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過去年灌棚的洪水,房山的春韭已經順利割到第二茬

新京報訊(記者田傑雄)葉寬堪比成人的手指,顏色比初春的草芽更綠,在房山區琉璃河鎮周莊村,慧田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里,王秀萍一家種的韭菜在初春里長勢正好。除了大棚牆邊還留有的水痕,去年汛期的洪水似乎沒再留下任何印記。「春節韭菜的品相和品質都挺好,銷售一空,效益不錯,現在地裡的韭菜都是第二茬了,我們今年還打算再擴種新棚,苗已經育上了。」

棚里的韭葉已有手指粗細。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棚里的韭葉已有手指粗細。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王秀萍印象里,去年七月底遭遇洪水前,自家的大棚剛剛維修改造完成,也得益於這次維修,大棚沒有被洪水衝垮。「但水還是進去了,當時種韭菜的有兩個棚,一個棚里的水到了腰間,另一個棚里的水也沒過了腿肚子,棚里的塑料盆碗,在水面上漂了好幾天。」韭菜匍匐在地上,只能在棚里「潛水」,王秀萍記得,足足10天,棚裡面的水才完全退去,此時的韭菜已經奄奄一息,棚內充斥著韭菜腐爛的臭味。

韭菜雖然皮實,病蟲害的問題也不少,長出好韭菜需要細緻的管理技術。王秀萍一家種了十多年韭菜,堅持精耕細作種有機放心韭菜,如同照顧孩子一樣精細照看韭菜。在北京市植保站專家老師的技術培訓和指導下,栽培技術不斷精進,生產的韭菜品相好、辛香味濃,在十里八鄉都有名氣,每年一入秋,春節期間的韭菜就預售一空。

「23·7」洪水過後,淹水多天的兩棚韭菜幾乎看不到生機,重新種韭菜再趕春節市場已經來不及了,王秀萍心急如焚。好在市植保站專家的技術指導第一時間跟進,王秀蘋按照技術專家提供的災後管理意見逐條細緻落實,不足一週,韭菜便展現了一線生機,一個月過後,韭菜便精神了很多,入冬前,兩棚韭菜基本恢復了往年的勃勃生機。兩棚經歷「23·7」洪水的韭菜,居然順利地趕上了春節市場,健康茁壯抵達了新的春天。

洪水之後的第一個春天,棚里的韭菜長勢不錯。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洪水之後的第一個春天,棚里的韭菜長勢不錯。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對於王秀萍家種的這兩棚韭菜,北京市植物保護站正高級農藝師胡彬最熟悉不過,這麼多年以來,正是通過他的培訓、指導和帶動,包括王秀萍家在內的許多京郊農戶、基地,種植出了綠色安全的放心韭菜。

胡彬介紹,灰黴病和韭蛆是韭菜生產中面臨的兩大關鍵植保難題,傳統種植比較依賴化學農藥,不當使用化學農藥很容易出現農藥殘留超標的食品安全問題。但對於胡彬來說,生產放心韭菜並不一定非得採用化學農藥這種激烈手段,與灰黴病和韭蛆爭出個「你死我活」;韭菜是多年生的蔬菜,病蟲害的發生情況不同季節都在變化,順應韭菜的生長特點和韭菜主要病蟲害發生的規律,使二者「錯峰出行」,設法降低韭菜生產期病蟲害發生風險,可以大大降低韭菜病蟲害的防控難度,產出來韭菜的安全水平自然就高了。

「要重視充分養根和病蟲害源頭預防控制,積極合理地規劃茬口,做好產銷密切銜接,只需採用生態調控、健身栽培等非化學措施的綠色防控技術,就可以實現生產期韭菜病蟲害的有效控制。」胡彬介紹,這些年來,韭菜在京郊種植的面積逐漸增多,一些蔬菜基地,甚至昌平草莓棚的棚間,都能見到韭菜的身影,在韭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放心韭菜」走上了北京市民的餐桌。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