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傳丨「地域黑」折射出傲慢與偏見

最近,山東公安公佈打擊整治網絡謠言5起典型案例,其中一個案例就是某網民為吸粉引流,多次在互聯網平台發佈涉及「地域黑」的謠言信息和負面言論。前不久,某明星在河南鄭州的演唱會上與粉絲互動時的言論,被指在搞「地域黑」,最終該明星為不當言論公開道歉。

一直以來,「地域黑」的相關話題總能在網絡上下引發關注和討論。有網民整理出全國「地域黑」圖鑒:「內蒙古人騎馬上班」「蘭州人整天在吃拉麵」「山東人是開挖掘機的」「上海人看誰都是鄉下人」……這些耳熟能詳的「地域黑」段子,猶如病毒一般在互聯網廣泛傳播,有的人樂此不疲甚至造謠傳播,這折射出部分人心中存在著傲慢與偏見。

「地域黑」不是「中國特產」。放眼世界,意大利人眼中的俄羅斯就是賣石油和天然氣的,英國人覺得美國人都是土老帽。日本國內還存在著一條「鄙視鏈」:京都人嫌棄東京人沒文化,東京人嫌棄大阪人太土,大阪人又嫌棄京都人太裝。

漫畫 圖源:視覺中國

漫畫 圖源:視覺中國

要說全國被黑得最慘的地方在哪裡?最近因為和南方「尼特羅賓遜」友好互動頻頻登上熱搜,讓全國文旅徹底捲起來的東北,曾經排在前幾位。那麼,「地域黑」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文化差異和區域發展不平衡是產生「地域黑」的現實因素。中國幅員遼闊,地區間歷史文化有差異、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總的來看,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期間,南方諸省常常處於被黑的階段;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南方和東區省份經濟迅猛發展,「地域黑」的風向隨之一轉,北方省份紛紛「中槍」。經濟發展不均衡還產生了人員的大規模流動,外出務工成為經濟相對不發達地區廣大群眾的選擇。一些省份成為勞務輸出大省,「打工人」遍佈全國各地,龐大的基數下難免會有一些素質不高的人,做出一些違法違規的事,為「地域黑」提供了案例和素材,這些案例不斷疊加,讓「地域黑」愈演愈烈。社會輿論助推了「地域黑」蔓延。大眾媒體作為社會輿論的傳播主體,起著反映輿論、引導輿論的重要作用。曾經有一段時間,部分媒體常常熱衷於報導某一個地區的負面新聞並且加上地域標籤,有的電視防盜公益廣告、文藝節目中,代表負面形象的扒手、騙子都是某省口音。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些紮堆出現的報導和節目直接影響公眾的判斷,強化了對個別地方的負面印象。而隨著互聯網信息社會的高速發展,一些自媒體為了爭奪眼球和流量,在發佈負面信息時刻意突出地域概念,通過「造梗」和製造「地域黑」標題來進行炒作,加劇了「地域黑」的蔓延,有的甚至不顧事實「移花接木」把負面新聞安在某些省份和城市上。「吃瓜」群眾有意無意的參與加劇「地域黑」的網絡狂歡。不可否認,一些省份的個別地方,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發生了影響惡劣的事件,或者是部分群體造成了不好的社會影響,這些都長久地停留在了公眾記憶中,被時常拿出來議論,逐漸形成了一種刻板、標籤化的印象。眾聲喧嘩之下,有時候一些網民是「人云亦云」的跟風黑,也有網民根本沒有到過某個地方也沒有跟某地人接觸過,「以訛傳訛」胡亂黑。「吃瓜」群眾以其龐大的數量和強大傳播能力,讓「地域黑」成為一場網絡狂歡。

其實,有些網民偶爾參與「地域黑」和「自黑」時,只是覺得有意思,主觀上並無多大惡意,多半也不會因為「地域黑」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而有些被黑的群體同樣一笑置之,有的甚至先「自黑」為敬,以幽默來化解和抵製「地域黑」。這也表明,人們掌握的信息越來越全面,對各地的認識也更客觀和理性。

但從輿論場到現實世界,「地域黑」造成的真實危害不可小覷。

對個人而言,「地域黑」往往形成「隱形歧視」。比如,在就業市場,地域歧視或明或暗地存在,導致求職者無法享受公平的就業機會。2022年9月,某省一男子在某平台上給獵頭公司投簡曆時,被對方以「企業不要該省戶籍的員工」為由回絕。有公司曾在招聘信息中明確表示,「不要有紋身和東三省」的人。除了求職就業,「地域黑」同樣影響擇偶婚嫁,比如某省女孩就被貼上「扶弟魔」的標籤。對地方而言,「地域黑」廣泛傳播有損形象。本來就時常被黑,倘若再疊加一些地區發生的負面個案,往往會導致投資主體和外來人員對一個地方的營商環境形成負面印象。「地域黑」還會導致一些問題在投資風險評估時被放大,影響投資意願。在投資意願不足和經濟發展乏力的惡性循環中,「地域黑」扮演了一個不太光彩的角色。對社會而言,「地域黑」挑動的對立情緒也是一種不穩定因素。特別是在突發事件發生時,網上各種IP的「對戰」「對罵」不絕於耳。比如,疫情防控期間,「地域黑」彷彿成了「保留曲目」,有的地方被指「就知道吃喝玩樂」,有的地方被指「每次疫情都有你」,還有的被指「看不起外地支援的醫護人員」,等等,引發了各地網民之間的矛盾,還衍生帶來網絡暴力、造謠生事、互相鄙視,甚至對線下秩序造成影響。

漫畫 圖源:視覺中國

漫畫 圖源:視覺中國

美國心理學家哥頓·奧爾樸達在《偏見的本質》一書中說道,「對屬於某群體的個體持有一種厭惡或敵對的態度,僅僅因為他屬於該群體,就被推定具有人們歸於該群體的那些令人反感的特性。」這道出了「地域黑」的本質。那麼,應該如何破解「地域黑」呢?

以文明的言行為家鄉代言。近日,一輛河北車牌號的車強行插隊,車上一河北男子還下車揮拳砸別人的車,相關影片在網上傳播後引發熱議。警方通報,已依法對這名男子作出行政拘留10日並罰款500元處理。但是這名男子的行為,引發了不少網民對河北的「黑諷」。這也說明,每一位公民都是家鄉的代言人,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弘揚真善美,不給自己的家鄉抹黑。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各地基礎不同、資源稟賦各異,導致各地發展水平不同,有的甚至出現了一些問題和暫時性困難,這都是正常的,這些問題和困難都是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事物總是在變化中發展的,要避免用老眼光看人看事,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尤其是對企業和用人單位來說,評判一個人是不是適合某個崗位,應該是對人品、能力、專業背景以及崗位匹配度的綜合考量,將地域作為一條標準,不僅違法違規,也會將真正合適的人才拒之門外,反過來還會影響社會對企業的評價,對自身發展不利。以包容的心態對待差異。有人請教孔子如何做到「仁」,孔子說了五條,其中一條是「寬則得眾」。對普通人來說,有包容差異的胸懷,能結交更多朋友。在我國,「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來自不同地方的人,成長環境各異,受過不同教育,思維方式、性格特點、生活習慣各不相同,但絕不能因此人為地劃分好壞優劣。事實上,黑別人並不能證明自己有多高明,反而暴露了認知中的狹隘和骨子裡的偏見。懂得欣賞差異,多看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才會更近一些。以正向的輿論傳遞友好。媒體和自媒體應該加強道祖高域束和自律意識,自覺抵製「地域黑」,不應該為吸引眼球而炮製「地域黑」報導,或是隨意關聯集納某一區域的負面新聞造成「地域黑」。熱衷於「地域黑」和挑動地域矛盾的機構,其實消耗的是自身的權威性和影響力。摒棄「地域黑」只是前提,應該更多客觀公允地呈現各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嶄新的精神面貌,拒絕以點概面、以偏概全,為抵製「地域黑」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此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治理力度,對那些搞地域歧視的企業進行處理甚至處罰,對惡意造謠抹黑一個地方的行為予以嚴厲打擊,有助於形成震懾,莫讓被黑的人和地方寒了心。

終審:袁 爽

責編:鄭心儀

編輯:周 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