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盧進:建議加強黃金資源綠色開發,促進培育鑽石發展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於夢兒)3月10日,全國兩會召開之際,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獲悉,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黃金協會會長,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盧進圍繞礦產資源節約、完善礦產資源勘查支持機制、促進培育鑽石行業發展等話題提出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黃金協會會長,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盧進。 圖/受訪者供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黃金協會會長,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盧進。 圖/受訪者供圖

建議加大政策支持和產業引導力度,完善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支持機制

在盧進看來,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礦產資源開發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但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體制機制尚未健全。對此,盧進建議,應加大政策支持和產業引導力度,完善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支持機制。一是出台系列鼓勵勘查投入的保障性舉措。礦產資源勘查屬於高風險投資行為,平均投資週期為17年,具有投資大、風險高、週期長的特點且成功率較低。應加快研究出台鼓勵勘查投入的出讓收益優惠、稅收減免等鼓勵性政策,為風勘項目辦理探礦、採礦手續設立綠色通道,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投資意願。研究出台戰略性礦種勘查投入折抵礦業權出讓收益的具體管理辦法,激發戰略性礦種地質勘查項目工作投入積極性。研究出台專項政策,支持符合相關要求的探礦權辦理抵押貸款、建立地質勘查專項貼息貸款等。

二是推動建立專門風險勘恰奇金。國際上的礦業強國,其風險勘探機制較為成熟、市場投資主體熱情較高。我國應強化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夯實地質勘查項目工作基礎,依託信息化手段,實現基礎地質勘查信息共享、共用,全面降低商業性礦產勘查風險,從而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將地質勘查中各項工作的資金投入視作研發費用,出台稅收加計扣除等鼓勵性財稅政策;出台鼓勵性監管舉措,在規劃、投資、考核、監督等領域對國有資本的勘查相關工作予以支持。

建議完善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有關優惠政策

礦產資源安全作為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係國家的經濟安全和現代化建設。盧進提到,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在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領域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但仍面臨技術實施成本高、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優惠政策落地難等問題。

對此,盧進建議,應從國家層面鼓勵引導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完善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有關優惠政策。一是製定完善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有關法規,為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提供政策依據。建議盡快製定優惠政策配套的實施細則,明確相關認定標準。例如,出台《礦業權出讓收益徵收辦法》實施細則,對礦權之間的夾縫資源、現有礦權外圍零星資源等概念清晰界定,對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具體減免政策等內容予以進一步明確,為政策執行層面提供參考。同時,組織有關行業協會研究製定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認定相關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為申報企業和監管部門提供科學可行的認定門檻,為落實優惠政策提供支持。

二是加大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政策優惠力度,切實減輕企業資金負擔。建議提升礦產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的優惠幅度,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大利潤空間,有利於企業將利潤更好反哺用於科研投入;將固體礦產資源深部開採(1000米以下)納入資源稅優惠範疇,減徵資源稅,切實減輕礦業企業稅務費用支出,更有力引導社會資本投入。

三是針對難選冶資源開發、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等產業出台更有力的支持政策。建議對難選冶、低品位、深埋藏的金、銅、鋁、鉬等國家急需的戰略性礦產資源開發製定進一步優惠政策,在礦業權出讓收益減免方面給予更多優惠。同時,對礦產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給予更大的稅收優惠支持和財政補貼,支持礦產資源綜合利用行業發展。

建議加強黃金資源綠色開發研究,搭建人才培育平台

盧進指出,我國黃金產量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但黃金資源綠色高效開發目前尚未形成完備的基礎理論體系,基礎研究還很薄弱,仍存在綠色勘查、深井開採、綠色選冶、高端化利用等基礎理論和技術原理亟待突破的問題。

對此,盧進建議,一是加快建設國家黃金綠色高效開發技術創新中心。建議強化科技領軍企業在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對加快建設國家黃金綠色高效開發技術創新中心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加強對開展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的統籌力度,聚集創新資源、協同創新力量、完善黃金產業國家創新體系。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力度,通過政府主導設立產業引導基金等方式,從國家層面建立基礎研究與技術成果轉化之間的循環促進機制,促進黃金行業重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成果產業化,支撐黃金行業增儲上產,加快開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黃金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搭建基礎研究拔尖人才多元化培養平台。建議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優質專業資源,建立健全多元主體參與的拔尖人才培養資源供應鏈系統。進一步拓展企業與高等院校聯合培養研究生試點,以校企聯合培養方式擴大環保工程、材料科學、管理工程等急需專業的非全日製碩博士研究生培養規模,充分發揮企業、高等院校在科技人才培養方面的聯動作用。

三是持續加大投入,構建基礎研究多維投入格局。建議穩步加大財政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引導有條件的黃金資源開發企業和行業機構共同出資,逐步形成財政、企業和社會力量共同支持基礎研究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吸引全國的優勢科研力量圍繞黃金資源開發的需求開展基礎研究。製定研發投入與稅收優惠、財政補貼掛鉤的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在「卡脖子」技術攻關方面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建議有效促進培育鑽石行業高質量發展,提振培育鑽石產業終端需求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以人造金剛石為代表的超硬材料及製品,在國家重大關鍵領域發揮積極作用。同時,培育鑽石的應用範圍也不斷向消費領域拓展。但在盧進看來,我國培育鑽石產業發展尚處在培育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如行業競爭力不足,國際話語權不高;行業競爭激烈,內卷化嚴重;品牌建設薄弱,市場建設有待加強等。

為更好推動培育鑽石產業高質量發展,有效提振培育鑽石產業終端需求,維護國家戰略安全,結合行業發展現狀,盧進建議,一是強化產業引導,推動行業資源整合。建議由從事培育鑽石行業的企業牽頭,根據國防軍工、電子信息、珠寶首飾等不同行業需求,有序推進併購重組和資源整合,打造行業領軍企業,避免無序競爭的同時,提升全行業生產效率,更好發揮產能優勢,為推動培育鑽石市場良性發展打好基礎。在此基礎上,建議有關部門牽頭,推進超硬材料領域關鍵技術攻關,為維護國家安全提供技術支持。

二是發揮產業優勢,製定出台行業標準。建議充分發揮我國培育鑽石產業集聚優勢、技術優勢、市場優勢、政策優勢等集成優勢,製定培育鑽石行業標準,把握市場競爭主動。推動培育鑽石行業協會等行業組織的建立,強化行業內企業的相互合作、共同監督,在國際競爭中提升我國培育鑽石行業話語權。

三是強化品牌建設,推動消費市場發展。建議加強產業政策引導,為業內企業深化產業鏈資源整合提供便利。在培育鑽石行業上遊原材料開發併購、中遊生產加工、下遊終端銷售等方面給予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通過減稅退稅、發放消費券等方式擴大培育鑽石終端消費需求,增強產業鏈整體競爭力、協同性和韌性,加快培育建立培育鑽石現代產業體系。進一步強化培育鑽石品牌建設,打造更受市場認可的中國培育鑽石品牌群像,進一步推動培育鑽石消費市場發展。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劉軍

封圖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