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肖新光接受《環球時報》專訪:為生物識別創造安全環境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郭媛丹】當前AI技術發展如火如荼,在為人類生活提供便利之際,對安全會帶來哪些隱患或挑戰?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安天科技集團董事長肖新光3月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基於生物識別的中間人攻擊已經開始出現,「我個人基本上不會在外部場景中進行人臉識別支付等」。

環球時報:從去年ChatGPT到今年Sora,AI技術在提供便利之際,對安全帶來哪些挑戰?

肖新光:網絡空間威脅對抗是攻防雙方的人機系統對抗,AI帶來的直接威脅包括深度偽造、高度針對性的社會工程話術生成,會導致認知對抗快速升級。一方面,在威脅行為體對人機系統的攻擊中,從過去的以「機」為主要作用點,更大比例轉化為直接對「人」的認知欺騙和干擾;另一方面,在針對信息系統的網絡攻擊中,AI對攻擊者的情報分析、攻擊工具生成、攻擊戰術路徑的選擇方面都有極強的賦能能力,增大防禦的難度和成本。

資料圖資料圖

環球時報:一些不法分子將深度偽造技術用於欺詐,作為網絡安全專家,您平時是怎麼做的?

肖新光:我個人基本上不會在外部場景中進行人臉識別支付等,當然這可能只是出於一種「職業習慣」而已。需要警惕的是,基於生物識別的中間人攻擊已經開始出現。

我一直在呼籲「要非常審慎地使用生物識別驗證的技術」。生物識別是人體自身特徵,不會出現身份憑證忘記攜帶等問題,有其便利性,但關鍵缺陷在於這是不可廢止、無法替換的安全憑證,一旦憑證信息失竊,就不可替換和再生。互聯網平台廠商對人臉識別生物識別技術的廣泛採用,並非單純出於便利性和安全性的考慮,而是帶有強烈的商業目的。為應對這種風險,在生物識別的脆弱性和漏洞方面,我們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時也建議,生物識別應用於具有高物理安全性保障的特定場景中,而在大規模公開互聯網的民用場景中則應儘量避免使用生物識別。需要直面的是,大規模生物特徵識別(特別是人臉識別)已在以手機為代表的基礎消費產品中被廣泛實施,並已被廣大用戶和網民所接受和習慣。因此我們當前重心應該轉入風險治理領域。

環球時報:您認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規避刷臉帶來的風險?

肖新光:人們想防範被深度偽造,其實已很睏難,單純依靠個人安全意識是不行的。當前深度偽造攻擊已經處在「防不勝防」的狀態中,依託一張圖片、一段語音就能生成與本人相似的影片。特別是對於公眾人物,由於在互聯網上有更多可獲取的照片、影片、聲音等語料,更容易生成有極高擬真度的影片。當然,這個和生物識別並不完全是一個問題,生物識別技術中還有實體和活體檢測、運行環境安全等機制作為輔助,並不是簡單用屏幕甚至照片對攝像頭就能繞過的。

環球時報: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可避免需要刷臉驗證,那麼這些數據是否能確保安全?

肖新光:人臉識別在支付場景應用廣泛,而且還有其他關聯信息,比如在金融窗口等場景的工作流程中,圖像識別往往和現場人像留存相結合,這些信息如果管理不當,就會成為具有強對象指向性的數據資源。因此所有涉及隱私、認證、支付的中間環節和雲平台,都要做好安全防護。此外,我們要強化公共安全治理,並對常用刷臉環境提出更高安全要求。例如手機是最常見的刷臉設備和入口,要對手機端驗證的安全設計提出更高要求,除了對環境安全、活體檢測、場景安全分析等現有能力進一步提升外,還需要應對基於3D打印、頭套變裝、裸眼3D等結合了物理空間特點的攻擊;我們還需要強化手機和其他驗證設備的系統安全能力,降低攻擊者侵入到環境中,通過植入木馬等方式,劫持手機驗證接口、竊取驗證數據的可能性;同時,也必須做好雲端的憑證管理中心以及認證與支付接口的安全保障,對於依託生物識別進行業務和人員出入管控的場景,則要做好認證設備和數據,配套的物理安全保障和配套網絡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