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中無人2》並非續集,想做「黃飛鴻」那樣的系列電影|主創談

由魏君子擔任總製片人,楊秉佳編劇並執導,謝苗、楊恩又領銜主演的武俠動作電影《目中無人2》已經於今年2月10日大年初一在愛奇藝雲影院上線,上線6天,拿下906萬票房佳績。

兩年前,幾乎同一班底打造的《目中無人》在市場上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在愛奇藝雲影院拿到2976萬票房。在第一部中,謝苗飾演的盲眼俠客「捉刀人」成瞎子,為慘遭滅門和淩辱的酒家女倪燕展開復仇。而到了第二部,成瞎子與9歲的孤兒張小漁(楊恩又飾)組成新的人物關係,再次踏上復仇之路。

《目中無人2》於今年大年初一上線愛奇藝。

在總製片人魏君子看來,《目中無人2》並不是續集,在創作時,團隊都很明確,要做像「黃飛鴻」「007」一樣的系列電影,每集都是這個人物,但每一集都是一段新的旅程,會遇見新的人物。而對於之後的系列計劃,魏君子表示,只要觀眾喜歡,就會有後面的系列,都是不同人口中成瞎子的故事。

《目中無人2》原計劃是奔著院線上映去的,最終在大年初一上線了愛奇藝。魏君子覺得,目前市場還不太成熟,《目中無人2》是孤勇者,但他對武俠電影這個類型片仍非常樂觀,希望之後大家能將武俠新浪潮一起做起來。新京報專訪總製片人魏君子、導演兼編劇楊秉佳、演員謝苗,聊聊這部武俠電影「孤勇者」的幕後故事。

要做成黃飛鴻式人物系列電影

2021年下半年,導演楊秉佳將《目中無人》的剪輯定版給到製片人魏君子和出品方聯瑞影業創始人蔡元,兩人看完後都覺得「這部戲成了」。魏君子說,當時武俠這個類型乏人問津,對於市場也沒有期待,只是單純覺得用這麼少的預算,最後能拍出完全超出預期的一部作品,這事情就算成了,「蔡老闆很有魄力,他就說,我們再拍第二集」。

2022年6月3日,《目中無人》在愛奇藝上線。早在第一部上線前,《目中無人2》的劇本就已經做完了,10月份《目中無人2》就已經開機。

「《目中無人2》的創作並沒有受到第一部的影響」,魏君子說,恰恰是因為沒有受到第一部市場的影響,在創作第二部時,團隊都很明確,要做人物系列電影,就像「黃飛鴻系列」、「007系列」一樣,每集都是這個人物,但每一集都是新的一段旅程,會遇見新的人物。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講,《目中無人2》不是續集,因為第一集的故事已經講完了,第二集就要找新的創作方向,又綁定了一組人物關係,就是成瞎子和張小漁。

《目中無人2》劇照。 楊恩又飾演張小漁,謝苗飾演成瞎子。

整部戲讓魏君子最滿意的地方是,確定了成瞎子和一個九歲小女孩的人物關係。魏君子也希望這次在創作上要好好加強情感濃度,武俠電影這一類型要做出一些創新,「成瞎子這個人物,除了行俠仗義,他另外一面是什麼?」

《目中無人2》的劇本有4稿,花費精力最多的是梗概階段,確定人物關係,定了方向之後,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優化細節。

在最初尋找這組人物關係時,導演兼編劇楊秉佳說,一開始大家就希望這是一個雙人關係的戲,要給成瞎子找一個夥伴關係,讓他們情感的橋樑更深。「在創作劇本梗概的時候,這個人物關係曾設想過女孩或者兄弟,最後把視點落在一個小女孩身上,我發現是最合適的,和成瞎子的人物是最匹配的」。在楊秉佳看來,第一部其實是以酒家女倪燕的視角去講述成瞎子是一個什麼人,第二部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來講述成瞎子的故事,成瞎子都是別人口中江湖流傳的一個形象。

9歲的楊恩又讓謝苗想起《新少林五祖》

在劇本階段,每出一稿劇本,楊秉佳就會給主演謝苗看一次。當謝苗看到劇本中成瞎子和張小漁的人物關係時,他明白了團隊想要的東西。「這對人物關係綁得非常緊」,謝苗說,全片80%的時間,兩個人都是在一起的,這個關係夯得非常實。謝苗看劇本時,完全被帶入到故事里,成瞎子對張小漁的態度,從剛開始的不接受,中間還想把她甩掉,再到後來選擇幫她復仇,感覺成瞎子這個人物不會像第一部那麼鋒利,「我覺得一下子就會讓這個故事變得有溫度」,謝苗說。

與楊恩又的這次搭檔,對童星出身的謝苗來說,是一次奇妙的體驗。「想起了小時候拍《新少林五祖》的那種感覺,如今也輪到我帶娃了,挺好玩的」,謝苗笑著說。1993年,李連杰與9歲的謝苗主演了電影《新少林五祖》,他們飾演父子。《目中無人2》拍攝時,楊恩又也是9歲。

9歲的楊恩又與謝苗拍攝了《目中無人2》,而童星時的謝苗在9歲時與李連杰拍攝了《新少林五祖》。

找楊恩又來飾演張小漁時,楊恩又和朱一龍主演的電影《人生大事》(2022年6月24日上映)當時還沒上映。但《目中無人2》的主創中有人在《人生大事》跟過組,對楊恩又比較熟悉,都覺得她是最佳人選。「楊恩又很擅長比較走心的這種人物,所以就立刻鎖定了她,後續的劇本創作,可以說是為這兩個演員量身定做的一個劇本」,楊秉佳說。

謝苗還記得,第一次見楊恩又時的情景。當時楊恩又拿著一根長槍,在訓練一些動作戲份。謝苗就教她如何抖槍花,楊恩又覺得好厲害,兩人慢慢熟悉起來。謝苗印象最深的是拍篝火的那場戲,兩人第一次對著演文戲,因為謝苗是全程閉著眼演的,沒有眼神的對視,楊恩又會放鬆很多。不過,前兩天兩人在一起拍照的時候,攝影師說,你們倆人互相看一下,謝苗看了一眼楊恩又,楊恩又就會有點不好意思。

在開機前期,劇組找了一個排練廳,把每場戲都排了一遍,在排練過程中讓演員慢慢熟悉起來了。因為楊恩又年紀比較小,她對於無實物無場景的表演,接受度比較低的,這是她的難點。但一旦磨合好了之後,就會越來越順利,到現場的時候就會加倍的好。楊秉佳回憶,楊恩又非常厲害的地方是,能記住別人對她的表現比較滿意的那個部分,哪怕是非常無意的表達,她都會記得非常清楚。

比如,在排練時,她有一個小動作做得很好。楊秉佳說,這個挺有意思。隔了半個月之後正式開拍時,她就會把之前的那個動作再複刻一遍。

楊恩又在片中的動作戲和文戲都演得十分出色。

為了拍這部戲,楊恩又專門去看了《新少林五祖》。楊恩又以為,自己會像謝苗小時候那樣,在《目中無人2》里從頭打到尾,結果打戲很少,就特別遺憾,一直在問導演,能不能再爭取點動作戲。楊秉佳也比較遺憾,楊恩又在片中的動作戲相對來講比較少,但作為導演,他也要講究動作的合理性。

用更多細節展現一個疲憊的中年俠客

謝苗覺得,在《目中無人》第一部的時候,成瞎子就像「平板」一樣的人,只有一個面,但《目中無人2》中他內心的東西多了,很多他生活中的東西,包括自己一個人在家是什麼樣子,展現了一個孤獨苦命的人物。「我覺得第二部中成瞎子身上看不到第一部里那種淩厲的帥,而是一個疲憊的中年俠客」。

《目中無人2》有意把成瞎子生活中的那些東西做了更多細節展現。謝苗覺得,第一部中成瞎子喝水、吃飯、走路,包括他的坐、起、臥這些生活上東西少了一點,所以第二部團隊細化了不少這樣的東西。比如,成瞎子燒艾草治腿這種生活化的表演細節,可以讓整個故事更加真實接地氣。

在謝苗看來,自己飾演的成瞎子在《目中無人2》少了淩厲的帥,而是一個疲憊的中年俠客。

在動作戲的設計上,《目中無人2》也更加註重於配合成瞎子這個人物,在動手之前是什麼狀態,以及動手之後是什麼狀態。謝苗說,在第一部中成瞎子完成動作戲後,會選擇一個非常帥的造型亮一個相。但第二部成瞎子打完之後,會選擇坐下來休息一會,是完全不同的風格。

因為《目中無人2》中有不少成瞎子和張小漁兩人配合的動作戲,在動作設計上也花了不少心思。結尾,成瞎子將張小漁背在身上,完成了一場與100多人打鬥的動作場面。謝苗覺得,這種設計一是形式感比較強,二是可能也受到《新少林五祖》的影響,有種共同戰鬥的感覺。

謝苗回憶,結尾那場動作戲確實拍得很辛苦,他全程要把楊恩又背在身後,楊恩又穿一件威亞衣,「因為我要真背著她,就真沒有辦法打那麼多,所以把她一直綁在身上,她則綁著威亞」。除了吃飯的時候可以休息一下,其餘時間兩人基本捆綁在一起,拍了兩天。

希望大家把武俠新浪潮一起做回來

目前的內地電影市場,武俠動作電影不再是主流,好像觀眾沒有以前那麼愛看了。對於魏君子來說,他覺得並非如此。

魏君子說,武俠電影曾經在中國電影市場掀起過好幾股浪潮,到上世紀90年代後期甚至走向了世界。2000年之後,武俠電影在內地演變成了古裝大片的熱潮,這種狀態延續到2010年,之後武俠電影就有些式微了,但這並不代表著觀眾不喜歡看,實際上是很少有人去拍了。這些年,武俠動作片一直缺少儲備人才,導致人才斷層嚴重,並且武俠動作片又特別吃成本,對一個公司來講,拍一部武俠動作片風險就很高,所以就導致近些年很少有導演去拍武俠動作片,沒有人拍可能就給人造成觀眾不想看的錯覺。

魏君子希望大家把武俠新浪潮一起做起來。

拍《目中無人》時,魏君子和團隊沒想到在市場上能成功,在做第二部的時候,團隊是想搏一搏,往前走一走,最終能在院線上映,但往前一走一看,左右沒有同伴,大家都沒在拍,如果要往前去衝的話,可能就會變成劣勢。

魏君子覺得,出片方輕刀快馬公司和《目中無人2》還是太年輕了,還需要再走一段路,不過他現在仍然非常樂觀,徐克導演拍了電影《射鵰英雄傳》,八爺(袁和平)也在籌備《鏢人:風起大漠》,武俠潮應該要回來了。「我希望等《目中無人3》拍完的時候,我們不再孤單,大家把武俠新浪潮一起做起來,而在這之前我們是孤勇者,我們就要先聽聽觀眾的呼聲,跟觀眾建立關係,而不是說現在就閉眼一跳,我覺得現在穩妥一點比較好」。

新京報記者 滕朝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