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男子深圳海域失聯漂流20公里到香港,妻子:哭了一整晚,差點想輕生

來源:九派新聞

近日,深圳鹽田區一名59歲男子在水上玩槳板時失聯,次日上午11時許其自行上岸發現漂流到香港西貢高流灣,向居民借電話報警終獲救助。

據港媒報導,當事人姓張,59歲,在香港從事IT工作。其妻子介紹,丈夫熱愛水上活動,熟悉出事海域的環境,當日下午回程時遭遇風浪,連人帶板越飄越遠。其間,他朝搜救隊伍大喊揮手,但並未被發現。

妻子展示張先生出海時情況。圖/港媒妻子展示張先生出海時情況。圖/港媒

她稱,丈夫在海上漂流,饑寒交迫下數次萌生放棄念頭,心想妻兒還在家中等候,便將希望寄託於信仰,通過排尿等方式取暖,最終獲救。

據《深圳晚報》報導,男子從深圳一路漂到香港,漂了19.6公里,當晚海域水溫不足20攝氏度,其20個小時都處於低溫環境中。其上岸地點叫「高流灣」,危險係數高,水流十分湍急。

2月28日,九派新聞聯繫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獲悉,工作人員25日詢問了張姓男子所在醫院,得知其當時情況嚴重。

[1]救援:調派了無人機、直升機和船艇

2月24日17時23分,深圳市大鵬新區海上搜救中心接到警情:一名男子在「萬科十七英里」(樓盤)附近海域乘坐無動力運動槳板遊玩時失聯。由於海上風力強勁,該男子無法自行返回,且隨著夜間氣溫急劇下降,情況變得異常危急。

接警後,大鵬新區海上搜救中心迅速響應,啟動應急預案。多部門緊密合作,在海上展開廣泛搜救,為擴大搜索範圍,救援人員還利用固定翼無人機和熱成像多旋翼無人機進行空中搜尋。此外,深圳海上搜救中心還與香港海上救援協調中心緊密溝通,協調派出直升機和船艇在香港水域進行搜索。

經過深港兩地多部門、跨區域的晝夜聯合搜救,2月25日12時16分,失聯人員在香港高流灣咀成功被找到,並確認安全無恙。

該男子上岸的地方叫「高流灣」,此海灣水流湍急,危險係數很高。當晚海域水溫不足20攝氏度,張姓男子漂了19.6公里,20個小時都處於低溫環境中。

海事部門也提醒廣大市民和遊客,涉海活動存在一定安全風險,在海上出行前應密切關注天氣狀況和海況信息,切勿在惡劣天氣或海況不明的情況下冒險出海。使用運動槳板等海上娛樂設施時要提高自我安全保護的意識,務必穿好救生衣,並在近岸安全水域內活動,不到航道、錨地等通航水域活動,在遇險時及時撥打12395海上求救電話。

[2]妻子:堅信能找到丈夫

張大哥的妻子告訴媒體記者,元宵節當日,丈夫於中午12時下水,沒有異樣。兩人在通話中丈夫表示準備回程,她也準備做湯圓。

但由於丈夫遲遲未歸,她有些不安。下午4時40分,她接到丈夫一個長約3分鐘的視訊通話,當時對方並未求救,只表示在回程中,「我們是夫妻,他的通話狀態不對勁,我聽不見他的聲音,但他的眼睛里有緊張、害怕。」

於是她對丈夫說道:「你現在拍照影片給我,保持手機暢通」,但最終失去消息,她立刻報警求助。

事後她詢問丈夫得知,丈夫當時覺得有能力遊回岸上,便將手機放在直立板並下水游泳,不料風浪太大,把直立板打翻,手機掉進水中,以致他與外界完全失聯。孤立無援下,他頓時有些心慌,一個小時過去,隨水不知飄到何方。

其後天色漸暗,公安收到報案,派出無人機及救援船出海搜索。丈夫稱他曾見到搜救隊伍還呼喊及揮手求救,疑因天太黑加上身處警戒線之外沒被發現。其間,丈夫一度想要放棄,但想到妻兒便重拾求生意志。

丈夫說,他為了取暖將尿液流淌至胸腹處,但暖意只維持了一段時間,身體很快又變冷。於是,每隔一時便小解、下水,撐過了整個寒夜。

待漂流至香港西貢一帶水域,丈夫藉著月光見到附近有一座山,因怕岸邊有礁石不敢靠近,直至直立板漂至一個峽口時,海浪將其衝到岸上,那時已晨曦初現。

為了取暖,他取來附近的漁網纏在身上。等看到漁船,便大聲呼救叫人報警,有人走出來查看一眼,懷疑是偷渡客而未幫忙。因過於疲勞,他只好找個暖和的地方躺下入睡,直至上午11時52分左右,在高流灣找人借電話自行報警獲救。

「很多不好的聲音說(丈夫)回不來,我想跳下去,陪他一起走了。」張先生的妻子談及丈夫失聯時的心情,直言差一點便有輕生的想法,哭了一整晚。

水警在醫院調查事件。圖/港媒水警在醫院調查事件。圖/港媒

次日,她收到香港水警的通知,確認丈夫平安的信息,頓時放下心頭大石,大聲哭泣,說不出話來。丈夫疑因長期沒吃東西,以及上岸後狼吞虎嚥了村民給的麵包令腸胃受損,留在醫院檢查,她陪伴在側,盼丈夫早日出院。

九派新聞記者 陶梓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