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讓人閃閃發光

    梁毅辰參加2023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受訪者供圖    梁毅辰參加2023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受訪者供圖

    相比梁毅辰,在300萬粉絲的心裡,名字聽起來又土又風趣的「苟勝老師」才是他們最熟悉的人。通過一條條幽默詼諧的原創短影片,梁毅辰把對講台的熱愛延伸到了互聯網上,把自己從小到大的熱愛融入科普作品,為更多人瞭解航空航天提供了橋樑。

 誤打誤撞,開啟航空航天科普之旅

    35歲的梁毅辰是西安航空學院的一名老師,也是一名「網紅博主」。2019年,他誤打誤撞開啟了航空航天科普之旅,「看到很多人在平台上做航空航天科普,講了一些好玩的東西,但講得往往都不對。」作為老師的梁毅辰覺得「很著急」,為了糾錯,他把自己的教學影片傳到網上,「睡一覺醒來」,意外收穫的粉絲讓他「走上這條不歸路」。

    4年的時間里,他一邊課上帶學生,一邊擠時間做短影片,200多條原創航空航天主題短影片見證了梁毅辰的科普之路,也讓他對科普事業產生了全新的認識,他坦言自己「不是網紅」,「因為科普博主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作支撐,需要持續不斷的專業學習」。

    「孩子喜歡你的短影片,幾乎每週都在看。」接地氣的表達讓不少初高中生成為梁毅辰的粉絲,但在他的評論區和受眾群體中,不乏來自科研院所的專業人士。梁毅辰坦言,10餘年的專業學習形成的習慣,讓他更容易留意到錯誤的說法,自己的影片里「專業性永遠是第一位的」。

科普博主和老師兩個身份,他都同樣熱愛

    如何讓航空航天愛好者「愛看」,還把知識講明白,梁毅辰是花了不少心思的。怎樣區分不同型號的戰鬥機,不少航空愛好者為此「吵翻了天」。利用給母校西北工業大學籌建航空博物館的機會,梁毅辰靈機一動「就地取材」,利用自己的身高與機型的對比,幫助網民直觀辨別殲7、殲8、飛豹等機型的差異。

    「有點像電單車開動的聲音,而非轟隆隆的聲音。」在天問一號發射現場,他聽到了長征五號發射的聲音,「和想像的不太一樣」。「火箭發射的過程中,內置的多台發動機同時啟動,聲音的波峰波穀互相重疊,產生類似的效果。」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梁毅辰向在航天院工作的同學、物理專業研究者請教,也和其他的科普創作者討論,為此還用仿真軟件做了聲波模擬。在梁毅辰的影片里,這樣出於好奇的「較真」不在少數。

    忙於航天科普,梁毅辰的時間和快樂被一分為二,但對於科普博主和高校老師兩個身份,他有著同樣的熱愛。父母都是老師,他說「當老師是家傳的手藝,不能丟」,更重要的是「站上講台更像是一場精神的休憩,尤其是台下有良好互動的時候」。他帶學生參加專業比賽,甚至是做航空科普。

    「依靠教學火出圈本身挺讓人開心的」。面對不少人「老師做短影片是不務正業」的質疑,梁毅辰覺得兩者並不衝突。他說,在製作短影片的過程中,有著大量的學習和梳理,這對於教學本身頗有裨益,他也會將更多有養分的內容帶給學生。

    圍繞教師這個「老本行」,梁毅辰也將科普的思路帶入其中。從2021年開始,他和其他專業課老師嘗試給學校的管理學、英語、文秘等專業學生上航空航天通識課。為了讓文科生能聽懂,他把技術內容的部分縮減,更多引入載人航天精神、大飛機精神等通俗易懂的內容,「讓每個人都感受到自己和航空航天有聯繫」。

    相對於大眾科普,梁毅辰認為教師要接受更加嚴格的科研挑戰,要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支撐科研和教學。這也讓他在兼職科普的同時,選擇重回母校成為一名在讀博士。「大眾科普的壓力相對較小,拍一個影片,解讀一個主題,說明白了就行。但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內容相對要更加深入。」梁毅辰說。

不太在意回報,要埋頭堅持幹下去

    這兩年,梁毅辰線上科普的腳步加快了,他不僅持續了日常的選題,還承擔了科協等專業機構的科普項目,每週一次的出差也幾乎變成了固定節奏,受邀參加火箭發射、航天開放日、航展等活動,讓他有了對中國航空航天發展的新體驗。

    在梁毅辰的手機里,珍藏著一張以長征五號為背景的照片,拍攝於2022年10月「夢天實驗艙」發射前夕。「在海南文昌‘長征五號’火箭轉運現場,當直徑5米的‘巨人’出現在眼前,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和震撼,我想,是中國航天人把它做出來了,這些人里有我的同學和老師,是中國航天人的集體智慧結晶」。

    當天晚上,梁毅辰和「長征五號」火箭發射指揮員廖國瑞的對話,至今還讓他記憶猶新,他說「他們也許一開始並不熟悉航天,但在崗位上面對大大小小的事情,樣樣都做到了極致」。最讓梁毅辰難忘的是,當溫文爾雅的廖國瑞給自己重覆「5,4,3,2,1」的現場發射指令時,「他似乎變了一個人,渾身瞬間充滿了力量」。

    記錄了越來越多的航空航天現場,見過更多像廖國瑞這樣自己心中的「六邊形戰士」,梁毅辰對航空航天人的奉獻和堅持有了新的理解,他說年青人「對於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要太在意短期的利益和回報,要埋頭深入堅持幹下去」。

    這兩年,梁毅辰先後被評選為「陝西青年好網民」、科普中國「星空計劃」優秀創作者,獲得「全國科普講解大賽二等獎以及最具人氣獎」等,雖然讚譽多了起來,但梁毅辰覺得,「對科普工作來說,榮譽本身就是一種監督形式」。

    「如果說熱愛有什麼用,就是讓我堅持一路走下去」。從講述航空航天故事到近距離感受航空航天的發展,梁毅辰對航天科普的熱愛只增不減。他期待著航天科普能有更多的「合力」,也盼望著能有更多的平台被打通,更多的人才加入航空航天科普事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亞雲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3月16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