱搜,才站出來回應。

而後,郝邵文感謝了網民對女兒校園霸淩事件的關注,他還表示:「我們也相信這個世界它自有公理在,我還在,我會盡我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力量保護好我的家人、我的老婆、我的孩子。」

在郝邵文影片評論區中,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網民表示支持「反霸淩」。

也有網民希望他們能拿出受到霸淩的證據後,再進行輿論發酵,以及到底怎麼樣定義「校園霸淩」。

目前,涉事學校杭州威雅實驗學校官方未有明確的正面回應,僅在媒體報導中提到招生辦工作人員證實郝邵文女兒是該校學生,但事件仍在調查中,需根據調查結果再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