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史丹學者:中國推進高質量發展,讓鄰國受益丨兩會·世界觀

影片:巴基史丹學者:點讚中國高質量發展 期待加強與中國合作丨兩會·世界觀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11日電(陳彩霞 孟湘君)「2024年的中國全國兩會重點,除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系列議程外,我最關注的是政府工作報告。」巴基史丹前駐華外交官、巴基史丹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一帶一路」和全球治理區域研究中心主任哈辛·達烏德(Hassan Daud)在接受中國新聞網專訪時表示,2024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標,進一步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動力。

中國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獲點讚

達烏德表示,他尤其關注報告中提及的中國經濟、促進就業、對外開放、人工智能等議題。

「我密切關注此次(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些數據,如2024年中國的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長目標為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以及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擬安排7000億元人民幣。」達烏德稱,「這些數字展現了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傳遞出穩定發展的信號。」

達烏德表示,中國當前正採取措施擴大內需,刺激經濟發展,努力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他強調,中國政府的投資發揮了帶動效應,推動科技創新、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等領域的穩步發展。

此外,達烏德還關注到,中國正在熱議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中國正致力於尋求從‘世界工廠’到‘專利大國’的轉變,中國正在進行大量的研究和開發,這將促進創新工作的發展,進而催生出新想法、新概念和新產品。這種全面、漸進的增長方式對巴中兩國人民大有裨益。」達烏德說道。

看好兩國經貿機遇 點讚中國低碳經濟

2024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入新的十年。達烏德稱,中巴經濟走廊作為旗艦項目,將持續為兩國共同發展、增進人民福祉提供巨大機遇。

海報文案:陳彩霞 製作:陳善坤 創意:穀麗萍 孟湘君海報文案:陳彩霞 製作:陳善坤 創意:穀麗萍 孟湘君

當前,中巴友誼因務實合作煥發更多活力。瓜達爾港、中巴友誼醫院、職業技術培訓學校、東灣快速路、中巴友誼公路……談起兩國攜手共建的項目,達烏德如數家珍。他指出,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項目,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成果豐碩。

「當前,我們正在關注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綠色能源、食品、農業等領域的增長。此外,中國還致力於改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外資,持續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巴基史丹等國通過中巴經濟走廊直接進行商貿往來,為全球貿易和物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達烏德說道。

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意向成交額創新高,達784.1億美元。達烏德稱,「很多創新創意產品出現在博覽會上,有助於幫助巴基史丹等發展中國家,與中國的經濟增長產生協同作用,包括技術領域的合作。」

達烏德對中國當前不斷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給予讚揚。「在巴基史丹,我們也在考慮向綠色發展轉型。近年來,來自中國的投資和技術不斷湧入可再生能源、綠色農業等領域,兩國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合作日益深化,助力巴基史丹經濟轉型。」(完)

【編輯:王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