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浙江為例,「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地方實踐

3月1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的發佈是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環境管理制度,旨在通過科學管理和系統治理,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的效率和效果,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為對《意見》內容進行權威解讀,瞭解「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概念的地方實施,新京報零碳研究院近日專訪了深度參與浙江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的浙江省評估中心副主任賈佳。

圖/IC photo圖/IC photo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如何解讀《關於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中提到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概念?

賈佳: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以保障生態功能和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環境管理制度,通過在一張圖上落實生態保護、環境質量目標管理、資源利用管控要求,構建形成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為發展「明底線」「劃邊框」。浙江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早有基礎,自2003年浙江開展生態省建設以來,一直探索實踐這項工作。浙江省作為全國首批環境功能區劃試點省,於2016年發佈實施環境功能區劃,以功能定位及其保護目標為導向,結合建設項目環評分類管理名錄,進一步深化了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此之後,作為長江經濟帶第一批開啟「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的試點省份,各項工作始終走在全國前列。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浙江省的實施面臨哪些特殊性?

賈佳:具體來說,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浙江省的實施有以下三個特殊點。一是工作方式的特殊。編製過程中,採取試點先行,統籌推進的工作機制,以基礎較為紮實的湖州作為全省試點,依託好經驗、好做法,形成相對統一的指導意見。同時,浙江省作為長江經濟帶第一批啟動「三線一單」編製工作的省份,創新性地提出省、市、縣自上而下、協同發力、分級發佈的舉措,聚焦精細化、精準化,並於2020年5月,在全國率先經省委、省政府審議發佈。二是發佈內容的特殊。繪製「一張圖」分區分類管控過程中既考慮地方個性化要求,又確保統一用一把尺子量「框子」、一套標準定「規則」,如統一確定分類準入清單、結合環境影響程度創新性製定工業項目分類目錄,從而因地製宜地製定分區管控措施,實行分級發佈。同時明確形成動態更新調整機制,從強化剛性約束、加強技術支撐、加大宣傳力度等方面,對地方政府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提出了明確要求。三是應用模式的特殊。浙江通過整體智治為引領,充分發揮數字化正選優勢,大力開發數據應用管理平台,進一步打通部門間、省市縣的數據壁壘,實現一張圖、一站式管理。發展改革部門按照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確定能源利用目標,嚴抓能源「雙控」和「減煤」;自然資源部門在國土空間規劃編製中加強「三區三線」與「三線一單」的銜接,進一步優化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交通運輸部門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應用於線性工程前期指導,對重大項目選線進行環境風險預判。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已逐步在規劃製定、項目準入、審批決策中發揮重要作用。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以浙江為例,您認為《關於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設定的目標與地方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如何對接?

賈佳:浙江省作為全國首個「生態省」和經濟發展的排頭兵,通過不斷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法治保障地位,從頂層制度建設上發揮其作為「綠色標尺」的宏觀調控和戰略引導功能,強化其經濟發展「指揮棒」和生態環境保護「硬約束」的作用,成功彰顯出發展和保護「兩手抓」的先行示範真本領。

不斷明確「硬約束、硬保障」的法律地位。自浙江省「三線一單」發佈以來,《浙江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陸續發佈,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明確納入,並將其執行情況納入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省市美麗浙江建設任務書、設區市生態環境局目標責任書考核中。

持續深化「促轉型、強發展」的制度保障。在《深化生態文明示範創建高水平建設新時代美麗浙江規劃綱要(2020—2035年)》等多個省委、省政府綱領規劃、政策文件上,明確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作為區域資源開發、產業佈局和結構調整、城鄉建設、重大項目選址等的重要依據,並明確不符合其管控要求的建設項目環評堅決不予審批。

圖/IC photo圖/IC photo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浙江省在實現《關於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設定的目標方面有哪些優勢和挑戰?

賈佳:浙江在推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市縣目標方面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點。

一是基礎工作紮實。前期環境功能區劃的空間概念已逐步形成,2018年以來,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進一步疊加深化了分區導向和差異化管控要求,生態環境準入管控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二是政策協同完備。浙江全省各類省級園區規劃環評已基本做到全覆蓋,企業和各級管理部門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在精準把控、政策協同的手段措施上精準發力,通過宏觀-三線一單、中觀-規劃環評、微觀-項目環評的協同聯動、層層遞進,更好地實現源頭預防的抓手作用。

三是管控要求精準。浙江省在啟動生態環境分區宏觀管控到微觀落地的全過程中,不僅做到了政策的宏觀引領,更是從規劃環評清單式管理到項目環評的精準化落地全方面進行了準入的嚴格把控。同時,浙江目前已經在啟動全省電鍍、印染、化學原料藥等15個行業環境準入指導意見的修訂工作,通過疊加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要求,結合近年來的行業政策形勢變化,力求更加精準地對項目的準入進行指導,在嚴把環境準入關的同時,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浙江省的工業企業在《關於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指導下需要做出哪些調整?

賈佳:浙江省充分發揮塊狀特色產業優勢,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不論是以獨特的民營經濟模式享譽全國的溫州和台州,依靠得天獨厚港口優勢發展石化產業的寧波和舟山,還是以傳統優勢產業鏈經受住變局考驗的湖州和紹興……立足地理區位、資源開發和產業佈局的優勢,成為我國高質量經濟發展的領頭雁。但是,面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等經濟下行的壓力,大量的工業企業亟須在政策變化上擁有更敏銳的嗅覺,在產業集群、供應鏈穩定上尋求保障,最直接的需求就是在項目選址研判上「邁好第一步」。浙江通過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劃框子、定規則」,進一步優化空間佈局、調整產業結構、控制發展規模、保障生態功能,為項目環評管理提供依據和支撐,為工業企業的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在產業集聚上,衢州開化縣的密胺產業園、湖州長興縣的紡織產業園,通過對產業散落區塊進行整合,結合生態環境分區空間約束管控要求,推進企業集聚發展,提高資源利用率,破解「小微」企業經營亂、治汙難等問題。在優化佈局上,各地通過在規劃及開發過程中嚴格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清單,落實分類管控要求,分區分類實施空間佈局約束、汙染物排放管控、環境風險防控和資源開發約束,更好地推動區域土地資源整合,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在精準研判上,舟山市生態環境局提前介入,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運用到招商引資階段,在前期就將項目環境準入的判定作為企業引進的先決條件和必要條件,對不符合環境管控要求的項目嚴格把關,避免了政府和企業決策風險。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浙江省評估中心將如何幫助企業適應《關於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帶來的變化?

賈佳:浙江省評估中心作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實踐應用第一線,在全國正選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時,率先研發了「環境評估」移動端App,通過「一圖查詢」「一鍵評估」「現場巡查」,可對企業現場情況、周圍敏感保護目標情況、項目的準入情況及環評類型等進行快速智能研判,直接解決企業實際需求,實現了「三線一單」空間信息可視化、現場查詢便捷化,管控要求精準化。不僅為一線人員評估工作提供便利,提高了審批效率,降低了審批風險,也為更好服務企業、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除此之外,浙江評估中心以「環境評估」為環境準入的「小切口」不斷實踐探索,延伸應用版塊,拓展數字化在環評領域應用的廣度和深度。之後,浙江省生態環境廳以湖州吳興為試點開發的「浙里環評」數字化平台,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數據與GIS相結合,利用空間分析和大數據應用,實現企業智能研判、政府精準審批,幫助建設項目高效便捷落地實施。同時,提供環境準入諮詢的前端服務,方便基層招商人員和企業主體隨時隨地查詢,實打實助力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目前,「浙里環評」的準入研判功能在「浙里辦」應用上點擊訪問量已超27萬人次,真正起到了惠企便民的作用。「浙里環評」場景受到國家和各省市的高度關注,相關應用做法得到生態環境部分管領導的批示肯定,並被專題發文向全國推廣場景經驗;同時也獲得浙江省委深改委的高度肯定,在《數字化改革》上全省轉發,併入選數字政府優秀應用案例。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研究員 陶野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