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言丨多省一分錢,為民生多一份貢獻

「錢袋子」鬆緊,體現大國理財之道。

全國兩會進行時,「過緊日子」四個字再次被打上了著重號。剛出爐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各級政府要習慣過緊日子,切實把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也表示,「精打細算,才能油鹽不斷,黨政機關少花一分錢,民生事業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錢。」

這些表述很接地氣,也很容易理解。就像每家每戶都有一本記錄柴米油鹽各項開銷的「家庭賬本」一樣,國家同樣也有一本關乎國計民生的「國家賬本」。其增益儉省之道,不僅考驗著政府統籌規劃的治理智慧,也折射著政府的敬民、惠民之心。

近年來,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語境下,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企業都反復將「過緊日子」掛在嘴邊。緊日子究竟要怎麼過,有限的經費該怎樣花,始終是一道考題。此次發佈會,給出辯證法:過緊日子不是捂緊錢包不花錢,而是該花的花,該省的省,做到「大錢大方,小錢小氣」,集中財力辦大事。也就是說,對於那些非剛性、非重點項目的支出,必須打好「鐵算盤」、勒緊腰帶過日子;而對那些事關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創新項目、托起百姓幸福的民生項目,則要盡力而為、多做加法,在財力可承受的範圍內把錢花到刀刃上,為民生事業發展注入更多源頭活水。

管好「國家賬本」,有必要將「習慣過緊日子」內化於制度中、落實在行動上。在這方面,一是要完善作風建設,杜絕「大手大腳」花錢、堅決反對鋪張浪費;二是要確保執行不走樣,把更多的「真金白銀」用於發展的緊要處、民生的急需上;三是要繼續強化監督懲處,把「嚴」的基調、「緊」的要求貫穿到底。

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過緊日子」不是權宜之計、一時之需,而是惠民利民的長久之策,務必要長期遵循、「過」出成效。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付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