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平治康林鬆:中國是最重要市場,呼籲中歐合作共贏
「平治正投資數百億歐元到電動產品中,從明年到2028年將陸續推出多款新車型。」3月24日,Mercedes-平治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鬆(Ola Källenius)在接受貝殼財經採訪時就平治電動化戰略調整作出回應,「平治電動化轉型的目標和決心沒有改變。」
康林鬆稱,中國依然是平治最重要的市場,未來幾年將加大在華投資,繼續增加研發和生產投入。
展望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發展,康林鬆認為,中歐合作共贏是唯一的共同選擇。「基於WTO的國際貿易遵循公平競爭和市場開放原則,而不是保護主義。」
根據市場條件製定策略
在今年的平治年度股東大會上,康林鬆表示「將繼續改進其內燃機車型」,並對「2025年電動車銷量佔比達到50%」的目標有所調整,這被外界解讀為平治將放棄電動化戰略。
對此,康林鬆在採訪中表示,在全球部分市場,受基礎設施、充電設施、補貼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燃油車型在2030年或仍將有其存在的意義,平治會根據市場條件來製定策略。即在戰略上保持聚焦,在戰術上保持靈活,並採取必要步驟持續推進電動化轉型。
平治電動化戰略起於2019年,至今已經歷了三個關鍵節點的調整。2019年,平治對外發佈「2039願景」,確立了實現乘用車新車產品陣容淨碳中和的未來目標。
在此之後,2020年,平治提出「電動為先」戰略,通過研發、產品、工廠、產業鏈等加速電動化和數字化轉型。2021年。平治推進品牌向「全面電動」轉型,計劃2022年至2030年在純電動車型方面的投資將超過400億歐元。
今年,平治明確2030年前新車銷量中,新能源車型佔比最高將達50%的目標,和當前行業展望,以及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一致。
為推進電動化轉型,平治近年在研發支出方面不斷增加。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平治研發支出約100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780億元),與2022年的85億歐元相比增長了17%。
平治在財報中表示,研發支出增加主要集中在為電動汽車設計的新一代平台開發,以及數字化和自動駕駛方面的研發投入。
今年將在中國市場推出超過15款新車型,提速智駕產品本土落地
中國是平治最大的單一市場。2023年,平治乘用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約其全球總銷量的35%以上。
康林鬆表示,「毫無疑問,中國依然是我們最重要的市場。平治將加大的投入,並在中國投產新的電動車型。」
根據規劃,2024年,平治將為中國市場帶來超過15款覆蓋多種驅動形式的新產品,包括全新純電G級越野車、全新邁巴赫EQS純電SUV及新一代EQA純電SUV和EQB純電SUV等;2025年,全新模塊化架構(MMA)平台車型將在北京平治投產。
回顧與中國汽車產業的合作,平治在華業務涵蓋研發、採購、生產、銷售、售後等服務在內的汽車全產業鏈。
近年來,為進一步推進電動化、數字化轉型,平治逐步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研發佈局,並使其成為全球研發網絡的重要一環。
去年6月,平治成立Mercedes-平治(上海)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專注於智能互聯和自動駕駛研發。跨京、滬兩地的研發團隊在中國建成了除德國以外覆蓋領域最全面的研發網絡。
「平治中國研發的工程師們在很多領域都可以自主決策,不必事事與總部商定。」Mercedes-平治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唐仕凱(Hubertus Troska)稱,「中國速度、中國賦能、中國人才、中國信心,這些都使平治中國的本土研發成為全球最完善的研發中心之一,也賦能了全球的發展。」
在智能化體繫上,由中國團隊深度參與研發的Mercedes-平治自有操作系統MB.OS將隨全新模塊化架構(MMA)平台正式發佈。同時,平治是全球唯一擁有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L4級自動無人駕駛泊車系統「雙持證」的車企;2023年,平治獲批北京市首批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道路測試牌照,可在京啟動指定高速公路的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實測,提速智駕產品的本土落地。
呼籲減少貿易壁壘,合作共贏
中國是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也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已建立起涵蓋關鍵材料、動力電池、整車、充電基礎設施等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中國汽車企業正抓住這一歷史機遇,推動新能源汽車國際化進程。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3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491萬輛,同比增長57.9%,首次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幅高達77.6%。據中汽協統計,2024年前兩個月,國內汽車市場銷量為320.4萬輛,同比增長7%;汽車出口實現82.2萬輛,同比增長30.5%。
然而,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和汽車市場充滿不確定性,中國汽車的發展態勢引起了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警惕。但對於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以及中歐間的經貿合作,平治持有積極態度。
「全球市場的開放、更多的競爭、更多的貿易是經濟增長的引擎。」康林鬆認為,中歐之間經濟聯繫非常緊密,貿易額巨大,這種經濟聯繫是無法削弱的,也沒有人願意削弱,合作共贏是唯一的共同選擇。
對於雙邊貿易,康林鬆呼籲各方不應陷入增加貿易壁壘的局面。「基於WTO的國際貿易遵循公平競爭和市場開放原則,而不是保護主義。過去的30年的全球經濟發展就是最好的證明。」他表示,不斷擴大開放的中國市場讓平治堅信在中國投資的前景,以及從中國市場的發展機遇中受益。
「我們將會進一步在中國加大投入,在華髮展,與華共進。」康林鬆稱。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冰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