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換帥!吳清回歸證監系統 自有一套風險處置邏輯

證監會迎來新任掌門人!吳清接棒易會滿,出任證監會第十任主席,金融出身的他,又回歸金融系統。

2月7日,中國證監會官宣「換帥」消息: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任命吳清同誌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免去易會滿同誌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職務。

吳清有著多年金融系統從業經歷,此前曾在中國證監會、上海交易所等部門任職,同時,連續多年在我國金融業開放前沿上海擔任重要工作,曾任上海市委副書記。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圖/IC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圖/IC

回歸自己熟悉的金融領域吳清開啟履曆第五階段

事實上,早在2023年上半年,業內就有吳清接任證監會主席的猜測。

這可能與其經歷有關。公開簡曆顯示,吳清,男,漢族,1965年4月生,安徽蒙城人。1991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財政學專業,獲碩士學位;2002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從其履曆來看,大致可劃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早年,吳清曾在中國證監會工作多年,擔任過中國證監會機構部綜合處處長、機構部副主任、機構監管部副主任、主任、證券公司風險處置辦公室主任、基金監管部主任等職。

第二個階段,吳清「空降」我國金融業開放的前沿——上海,開始在區縣主政一方;2010年,吳清調職上海,任虹口區委副書記、代區長,2013年7月,接任虹口區委書記。

第三個階段,再次回歸金融系統工作。2016年5月,吳清任職上交所理事長、黨委書記。

第四個階段,2017年12月,吳清任上海市政府黨組成員,2018年1月任上海市副市長,2019年8月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2021年任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2023年7月,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同時,他還是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

第五個階段將從2024年2月開始,吳清第三次回歸金融系統,同時也是回歸到自己曾經工作多年的中國證監會開始新的征程。

擁有專業的證監系統監管背景,又曾在政府任職,吳清被寄予很高的期許,各方對其新的職業生涯充滿期待。

多次強調「一線監管」,對風險處置和監管自有邏輯

「進入新時代,資本市場也有了新氣象,價值投資氛圍正逐漸形成,但這還不夠,我們還要有新作為。」早在2017年11月,吳清作為上交所理事長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從其本人的經歷來看,早在中國證監會任職期間,吳清就給市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括專事問題券商的風險處置,嚴打「老鼠倉」現象等。據瞭解,吳清成功處置了2008年的券商風險,包括推動26家公司進入司法破產程序。

在上海虹口任職期間也未遠離金融工作,他曾提出虹口要重點突出金融服務行業,走高端路線,打造財富管理高地。在他的推動下,虹口區很快成為上海金融業重要的聚集地之一。

吳清對於風險處置和金融監管可謂有自己的一套邏輯。早在2009年,吳清曾在《中國證券》雜誌就金融危機發表觀點,他指出,華爾街危機帶給我們不少經驗和教訓,其中之一就是金融監管必須同時關注合規性和審慎性的問題,時刻防範和及時處置系統風險。

吳清認為,金融機構的自我監管和監管意願往往是靠不住的,因此金融監管不能留有縫隙。華爾街的失敗絕不僅僅是投資銀行的失敗,它是金融體系、經濟乃至政治上的一系列問題造成的,這些問題也正在並即將由這些方面共同承擔。

「同樣,當我們面對股市、房市或金融危機時,需要救的也絕不是或不僅僅是某一機構甚至某一市場,而是要著力解決背後的經濟問題、機制和體制問題。」彼時,吳清強調。

在上交所任職期間,吳清曾多次強調「一線監管」。他表示,上交所將切實扛起一線監管和風險防範責任,築牢市場監管、風險防範和投資者保護的第一道防線。這是當前交易所工作的重中之重。他曾指出,「資本市場應當自覺發揮資金融通、資源配置、推進產業升級等作用,成為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力軍。」

儘管這些觀點距離現在已經十餘年,但仍未過時。對於當前我們監管所面臨的一些困境,有著豐富金融系統經驗的吳清將如何帶領證監會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我們拭目以待。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陳莉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